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
品慧电子讯本文讲解的是基于RF技术的穿戴式医疗仪器的设计思路,相对于其它类似的设计,本设计还充分考虑了用户生理信息的安全性,在数据无线传输前对数据进行了加密处理,以保护用户的健康隐私。穿戴式医疗仪器可实现对人体非介入式、无创的医疗监测,具备可移动操作、使用简便、长时间持续工作等特点。可以减少病人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因此,它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1、引 言 穿戴式医疗仪器可实现对人体非介入式、无创的医疗监测,具备可移动操作、使用简便、长时间持续工作等特点。可以减少病人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因此,它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穿戴式医疗仪器在实现从人体上的监护仪器到用户端上位机的无线传输手段包括蓝牙、射频、红外等。从现有文献看,以蓝牙的使用最为广泛。但蓝牙的成本高,这对于仪器未来的普及是个很大的障碍。红外的传输距离短、抗干扰差,现在已基本不使用。射频具有价格低、传输距离长等特性,特别是高性价比射频芯片的不断出现,使得它的使用也越来越受青睐。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nRF905射频芯片,来实现生理信号的无线传输。同时,相对于其它类似的设计,本设计还充分考虑了用户生理信息的安全性,在数据无线传输前对数据进行了加密处理,以保护用户的健康隐私。 2、系统结构的设计 本设计的总体结构由生理信号采集电路、数据加密、射频发射、接收及用户主机几个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首先由采集电路获取所要监测的生理数据;然后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再通过射频发给用户主机;主机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前端和后端之间可以通过射频进行相互的通讯。

- 第一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1)
- 第二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2)
- 第三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3)
- 第四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4)


- 第一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1)
- 第二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2)
- 第三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3)
- 第四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4)
2.3.2软件设计 本设计前端采用C8051F330单片机来实的A/D转换以及对nRF905的控制。C80部自带10位的A/D转换器、支持SPI通讯、体积功耗低且运行快,因而有很广泛的应用。本设计的前端软件设计流程图3所示:首先是对MCU进行初始化,包括A/D转换器以及SPI通讯方式所对应的寄器的设置。接着MCU通过SPI总线对nRF9的五个积存器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初始化完毕后,MCU查询后端是否请求送数。当后端有请求送数时(通过nRF905向前端发送特定的命令字),MCU启动A/D转换,然后将转换后得到的数进行加密,再通过nRF905发送给后端。后端的软件设计流程跟前端点类似,先对ARM9和nRF905进行初始化,然nRF905向前端发送送数请求,接着进行数据接收,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最后将解密后的数据再进一步作后续处理。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配置前后端的nRF905发送地址时,要注意发送端的发送地址应接收端设备的接收地址相同,在实际工作中nRF90可以自动滤除地址不相同的数据,只有地址匹配且校验正确的数据才会被接受,并存储在接收数据寄存器中。

- 第一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1)
- 第二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2)
- 第三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3)
- 第四页:用RF如何设计穿戴式医疗仪器呢?(4)
3、实验结果 实验中,为了避免AES加密的时间需求同A/D采样率发生时问上的冲突,首先对128位的AES加密C8051F330上的执行效率进行了计算,发现完成一密所需时间约3.8ms。这同设计中心电和脉搏波的采样率(分别为5ms和16.7鹏)刚好无时间冲突。后端采用的是S3C2440,它的执行速度要比C80高出许多,因而时间上肯定能保证无冲突。实验最后分别对心电和脉搏波进行了监测,并将后端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的PC机进行显示,显示程序采用的是VC6.0编写,显示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