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产业发展的必行之路:低价量产
机遇与挑战:
- OLED真正实现产品化有三大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 OLED真正实现爆发最起码要做低价量产
- OLED照明技术快速窜起
- OLED生产线所需投资巨大
市场数据:
- 一条4.5代AMOLED生产线大约需要50亿元人民币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认为,OLED真正实现产品化有三大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大屏幕化、高清晰度和使用寿命。笔者认为,OLED真正实现爆发最起码要做低价量产,才有可能大规模的应用到各个产品中。目前彩电制造业对OLED电视也只是保持“远观”的态度,OLED只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具备很大得市场潜力,未来几年或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OLED照明技术快速窜起,台厂紧急布局。目前台湾厂商包括已投入AMOLED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面板大厂如友达光电,以及中华映管、铼德集团旗下PMOLED大厂铼宝与OLED玻璃(暨ITO玻璃、专业光电玻璃)供货商安可等都已有所布局。友达光电2012年2月2日就在OLED领域与日本的出光兴产展开战略性合作达成了基本共识。合作内容包括在高性能显示屏开发方面进行技术合作。出光不仅会向友达提供OLED材料,还将提出元件构成等方案。台湾厂商如铼宝、东元激光、光磊及联宗光电等,相继取得柯达的OLED专利授权。
中国大陆在产业链上逐渐的增加了话语权。大陆业者对于OLED技术的布局,从显示器应用到照明应用,其实比台厂还要积极。例如,中国OLED企业南京第壹有机光电于2011年11月间与合肥工业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协议,计划将投资9.8亿人民币于建立OLED照明产线,最快在2012年第二季将以4代线投产,2012年底将量产首批OLED照明面板及灯具。另外,国内大陆方面于2011年6月成立了中国OLED产业联盟,目前主要有昆山维信诺、四川长虹、佛山彩虹等企业从事小尺寸OLED生产,对于OLED的重视或许将增加中国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OLED生产线所需投资巨大,一条4.5代AMOLED生产线大约需要50亿元人民币,国内家电和手机制造企业很难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而且在产业发展初期,OLED企业也达不到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尽管有地方政府投资,但AMOLED生产线的巨大投资也使地方政府难以独立支撑。LED技术涉及到未来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但投资额巨大,具有一定风险。因此未来既要积极推进,又要有序发展。
目前我国OLED技术发展缺乏总体战略和长期稳定支持,政府项目来自不同部门,项目来源比较分散,企业需要花很大精力分头争取项目,而且这些项目大都是一次性的,不能满足持续进行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试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