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数科自主研发室内运送AI机器人落地
面对新冠疫情这一开年“大考”,诸多机器人被征用上岗,“奔赴”战疫前线。病房消毒清洁、安防巡逻、测温、送餐等领域,随处可见机器人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的身影。在京东数科产业AI公开课第二季第一期《疫情加速医疗机器人“上岗”,离真正爆发还有几道坎?》中,银翼医疗总经理吕紫剑介绍,其与京东数科联合推出的室内运送AI机器人日前已正式落地某上海新冠确诊病例收治中心。从需求响应到全线数字化部署,双方仅用了20天时间。室内运送AI机器人的应用,可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药品物资等的智能化运送,节省医院50%的人力成本。
本次落地上海新冠确诊病例收治中心的室内运送AI机器人,由京东数科自主研发设计,采用“激光雷达+机器视觉”的融合技术,拥有自主导航、障碍识别、行人避让等智慧功能;看路识路不堵路,可以最大化避免给医院服务环境运维增负。此外,机器人还能自动与电梯交互,独自乘坐电梯,实现跨楼层配送,将物品精准送达目的地。
目前,室内运送AI机器人将配合上海新冠确诊病例收治中心防疫以及日常运营需要,后续将在餐食、被服、医疗物资等多场景代替传统人力,减负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尤其是在护士值夜班的场景,以及高危环境物资运送方面,机器人的应用将大幅解放医护人员的劳动量。
“这是一次与时间的较量”,吕紫剑回忆当初接到需求时介绍道,“考虑到抗疫急切,银翼医疗和京东数科用一通电话直接敲定合作,20天搭建出数字化医疗物资运输解决方案,这是双方共同创造的‘抗疫速度’”。
京东数科智能机器人业务部总经理姚秀军表示:“AI机器人在医疗智慧场景的安全、卫生、精准等应用优势,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市场验证,未来将迎来发展期。银翼医疗深扎医院智能化物资管理场景多年,其丰富的医疗场景资源和运营基础,为京东数科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针对以室内运送机器人为代表的非临床场景机器人应用市场,吕紫剑还以自动发药机器人和配液机器人这两个场景为例,介绍机器人如何助力医院服务场景自动化升级,提升服务时效与质量。“在医院拿单取药往往需要排长队,自动机器人可以提高发药效率,缩短排队时长,增加用户就医体验;配液环境对医护人员有很大的伤害,自动化配液服务并辅以物流配送、自动配送等,可以让医护人员有更多时间专注医疗服务,更多精力关注患者需求”。
而在室内运送AI机器人、自动发药机器人这类可助力医院公共服务场景自动化的机器人之外,在临床场景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更是未来智慧医疗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在脑外科、骨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已经陆续有一些手术机器人的临床使用,其对患者和医生分别能带来哪些益处?
北京邮电大学医疗机器人实验室主任苏柏泉以达芬奇机器人为例,介绍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可以让患者的手术创口更小,降低术后感染可能性的同时,还能缩短术后恢复期;对医生来说,手术机器人将成为医生术中的“钢铁侠战衣”,代替肉眼感知并提高医生操作灵活度,提升手术精准度,进而提升手术整体质量,使患者和医生更加自信的走入手术室,让手术充满先进科技带来的关爱和温度。
对比非临床医疗服务机器人需求响应及时、研发周期短、回效时间迅速的优势,苏柏泉坦言,“手术机器人开发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周期长、测试难度大导致其无法跟疫情产生直接关系,短时间内给医院带去质的提升,但其未来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和所彰显的社会人文关怀令人充满期待。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团队开发的国产版“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用于临床治疗,预计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之内将来到。”
京东数科产业AI公开课第二季话题聚焦“疫情之后,机器人是否会迎来新浪潮”,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担任指导单位、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与京东数科产业AI中心联合主办。本季邀请到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等10位产学研资深嘉宾,围绕当下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突破,以及与产业应用结合的多个细分领域进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