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研发应紧盯新型汽车发展
机遇与挑战:
- 新能源、新动力、节能型汽车对汽车继电器提出了更新的功能和品质要求
- 不利形势:原材料上涨,人工成本加大,汇率币值升高,汽车整车厂向供应商挤压等
- 适应汽车技术需求,独创性、发明性应成为继电器行业的技术研发方向
- 要下工夫探索应用新材料新工艺
- 乘势大力提高制造装备经济的规模生产能力,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要提升经营能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数据:
- 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850万辆,汽车制造所用继电器超过1.3亿只
- 我国汽车所需的汽车继电器今年预计将不会少于1.5亿只
- 2010年适用于新型汽车的继电器的需求量则会达到2.5亿只~3亿只
进入2008年以来,国际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突显,世界经济扑朔迷离,多灾多难,使得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使得我国继电器行业将面临更加严酷的局面。近年迅速增长的我国汽车工业已开始大力调整,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新型动力渐成热点。那么,作为汽车零部件中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继电器,如何顺应这一形势,无疑将成为迫切需要破解并创新的新课题。
继电器应与汽车同步发展
节能降耗、环保绿色、新能源、新动力是汽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近年来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汽车制造企业均在这方面苦下工夫,大胆探索,推陈出新,颇有成效。通观各国,一个又一个的车展都不断推出一款又一款新型动力节能环保的汽车。有关机构预测,节能环保型、新型能源、新型动力汽车的产量将从目前不足1%,快速提高,在可预见的5年至10年内将增加到20%以上甚至更高。
在节能与新能源、新动力汽车的研发生产已成为全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背景下,我国继电器行业、企业为节能型汽车、应用新型能源汽车、电动汽车配套而研发生产,已成为自主创新、提升企业实力的热点和不能回避、不可放弃的契机。
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850万辆,汽车制造所用继电器超过1.3亿只。2008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19.96万辆和518.82万辆,所需的汽车继电器今年预计将不会少于1.5亿只,2010年可能会达到2亿只以上。全世界的汽车到2010年若达到保有量10亿辆,年产量达到7500万辆—8000万辆,世界继电器的市场需求量相信将会突破25亿只。由于节能型汽车、新型能源汽车、新动力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更新换代的主流,若其产量达到总产量的10%,2010年适用于新型汽车的继电器的需求量则会达到2.5亿只~3亿只。
新能源、新动力、节能型汽车对汽车继电器提出了更新的功能和品质要求。如:以动力蓄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为发展方向的电动汽车,其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都依赖汽车继电器作为控制、切换的功能原件,而其供电系统——电力驱动系统、充电和电池系统——能源系统、安全系统——控制系统,都对汽车继电器在安全可靠性、品质一致性、抗电磁干扰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苛刻的质量和技术要求。再如:以氢为动力、以太阳能为动力、以天然气为动力等的新型能源、新型动力汽车,随着其技术日趋完善、成熟,以至产业化,其应用的汽车继电器也必须紧紧跟上。所以,汽车继电器的发展必须与汽车的发展同步共进,荣辱相携,实现双赢。
从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变
在原材料上涨,人工成本加大,汇率币值升高,汽车整车厂向供应商挤压等形势下,汽车继电器企业不仅只是逐渐失去更大的赢利空间,而是提供了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契机,也会由此创造出新的更新一级的经营赢利模式。从这个意义说,我国汽车继电器企业一定要迅速从制造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从生产经营型企业向科研开发型企业拓展,以科技创新为企业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创造出做大做强的新天地。为此,汽车继电器要以创新的思路、新颖的思维走出充满活力的新出路。
首先,要紧盯新型汽车的发展,打破定势思维,勇于创新,从设计理念上,技术论证上,品质标准上适应汽车技术特别是新型汽车的需求,独创性、发明性应成为汽车继电器乃至整个继电器行业的技术研发方向。
其次,要下工夫探索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无论是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还是组合化、高可靠、小体积的表面贴装、微组装、微机电系统型继电器,都要适应绿色环保的要求,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新工艺的推广,不仅在技术层面而且在经济、社会层面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再次,乘势大力提高制造装备经济的规模生产能力,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汽车继电器企业大多为手工装配,仅有少数厂家如陕西群力、宁波永林、厦门宏发有数量不等的几条自动化生产线,装备也参差不齐、技术水平较低。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制造装备的更新改造、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不仅能保障产品品质的一致性。为整车厂对订单、交货期和产品品质的要求提供基础条件,而且也是立足市场的必备条件。汇率币值的变化,市场大势的状态不仅迫使我们去进行技术改造,也为企业提高装备水平、升级改造,使我国继电器行业整体的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到新的更高的档次提供了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时机。
最后,要提升经营能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销售策略和全方位的供应服务,甚至利用经济调整中的产业整合、资产重组等机遇,与汽车制造企业结成产品或产业战略联盟或良好伙伴,都是要紧紧抓住的优化选项。由于我国国内汽车生产线基本都是以引进车型为主,欧洲的德、法、英、意,亚洲的日、韩以及北美几大车系各有标准,小批量多品种无疑已成为我国汽车继电器生产、供应的常态。但新型能源、新型动力、节能环保型汽车在成为热点后,虽然小批量不会改变,但只要我国汽车继电器企业早介入,早跟进,多品种的局面还是有改观的可能性的,毕竟千舸争流,终会归于大海,只要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新能源、新动力、节能环保型的汽车成为主流,我国汽车继电器也就步入了新的境地。
关键字:继电器 汽车电子  本文链接:http://www.cntronics.com/public/art/artinfo/id/800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