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在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2018年11月15日,上海普陀区正式推出政府智能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这个区级“智慧大脑”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普陀城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该平台完整的体系架构,简单地概括,可用“1、2、3、4+X”来概括,分别代表1个城市大脑、2张专网、3级平台、4级应用,以及海量传感器及与之配套的处置流程。
上海普陀区区级“智慧大脑”平台
其中,遍布全区的前端发现传感器和摄像头是基础,决定智慧平台能否及时发现突发事件。截至目前,首期打造的45个应用类型,10万个点位已铺设完成,覆盖全区10个街镇,涵盖公安、消防、民防、市场监督、河道、建管、民政、绿化市容等10多个专业条线,满足消防安全、电梯运行监测、居家养老、垃圾处置、水质监测等多维度需求。
这些传感器就如同人体内的无数个神经元,能感知人眼无法捕捉的信息,比如,加速度传感器能及时发现电梯故障,倾角传感器能回传广告牌和标识牌的倾角信息……总之,任何物体都能“开口说话”。此外,传感器的落地安装和异常处置流程梳理将同步完成,并实现自动派单,将前端感知转化为有效管理。
此外,“智联普陀”项目从系统结构、网络建设、传感器施工、处置流程、数据规范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统一规范,协助各级机构快速高效地处理社区治理中的各类事件。
比如,独居老人家中的红外传感器如果在系统设置时间内未监测到活动迹象,平台会自动报警,并向其法定监护人及社区管理服务人员同步发送信息,监护人如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处置,在征得其同意后由社区工作者跟进处置,确保老人得到及时救助。处置结果和事件状态会在系统中实时显现。
在普陀区智联城市应用中,有一项是将红外对射传感器安装在区内公共厕所各入口以监测日均人流量,以便在改造男女厕及残疾人厕所比例时提供数据参考。“智联普陀”以大数据总结出城市和社区治理中隐藏的规律,作为制定管理方式的依据,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实现这一核心机能的部位就是智慧平台,即城市大脑。普陀区科委主任李文波说,“智联普陀”将充分挖掘大数据深度关联所带来的溢出效应,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土壤,更好发挥该平台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