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发展智慧农业以应对可能的粮食危机?
进入2020年,“粮食危机”这一词汇似乎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在3月30日,联合国却再度将其提起。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目前由于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体系正在遭受冲击,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日益缺乏保障。如果不能采取迅捷、有效的行动,未来4、5月份可能会爆发粮食危机。
据悉,疫情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受到限制;其二是相关生产资料获取变得困难;其三是农产品经营销售遭遇阻碍。现阶段,尽管我国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作为支撑,但要想硬承受下这三方面影响所带来的冲击也并不容易。基于此,形式不容乐观。
好在,相比其他国家,疫情期间我国政府一直在聚焦三农发展、部署春耕任务,这为我国农业走出困境提供了重大利好。例如在2月,国务院便召开会议强调要不误农时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同时3月,农业农村部也发布了有关农机报废补贴的政策。在相关政策中,智慧农业普遍成为发展焦点。
智慧农业满足转型需求价值显著
那么,为什么危机来临时,我国要如此重视“智慧农业”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知道“智慧农业”到底是什么?一句话概括的话,“智慧农业”其实是“综合应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科技,实现农业种植、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无人化和智能化。”简单来说,发展“智慧农业”就是让农业生产变得更高效和更便捷。
一直以来,我国虽然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却并非农业强国。在日常农业生产中,我国时常面临劳动力数量少、人工成本高垒;农民技术水平不均、作业质量低下等问题。尽管我国一直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但农机作业的环境也比较恶劣,对劳动力依赖依然很高,因此农业发展始终处于低质低效的初级阶段。
而引入“智慧农业”概念,加速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专业化和服务智慧化,则能很好破除传统农业的弊病,推动农业发展实现有效升级。
比如在智慧农业生产方面,依托各种农业信息平台,农户们可以及时了解空气湿度、土壤温度等农业环境的动态信息,从而进行适时灌溉、播种与管理;以及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也能代替人工参与到农业生产、管理各环节具体任务之中,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便捷轻松。
同时在智慧农业管理中,主要涉及到农业灾害监测、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不仅能为农民提供精准化的天气预报及灾害评估,帮助人们防灾减灾提升农业产量;同时,也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农民提供更便捷有效的销售经营。
此外,智慧农业服务更是农民朋友们的贴心好助手。以农业信息服务为基础,农户们利用手机和电脑就能以直观、简洁的方式获取到相关农业信息、物流信息、市场动态和销售情况,足不出户就能学习知识、掌握市场、享受服务,极大的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开启了智慧新生活。
综上所述,“智慧农业”带来的改变涉及农业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诸多方面,同时更给农民这一群体带来了显著变化。“智慧农业”带来的是整个农业模式和体系的升级,它让我国农业发展更加顺应时代潮流,更加满足现实需求。
新技术为发展注入活力前景可期
不过,在我国当前的“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小的问题。此前本网曾发文总结过,具体包括缺乏农业规模、缺乏数字基础、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资金支持,以及缺乏专业人才。这些不足使得我国“智慧农业”进程缓慢,距离成熟终点路途尚远。
在此情况下,一方面政策支持给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信心与底气;另一方面,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也给“智慧农业”的提速带来福音。
尤其5G、区块链等技术,所展现推动作用异常明显。
自2019年5G商用以来,今年迎来了5G规模化商用普及的大发展时期,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给了农业机器人、植保无人机、农业物联网等更好发挥价值的机会。凭借低延时、高速率的特点,5G让这些智能设备运转的更高效、更精准,同时成本也更低。这大大促进了“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
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保障了“智慧农业”发展的健康、有序和安全。作为一种面向数据的分散式加密和存储技术,区块链融入到农业各大信息或电商平台中,能够更有效的维护农户信息安全,促进农业经营销售健康进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可溯源,对于农业智慧服务提供来来说提升巨大。
在3月2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我国商务部表示目前全国农村网商已经突破1300万家,这对于5G和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落地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农业电商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和对电商平台的监管,在这两方面5G和区块链都能获得用武之地。这意味着未来两者与农业组合的应用空间将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当前国家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5G、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加大落地。新政策与新技术的双措并举,无疑将进一步加速技术落地和行业升级,在此背景下,我们期待着智慧农业在5G、区块链等新技术加持下能取得更良好的成绩,迎来更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