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技术推动力加速中国汽车信息化进程
机遇与挑战:
- 中国是汽车拥有大国
- 中国汽车产量出现井喷式增长
- 四大技术进步推动中国汽车信息化进程发展
- 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8000万
- 全年汽车电子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8.5%
中国是汽车拥有大国,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亿,其中汽车保有量超过8000万。
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鼓励下,使得中国汽车工业重拾强劲增长的态势,全球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汽车的销量为1800万辆,约占全球总销量的1/4。
在汽车产量出现井喷式增长的推动下,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出现迅速增长。全年汽车电子产品销售额达到1739.1亿元,同比增长28.5%。从车载电子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出,车主的需求不断提升是汽车信息化发展的主动力——从最基本的出行便利需求逐步将对安全,信息,及日常应用的需求不断扩充。
此外,四大技术进步也在有力地推动中国汽车信息化进程的发展。
1,RFID应用推进汽车信息化发展
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技术的传感网发展迅猛,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可以把任何物品与通信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2,汽车电子牌照推进汽车信息化具有良好的管理基础
二代身份证的最大特点是嵌入了一个非接触式电子芯片,可以通过无线扫描确认身份。许多以人为本的信息化便捷应用,如电子机票等。中国对车辆的管理仅次于对人身份户籍的管理,车辆登记和管理制度完备、全面。公安部正在部署实行汽车“电子身份证”,预计五年内就可将80%以上的汽车纳入联网管理,十年内可让几乎所有的汽车入网。
3,支撑汽车信息化的网络基础业已具备
汽车与网络连接,还要求全国性无线通讯网络,覆盖所有汽车能到的地方,7×24小时在线,通畅快捷的信息上传下行通道,实现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信息传输,只有公众通信网能够满足这些条件。
4、3G网络发展为汽车信息化提供了完备的网络基础
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建成覆盖全国的基础无线通信网,网络覆盖广、性能优、可靠性高。特别是三大3G网络的建设,今年都将完成全国地市级城市的3G网络覆盖,未来两年将对县城实现基本覆盖。3G移动通信网络高速发展,能够提供宽带化的无线信息传输通道,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可以处理图像、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这为建设车联网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大力推广物联网的应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将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环节,汽车配备信息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与信息平台、控制中心联接在一起,信息互通,无线互联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汽车物联网是物联网重要的应用分支,未来车联网将成为推进物联网发展的重点。这样,就可以综合现有的电子信息技术,将每一辆汽车作为一个信息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连接到网络中,进而实现对全国范围内车辆的统一管理。

本文整理自2011CCEF创新方案大讲台的演讲内容,欲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activities/cedf2011
关键字:四大技术 汽车电子 信息化  本文链接:http://www.cntronics.com/public/art/artinfo/id/8001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