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少PCB空间的新型矢量脉宽调制方法
品慧电子讯目前,矢量控制广泛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传统的矢量脉宽调制方法,不仅面临着成本较高,不够灵活,还面临着算法无法修改的缺点。本文为大家带来一种新型的基于PSoC4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案,该方案能有效的减少PCB空间及BOM成本,还处理灵活,是工程师不可或缺的测试技能。矢量控制(FOC)是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最重要的应用之一。矢量控制,又名磁场定向控制,其特点是通过坐标变换技术把交流电机定子电流分解为转矩和磁通分量,从而实现像直流电机一样的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和磁通。矢量控制广泛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控制。目前市场上较为常用的FOC方案会采用DSP、ASIC或通用MCU进行控制。DSP运算能力高,实时性强,常用于FOC控制,但存在着成本较高的缺点。ASIC将FOC固化在芯片内部,无需编程,但会带来算法无法修改、不够灵活的缺点。通用MCU种类较多,平台复杂。常用的几种方案一般至少还需要2个外部运放完成电流采样。另外还有一种基于PSoC4的方案,该方案利用PSoC4内部丰富的数字及模拟资源及独有的可编程特性可实现高度集成化、低成本的矢量控制。图1显示了PSoC4矢量控制(无传感器)硬件控制框图。PSoC4内部集成四个独立的可支持中央对齐、互补的可编程死区及同步ADC操作的TCPWM模块,可用于SVPWM输出;一个支持零开销通道切换功能的12位1Msps ADC,用于电流采样;两个支持比较器模式及SAR ADC输入缓冲功能的运算放大器,可省掉两个外部运放。丰富的片内资源可将矢量控制主控电路所需芯片集成到一片芯片中,实现高度集成化。

- 第一页:基于PSoC4的无传感器FOC解决方案的优点
- 第二页: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原理(1)
- 第三页: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原理(2)
- 第四页:基于PSoC4的设计实例




- 第一页:基于PSoC4的无传感器FOC解决方案的优点
- 第二页: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原理(1)
- 第三页: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原理(2)
- 第四页:基于PSoC4的设计实例
由图4可得:



- 第一页:基于PSoC4的无传感器FOC解决方案的优点
- 第二页: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原理(1)
- 第三页: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原理(2)
- 第四页:基于PSoC4的设计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