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取其“精华”
品慧电子讯无线监控早就深入人心,但是基于无线监控的产品并没有得到普及。得益于中国TD-LTE牌照的发放,终于等来了无线监控产品的春天。而飞利浦作为无线监控器的鼻祖,在无线监控器产品的设计上必定存在着很好的借鉴价值,这里随小编来一拆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在物联网前期,实时无线监控这一概念很早就深入人心,但受制于移动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这一概念并没有因为丰富的创意而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被普及,但随着中国TD-LTE牌照的发放,网络资源的进一步扩充,相信国内相关的产品将会陆续的出现。Philips In.Sight无线家居监控器作为早期的一款国外无线监控器产品,在方案设计上必定存在一定的借鉴价值,今天不妨一起拆解Philips In.Sight一探究竟。
图Philips 无线家居监控器
主体部分一个透明的塑料包装让人第一眼就能看清是什么东西,从外表看,这个小玩意有点像我们平常接触的视频摄像头,但$129的价格可以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下面将在简单介绍之后直接进入拆解部分为大家呈现Philips In.Sight是否真是表里如一,对得起这个价格。
图 Philips In.Sight包装盒内所有的配件
Philips In.Sight监控器配件很齐全,三个入墙式的固定螺丝配合独有的支架可以方便把监控器安置在房间各个角落,In.Sight监控器和支架通过磁铁吸合在一起,圆形结合处可以全方位调节摄像头位置,非常贴心,至于其他配件就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
拆解之前,先来看看Philips In.Sight监控器原理框图。
图 Philips In.Sight监控器原理框图
123456下一页>
- 第一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1)
- 第二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2)
- 第三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3)
- 第四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4)
- 第五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5)
- 第六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6)
接下来,我们将主要关注其主体部分--In.Sight监控器。
图 In.Sight监控器
In.Sight外观很抢眼,菱形立体三维,做工精致,正面自上而下依次是摄像头、麦克、LED状态灯,背部有一个复位按键及一个mini-USB供电接口。用螺丝刀拧下底部三颗螺丝便可以将In.Sight的PCB板抽出来,见下图。
图 In.Sight内部构造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第一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1)
- 第二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2)
- 第三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3)
- 第四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4)
- 第五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5)
- 第六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6)
内部构造看着挺复杂,包含两块主板,通过一个6线的直插排针连接,并通过塑料支架固定,防止两块PCB板接触引起短路。接着拧下三个螺丝,便可将两块主板分开,大体可以推断,一块式WIFI模块板,一块是主处理控制板,主控制板上还带有一个散热铝块,看来工作时的发热量还是蛮高的,见下图。
图 带散热铝块的主控制板
继续用螺丝刀拧下WIFI模块板上的3颗螺丝便可将整个In.Sight拆解完成。
图 wifi模块板和主处理控制板
将In.Sight大卸八块后,主要留下了WIFI模块板和主处理控制板,这两部分也是整个无线家居监控器的核心,WIFI模块负责数据的接受和发射,主处理控制部分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OK,大致了解了这两块板子的功能后,我们再逐个详细探讨。
图 In.Sight之wifi模块板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第一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1)
- 第二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2)
- 第三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3)
- 第四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4)
- 第五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5)
- 第六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6)
首先是WIFI模块部分,Philips In.Sight采用的无线网络传输方案为雷凌RT3070L芯片与RFaxis RFX240功放的组合,雷凌科技作为一家领先的无线局域网芯片组解决方案设计公司(现已被联发科并购),其WIFI芯片具有灵敏度高,但相对功率也大等特点,所以在大功率无线网卡,USB dongle等上有广泛的应用。其RT3070L芯片可以支持IEEE 802.11b/g/n三个协议标准,并且集成USB2.0控制器,可以通过USB2.0总线与控制器通信,RT3070L大小为9*9mm,76PIN QFN封装。
