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详解:如何通过IGBT热计算来优化电源设计
品慧电子讯大家所知道的半导体组件结温计算方法,对于IGBT而言,这种方法被证实不足以胜任。本文将阐释怎样量测两个组件的功率耗散,使用IGBT及二极管的θ值计算平均结温及峰值结温,以达到电源优化的目的。大家都知道多数半导体组件结温的计算过程。通常情况下,外壳或接脚温度已知。量测裸片的功率耗散,并乘以裸片至封装的热阻(用theta或θ表示),以计算外壳至结点的温升。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单裸片封装,包括双极结晶体管(BJT)、MOSFET、二极管及晶闸管。但对多裸片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而言,这种方法被证实不足以胜任。某些IGBT是单裸片组件,要么结合单片二极管作,要么不结合二极管;然而,大多数IGBT结合了联合封装的二极管。大多数制造商提供单个θ值,用于计算结点至外壳热阻抗。这是一种简化的裸片温度计算方法,会导致涉及到的两个结点温度分析不正确。对于多裸片组件而言,θ值通常不同,两个裸片的功率耗散也不同,各自要求单独计算。此外,每个裸片互相提供热能,故必须顾及到这种交互影响。下文将阐释怎样量测两个组件的功率耗散,使用IGBT及二极管的θ值计算平均结温及峰值结温。



- 第一页:功率计算(1)
- 第二页:功率计算(2)
- 第三页:裸片温度计算、IGBT裸片温度



- 第一页:功率计算(1)
- 第二页:功率计算(2)
- 第三页:裸片温度计算、IGBT裸片温度









- 第一页:功率计算(1)
- 第二页:功率计算(2)
- 第三页:裸片温度计算、IGBT裸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