中芯国际首次回应“能否继续为华为生产芯片”等问题
正式登陆科创板近1个月后,中芯国际首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证e互动”上正面回应关于华为海思、14nm制程等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8月10日,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询问中芯国际,在美国禁令缓冲期后,还能否继续生产华为海思14nm芯片?对此,该公司回应表示,其面向海内外多元化客户,须尊重经营地法律,合法合规经营。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向观察者网表示:“所谓经营地法律,理论上是在美国经营的主体遵守美国的法律,在国内经营的主体遵守国内的法律。”
不过,他进一步补充道:“如果有法律依据,就要在法律范畴内解决,但如果要耍流氓,那么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了。”
上证e互动截图,下同
5月15日,美国政府扩大对华为的制裁措施,抓住了“芯片设备制造商多为美国企业”这一行业瓶颈。
根据禁令要求,任何非美国的芯片制造企业,必须先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才可以使用美国的技术和工具给华为供货。
换句话说,美国政府要求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等在内的芯片制造商不得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采用美国公司的设备生产华为所用的芯片等部件。
因此,未获得美国政府许可的台积电,自5月15日起不能再处理任何来自华为以及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公司的新订单,并且必须在9月14日之前将原有的订单完成。
事实上,8月7日,中芯国际联合CEO梁孟松曾就上述问题表态,该公司绝对遵守国际规章,有很多其他客户也准备进入其有限的产能里面,若不能继续支持华为海思,影响应该可以控制。
同一天,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坦言,由于美国制裁,华为麒麟高端芯片在9月15日之后无法制造,将成为绝唱。
针对中芯国际的回复,有投资者直言:“一个中国企业,客户基本上都是中国市场,你却遵守美国不合理规则,请问如果你和台积电一样遵守美国不合理规则,成为台积电,请问为什么要买你的股票?”
还有投资者提问,作为中国芯片代工领域追赶的唯一希望,中芯国际是否打造无美国供应链技术产品线?以防止有一天因为发展壮大,被美国制裁。
对此,中芯国际未做具体回应,仅表示感谢关注。
针对投资者关注的进口光刻机问题,中芯国际透露,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装备,该公司根据产线的工艺要求和设计产能,配备了相应的光刻机。
该公司表示,目前其先进技术的研发按照计划顺利推进,14nm已进入量产阶段, 良率稳步爬升中。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5月,中芯国际曾花费1.2亿美元向荷兰ASML采购后者最先进的EUV光刻机。然而,在美国政府的各种阻挠之下,该订单至今也未能落地。
7月16日,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截至8月11日收盘,其A股市值报5683亿元,港股市值报2060亿港元。
招股书披露,中芯国际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主要为客户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招股书披露,在下一代技术节点的开发上,全球纯晶圆代工厂仅剩中芯国际和台积电2家。随着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其与台积电之间的技术差距正不断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