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析:SW脚和BOOST脚所组成的BUCK电路
BUCK电路时实现降压作用的降压式变换电路。目前的电子电路设计,BUCK电路设计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新手刚接触电路设计最好也先从BUCK入手。本文解析的是由SW和BPPST脚组成的BUCK电路。
图1 示例电路图
如图1所示,在分析之前先要搞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首先思考一下结合图1中的IC内部框图及BUCK电路的组成,而后再来分析这个IC。当然并不要仅仅局限于这个IC的外表,比如这个SW端内部结的是什么器件的什么位置?
第二,观察BOOST内部连接到了IC的什么位置。
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再来对电路进行分析就不那么困难了。
结合图1中的IC内部原理框图来看,三极管也是一个开关管,他接在输入跟SW之间,实际就是BUCK的开关管,SW输出接电感及取样电阻后到了电容,也就是BAT端的电容,而SW端对地的二极管就是BUCK的二极管。这是BUCK的基本拓扑构成,开关管、电感、二极管、电容。
至于BOOST端的电容及二极管,它的主要作用其实是IC的供电,由于BUCK的MOS管处于高端,需要一个浮地的驱动,估计这个供电就是这个端,工作原理是:当内部三极管不工作,BUCK二极管续流,此时SW端电压可以认为是低,BOOST端电容通过二极管充电(因为二极管另一端接的是输出高端),电容电压下端为正。当内部三极管工作的时候,SW基本等于输入电压,BOOST端电容上端就成了输入电压,下端已经充满电,自然就比输入电压还高。比输入电压高类似升压,所以称呼为BOOST。实际就是高端驱动的供电。
经过以上的分析,就可以看出SW脚和BOOST脚组成的是否是BUCK电路。本篇文章更多的还是给出一种分析的方法和过程,而非仅仅给出答案来解答问题。希望大家在阅读过本篇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