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标签用物联网技术弥补冷链监测漏洞
将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标签贴在一支疫苗上,就可以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实现对这支疫苗ID(身份标识号)和温度的全程实时监控,监控数据可实时查看、全程溯源。在日前举办的2017第九届深圳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上,浙江一家公司开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度传感标签,给医药冷链上上双保险,让药品电子监管有了双重保证。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度传感标签,资料图
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事件频发,药品电子监管引起人们广泛关切。2016年3月的山东疫苗事件被曝光,由于疫苗在冷链运输和配送环节的监管缺失,致使未经冷藏的疫苗通过非法渠道流向24个省市,非法涉案高达5.7亿元。此一事件更是将药品电子监管推到了风口浪尖。
可以说,近几年曝光一系列的疫苗问题,大部分都是因为冷链脱节、监管失控造成的。目前,医药冷链市场上存在的传统监控方式均以监控环境温度为主,监测点与被测单个物体之间难以建立有效链接,形成监管漏洞。
针对上述情况,新开发的这种温度传感标签,针对医药冷链环节的痛点,将部分冷链运输设备与监控设备相结合,将带身份识别的无源温感标签贴敷到疫苗的最小包装上,并以此作为数据采集点,将监管从环境温度细化到物体本身。这样,就在确定单支疫苗的ID(身份标识号)同时,实现对此疫苗的温度监测,给医药冷链上上双保险了。
此外,温度传感标签还可通过实时数据通讯,达到实时采集、实时预警、超温报警、全程溯源的目的,防止数据篡改、作假等事件发生,将事后检查变为事中预警,使企业在降低冷链运输的成本的同时更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损耗率,并支持将全过程监控的数据向所有用户公开,用户可通过微信扫码等形式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所接种单品的全生命周期情况。
据了解,温度传感标签的关键部件,是镶嵌在标签内的无源超高频RFID温度传感芯片,长3毫米、宽2毫米。它在具有物联网智能识别功能之外,更是一个微型的无线温度传感器,具有轻巧、不带电池、高精度及远距离测温等特点。该传感标签可贴附在各类物体表面,对大批量物品的每个单品进行无线、连续、实时的温度监测,适用于冷链物流、电力设备安全监控、铁路交通设施安全、人体及动物体温监测、文博收藏、智能家电等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