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系太阳能电池厂仿效大陆厂商
太阳能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 太阳能电池厂面临电池跌价压力
- 扩大垂直整合来抵抗跌价压力
- 售价回到金融海啸时低点每瓦1.2美元位置
台湾太阳能电池厂近来面临电池跌价压力,营收获利表现开始滑落。另一方面,台湾产业界的垂直整合风潮却愈演愈烈,无论是电池厂跨入上游硅片、扩大下游模组厂,还是硅片厂涉足电池制造,无非都想在2010年产能大举扩充后,在2011年可预见的价格战中,取得最佳的竞争定位。
太阳能电池售价2010年12月重新回到金融海啸时低点每瓦1.2美元位置。据了解,不少电池厂纷纷下达抢单第一的指令。厂商透露,受欧洲气候影响,近期电池报价平均虽守在每瓦1.2美元,部分厂商却已喊到1.15美元,预期元月报价恐怕还将下滑。 硅片近期仍守在每片3.6美元,多晶硅原料每公斤在65~70美元,成本下降有限,毛利将进一步被压缩。
由于去年电池厂大举扩充产能,而最大市场欧洲却补助下滑,为取得有利成本,电池厂在上下游两面夹击下,开始仿效大陆厂商,扩大垂直整合来抵抗跌价压力。走“一条龙”模式的茂迪,今年把硅片扩产列为第一要务,估计茂迪2011年自制硅片比重将达到50%。
太阳能电池厂昱晶高层曾经表示:“垂直整合不是太阳能厂必经之路”,但该公司最近也与台肥、中鼎合资成立昱成光电,同样锁定硅片生产。昱晶总经理潘文辉认为,这将有助控制成本与掌握料源,对昱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太阳能硅片厂旭晶,同样也转投资电池厂元晶,至于转投资遭受重创的益通,最新的120亿元新台币筹资计划,是否也会带来上下游整合效益,市场也高度关注。
跨入下游模组厂的电池业者也不在少数,茂迪今年便将营收成长动能设定来自电池与模组。而旺能则岁末年初连续取得北美、欧洲太阳能厂2011年的模组定单,总计达47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