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SSD厂商处境艰难,NAND闪存后来居上
股价下跌,专业SSD厂商面临着更大的内部挑战与市场难题,SSD产业正在进入强调规模、质量和效率的时代,而不是依靠单个产品的性能。NAND供应增加和争夺超级本设计订单的竞争加剧,促使今年SSD价格大幅下降,这将让自身存在局限的专业SSD厂商处境更加艰难,尤其是面对规模较大的存储领域竞争对手的时候。
据IHS iSuppli公司的NAND闪存动态简报,尽管超级本领域使用的固态硬盘(SSD)不断增加,但与NAND闪存供应商相比,专门生产快速SSD的厂商却处于劣势。NADN闪存供应商拥有广阔的市场以及令人生畏的内部产能。今年专业SSD厂商的营业支出不断上升,已经达到2010年中期那种难以为继的水平。目前毛利率低于40%,研发费用几乎占营业收入的18%,销售、管理和行政(SG&A)成本接近营业收入的30%,如图2所示。从毛利中减去SG&A和研发费用所得到的净营业利润率接近令人不安的负10%。
专业SSD厂商面临的问题是产业正在进入强调规模、质量和效率的时代,而不是依靠单个产品的性能。NAND供应增加和争夺超级本设计订单的竞争加剧,促使今年SSD价格大幅下降,这将让自身存在局限的专业SSD厂商处境更加艰难,尤其是面对规模较大的存储领域竞争对手的时候。这些对手拥有SSD厂商所缺乏的市场进入能力。例如,半导体厂商三星电子、东芝、美光SK Hynix Simiconductor和SanDisk,都拥有内部NAND与控制器生产能力。凭借自己宽广的产品组合,他们与OEM客户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密。同时,OCZ Technology和金士顿等SSD厂商仍然主要限于在售后市场提供消费SSD,而Fusion-io、STEC和Texas Memory Sys¬tems则在企业市场受到EMC和Netapp等存储硬件厂商的挑战。总体来看,SSD厂商仍然致力于发展客户,顾不上盈利,因其销售与营销努力大大落后于NAND闪存厂商。迄今为止,SSD厂商的股价纷纷遭遇重挫。IHS iSuppli SSD指数在今年第一季度中期触顶之后,由于营业收入增长放缓、营业利润率惨淡和OEM认证进展不顺,Fusion-io、STEC和OCZ的股票价值已跌去30%甚至更多。相反,也向自有产品线供应存储器件的三星,股价则保持平稳,彰显垂直整合与有针对性的业务多元化的重要性,投资者似乎很重视这点。IHS iSuppli SSD指数是SSD厂商股价的指数化加权平均值。也许迄今SSD厂商为数不多的有利条件是其资本支出和库存水平。资本支出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仍然低于4%,库存则低于营业收入的25%。相比之下,由于存储器件生产费用高昂,美光等大型存储器件生产商的库存高于营业收入的100%,资本支出则接近营业收入的50%。上次SSD产业出现营业利润普遍为负的情况是在2010年上半年,与目前的情形类似。当时,几家厂商加大销售力度,以改善略高于35%的毛利率。这些努力取得了一些效果,2011年中期毛利率自2009年以来首次升到了40%以上。但由于产业竞争加剧和营业费用增加,SSD毛利率在2011年第四季度重新跌至40%以下。所有这些动态都预示,在主流应用领域,NAND厂商的表现将继续整体优于专业SSD厂商。此外IHS iSuppli公司认为,三星和美光等垂直整合型企业的内部媒介生产能力,对于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SSD批量生产以及密切掌握存储管理问题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