图 RT3070L原理框图
与之搭配使用的功率放大器RFaxis RFX240基于CMOS工艺,提供34dB功率增益,同样支持IEEE 802.11b/g/n标准,RFX240 大小为3*3mm 16L-QFN封装。
雷凌RT3070L芯片与RFaxis RFX240功放的组合显然有更高的信号覆盖区域,考虑到In.Sight安装的位置可能会比较隐蔽,一般的WIFI芯片可能因为灵敏度不高存在信号的盲点,综合这几点因素,再加上In.Sight是通过电源DC供电,牺牲一定功率来提升信号灵敏度还是可行的。否则很难理解为什么使用雷凌RT3070L芯片与RFaxis RFX240功放的组合。
图 WIFI模块板
WIFI模块板上还带有一个复位按键,控制In.Sight监控器电路的复位,两个线性稳压器,一个是5V转3.3V,提供给RT3070L以及RFX240供电;一个是5V转1.5V提供给雷凌RT3070L供电。一个6-PIN的排针接口包括空脚、地脚、电源、复位脚、USB D+、D-连接着主控制板电路。
图 In.Sight之WIFI模块电路原理框图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第一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1)
- 第二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2)
- 第三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3)
- 第四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4)
- 第五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5)
- 第六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6)
看完WIFI模块板的电路,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以目前行情来看,雷凌RT3070L芯片与RFaxis RFX240功放的组合方案已经过时,而且雷凌的另一款无线局域网通讯芯片RT3370进一步集成了功放、LNA、Switch,可以做到WIFI单芯片的解决方案,对这些小体积的无线监控器等应用显然更有优势。
图 RT3370单芯片WIFI解决方案
收拾下心情,接着继续来看主控制板。
图 In.Sight主控制板正面
主控制板的作用主要是数据的采集处理,所以作为一个监控器,Philips In.Sight不但拥有VGA摄像头(即30W像素)进行动作侦测,还带有一个麦克电路可以实现噪音侦测。
作为对摄像头采集信息的处理,In.Sight选用了MAX64180CX+视频处理Soc方案,这是美信TINI Soc系列中的远程摄像Soc(现在此产品已经被GEO半导体收购),提供完备的音、视频子系统,带有H.264压缩编码、ARM®处理器和外设。其大小也仅为10*10mm,248pin CTBGA封装。
图 MAX64180CX+原理框图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第一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1)
- 第二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2)
- 第三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3)
- 第四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4)
- 第五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5)
- 第六页:拆解飞利浦无线家居监控器(6)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MAX64180CX+是一个高集成度的H.264标准编解码Soc,集成了:
■200MHz的ARM9处理器
■专用音频处理器
■用于数据安全的硬件加速单元
■USB2.0 PHY
Video MME(programmable Multimedia Engine)和Aduio MME单元分别控制视频和音频编解码的输入输出,两个VIPS(Video Input Processors)单元支持一路或者两路的BT.1120、BT.656标准的视频数据输入,一个VOP(Video Output Processor)单元支持一路BT.656标准的视频数据输出。
美信MAX64180CX+作为一款低功耗、高集成度的Soc方案,非常适用于如Skype电视,网络和IP摄像机等应用。
In.Sight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噪音侦测在实现上还需要主控制板USB接口一侧的音频codec MAX9860的帮助,它将麦克采集到的模拟信号经过AD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I2S传输给MAX64180CX+处理。
图 美信MAX9860原理框图
美信MAX9860是一个16位、单声道的音频codec,支持8kHz~48kHz的采样速率,4*4mm QFN24封装。
主控制板正面另外两个主要的芯片为EtronTech 64MB DDR2 SRAM--EM68B16CWQD-25H(1.8V供电)以及MXIC 16MB串行NOR Flash--MX25L12845E(2.7~3.3V供电)。
主控制板的背面还带有意法半导体的16KB EEPROM以及麦克、USB、摄像头接口。
图 In.Sight主控制板背面
至此,我们基本清楚了整个In.Sight的工作原理。
主控制板同WIFI模块板比较,不难发现无论是外形亦或是布局,主控制板的做工明显要略好,而WIFI模块板有失水准,不像是国际品牌的产品,更像是在深圳”某个小屋“中临时诞生的,整个In.Sight无线家居监控器外表光鲜,内部构造”粗糙“,物料成本更是跟$129价格相去甚远,对于国内的用户,不推荐购买。
拆解总结
通过拆解,我们不难看出Philips In.Sight无线家居监控器并不是一个什么神秘的产品,依托现有的资源其方案很容易实现,而且成本可以控制的很低,更进一步讲,伴随着越来越强大的网络资源的普及,实时无线监控系统真正从高端产品走向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