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业企业工业数字化转型需解决这三个问题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是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是工业利用好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主载体。而要打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这一仗,最重要的就是工作要下沉。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是根据浙江省发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部署,参照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成立的智库组织,目前主要到县(市、区)以下的一线地区去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现在已经组织了137名专家到17个县(市、区)开展工作,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发。总的来说,数据孤岛、缺乏行业知识的服务、增值软件不足,这是目前浙江企业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的三大“拦路虎”。
打跑第一只“拦路虎”:数据孤岛
要破解企业数据孤岛与应用软件不协同问题,采用并推广系统解决问题的“总包模式”,是一个有效的思路。数据孤岛、应用软件不协同,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第一个“拦路虎”,而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企业数字化工程技改的“分包制”。一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果每个制造单元、每条数字化生产线或每个数字化生产车间由不同的工业信息工程公司分包,最后企业互相连接起来的时候,整个企业内部必然到处都是数据孤岛。由于缺乏应用系统软件的集成商或总包商,必然造成应用软件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互操作,造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质量不高。抓企业数字化转型亦要倡导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低质量,导致的是企业重复技改,简直就像城市建设中的反复开挖、不断翻修的马路。浙江一家胶囊企业,花500万让4家企业分别开发应用系统软件,最后因无法集成而不能投入使用;还有一家纺织企业,花1千多万购买多款全球最好的品牌软件,可安装后发现这些软件不能互联互通互操作,无法解决企业的数字化管理问题。
因此,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总包模式:让一家公司来进行总包或牵头总包,统一制定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统一数据标准、负责各种软件的适配与集成。然而推广“总包模式”,光是传统工业企业家有这种意识还不行,首要的是要加强总包商的培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问题与矛盾在于数字化的总包供给能力不足、集成水平不高。所以抓好总包商的培育,是整个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包商包括两类,一类是完全总包,一类是牵头总包。牵头的总包商亦要签总包协议,在民事法律上承担总包的法律责任,在技术上承担技术集成的工作责任。如果所用软件不能互联互通互操作,总包商要负法律责任。要保证“总包”能够真正落地,还必须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并规范工业数字化工程总包市场,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倡导。为此滨江国家高新区在实践中,我们协同滨江区编制了培育六大数字化系统解决问题供应商的方案与政策举措。两年多来,成功地引导了像浙江中控、宁波和利时、陀曼智造、力太互联、优海信息、杭州开源电脑、康立科技等一批企业,从分包商转型成为总包商。为了加强这项工作,我们还召开一系列的研讨会、交流会和培训会,推广这项工作。
打跑第二只“拦路虎”:缺乏行业知识的服务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落地,要以行业为主,而不能一上来就搞跨行业。实践一线需要我们重点培养若干个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因为专业的事要靠专业的人做,行业的事要发动懂行业的人来办。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要任务是把工业技术与知识转化为服务产品,如工业APP就是工业知识和技术的软件化。每个行业都有特定的知识和工艺,通过软件化的封装才能转变成为可以复制推广的应用。
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不可能让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来垄断并全面提供各行业的技术与知识服务。不同行业的工业技术与知识的软件化,主要应该由行业云平台去组织开发,这样才能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行业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缺乏深耕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当前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质量与效益的第二个“拦路虎”。在浙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创建一开始注意侧重于行业云平台建设,通过行业云平台为中小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开展服务。
目前轴承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已经有200多家,都已成功上到轴承行业云,由轴承行业云为他们提供行业知识的管理软件、工艺软件化的服务,上云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比上云前翻了一番。目前,轴承行业云平台的服务已经从新昌县扩展到常山县、慈溪市等地区。
目前,浙江各地在打造的行业云平台将近有10家,其客户都是数据打通的物联网企业。例如,兰溪市在纺织智能制造方面领先,他们就创建了纺织行业云;北仑区发展轻量化汽配制造有基础,他们创建的是汽车配件轻量化的模具云平台,今年被浙江省评为优秀云平台,他们都很有前景。
图1:部分行业云平台布局示意图
这些行业云平台围绕浙江块状经济的特色,为工业企业提供生产系统的预测性维护服务、工艺参数的优化服务、材料原辅料能耗与资金的优化配置服务、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服务、人员调度与考核激励服务、产品研发与质量检测管理服务等服务。现在还有一批行业云平台在创办。
打跑第三只“拦路虎”:增值软件不足
行业云发展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就是企业上云很快,但是云上能提供增值服务的软件产品太少,上云后给客户企业带来的增值效益不理想,这是第三个“拦路虎”。现在看来,能给企业带来大数据增值服务的软件产品主要有三类:工业软件、工业APP和人工智能应用产品。为此,现有在浙江推广的10家行业云平台,都紧紧围绕企业增产增效、降本增效、提质增效、减人增效以及管理增效等目标来开发产品。将数据的分析深度、增值服务软件的开发数量、为客户企业增值服务的贡献值等作为行业云平台健康发展的新导向,引导这些平台围绕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来开发又多又好的各类大数据服务的软件产品,帮助企业提升质量与效益。
图2:小镇行业云服务产品的创新生态示意图
在数字化转型中,增值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很重要。小镇把一些行业云集聚集中起来,努力共创“供给共享发展”的生态环境,使行业云平台在开发工业APP、工业软件、人工智能服务产品等方面集聚各方面的开发力量,形成一个开源开放的、合作创新的生态系统,来加快增值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
意见与建议
主要有两方面的建议:
第一,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及各级政府出台政策性、法规性的文件,加快培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总包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数据价值应用软件开发商;加快工业数字化工程市场的培育,并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工业数字化工程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二,建议借助于5G技术的商用与物联网大发展的机遇,以开发工业即插即用的智能接口模块、智能通信模块、智能工控模块及智能工作模块为突破口,以NB-IoT系统应用开发为切入口,加快工业装备物联及互联的生态体系建设,整体解决工业装备互联难、通信协议适配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