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雷达天线浅析
【导读】前段时间Tesla重拾雷达的消息扰动了整个行业,甚至扰动了资本市场。网络上也放出来几张雷达PCB及实物尺寸图。本期邀请了一份技术稿,对这款雷达做一些基本的分析,和大家一起探讨,如有错误之处,期待各位读者朋友及同仁的指导。
根据xx的测试报告,行业研究指出Tesla雷达采用TI 2243双芯片级联方案。TI官网给出的芯片发射功率为13dBm,RX noise figure:12dB。从测试报告里可以看出,Tesla雷达采用FMCW工作体制,工作频率为76-77GHz,且雷达支持三种工作模式(文件中定义为Mode3,Mode4和Mode5),三种工作模式的扫频带宽分别为210MHz,400MHz和700MHz,斜率一样。
模式特性
工作模式
不同模式的参数配置
产品尺寸:196 mm (Length)×82 mm (Width)×40 mm (Height)。由于没有相应的板材信息,根据其他厂商雷达的材料选型,文中的仿真材料选用Rogers3003,为常用材料,介电常数3,损耗正切角0.001。
雷达实物图
雷达PCB
使用微带转SIW结构,雷达屏蔽罩可实现全接地方式,达到更好的电磁屏蔽效果。雷达采用内置微带天线,总增益20.32dBi,雷达有6个发射天线,但只有4个天线能同时发射,单天线最大增益14.3dBi,总增益=单根天线增益值+10log(同时发射天线个数)=14.3dBi+10log4=20.32dBi。同时还给出了单天线的俯仰和方位波束宽度。
天线信息
FCC法规中§ 95.3367(a)章节对 76-81 GHz 频段雷达辐射功率限制如下:76-81 GHz 频段内的基本辐射发射限制以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EIRP) 表示,如下所示:(a) 根据使用具有 1 MHz 分辨率带宽 (RBW) 的功率平均检测器的测量结果,76-81 GHz 频带内的最大功率 (EIRP) 不得超过 50 dBm。(b) 根据使用具有 1 MHz RBW 的峰值检测器的测量结果,76-81 GHz 频带内的最大峰值功率 (EIRP) 不得超过 55 dBm。根据ISEDC RSS-251第8.1章节,根据使用具有1 MHz 分辨率带宽 (RBW) 的功率平均检测器的测量结果,测试功率为占用带宽内的总功率,且最大峰值功率不得超过55dBm。
Peak fundamental Emission
Tesla雷达的三种工作模式下的Peak EIRP测试结果如下表:
测试值
接下来,将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增益和发射功率均以最大值计算):
根据测试报告,可以得出单天线性能(最大增益14.3dB,3dB方位波束宽度48°,俯仰14°)。芯片发射功率TX power=13dBm,Mode 3 Max EIRP=31.54 dBm,Mode 4 EIRP=32.97 dBm以及Mode 5 EIRP=36.19 dBm。测试结果中是以的PSA reading是以dBuV/m为单位,需要转换到dBm。根据ANSI C63.10-2013 Section 10.3.9,在距离为3m的测试场景下,dBuV/m到dBm的转换公式是EIRP(dBm)=E(dBuV/m)-95.3。E(dBuV/m)对应上表中的Corrected Field Strength(dBuV/m at 3m)。
假设存在单天线发射模式,此时天线增益14.3dBi,芯片功率13dBm,在系统损耗(x)一定的情况下,峰值EIRP=14.3+13-x=27.3-x,此种工作模式下的最大EIRP值无法到达前面的Mode3、4、5中的EIRP值,因此雷达不存在单发模式。两芯片级联并且同时工作时,总的发射功率Tx total=Tx power+10log2=16.01dBm。同时,不同个数的天线同时发射时的增益值如下:单根天线天线发射增益:14.3dBi;两根天线同时发射时增益为17.3dBi;三发和四发增益分别为19.07dBi和20.32dBi;因为Mode5的EIRP为36.19dBm,结合芯片功率和损耗值可知Mode5的工作模式为双芯片4发。对比Mode4和Mode5之间的EIRP差值(3dB),可以推导出Mode4的工作模式为双芯片双发,Mode3的工作模式为单芯片三发。(以上推论是作者基于测试报告中已给出的工作模式和测试值,计算公式为EIRP=Tx power+Antenna Gain-Loss,是否存在其他工作模式,尚无法确认)。
天线布局见下图(未加屏蔽罩及SIW结构),根据单个接收天线的尺寸做比拟,以半波长间距为基准,得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间距。两芯片级联,其中芯片1的三发处于同一水平面,无俯仰向区分,间距6倍波长。芯片2(Tx3-Tx5)的三个发射天线俯仰向相差2倍波长,水平间距3倍波长。PCB表层采用人工电磁表面结构,可减小纹波抖动。
天线布局图
接收天线
接收天线方向图@76GHz
接收天线,Port1和Port2之间的性能差异在方位面角度上,Port2方位面角度约120°,Port1方位面角度50°(3dB),推断短距离模式用上图接收天线中的Port2和Port7来工作。
为实现屏蔽罩全接地,天线采用SIW转换结构,对加载SIW结构的RX天线组进一步仿真,由于SIW结构的宽度主要影响截止频率,因此在没获得准确的参数的前提下,仿真结构的截止频率可能和Tesla用的SIW结构存在差异。对SIW结构做阻抗匹配,并代入天线馈电端口,接收天线的隔离度大于-20dB,由于未对Port2上的功分器做过多的匹配设计,因此Port2和Port3之间存在一定频偏量;
加载SIW结构的S参数
增加屏蔽罩金属地的S参数
在SIW结构上增加金属接地,模拟屏蔽罩的影响(受仿真时间限制,未将整个屏蔽罩设计进去),增加接地金属前后S参数并未产生明显偏移和畸变,两者基本重合。且SIW结构在76.5GHz处的电场均匀分布在波导管内。
SIW的电场分布@76.5G
加载了SIW结构的天线仿真性能如下,由于SIW结构比较短,因此整体损耗并不大。
加载SIW结构的天线性能
由于尚不清楚工作时天线的选择方式,以及移相器配置,因此无法知晓具体的发射天线工作方式。根据上面的不同模式推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选择不同的发射天线进行组合,对可能的组合形式做进一步仿真分析,可以明确的是,不同的发射天线组合形式势必会增强天线增益强度和天线FoV的变化。
总结:
1.仿真结果的峰值天线增益未达到14.3dBi,因此仿真模型里天线阵元间距及尺寸还有优化空间,另外SIW结构的阻抗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值得借鉴的是采用SIW结构实现天线罩全接地的设计方案,有利于进一步屏蔽芯片端对天线的射频干扰。
2.单天线性能比较常规,难点在于天线布局,文章仅对天线本体性能作仿真验证,尚未牵扯到虚拟列、稀疏阵等天线布局仿真分析;
雷达采用德州仪器的2243芯片,FMCW工作体制,虽然2243支持76-81 GHz,但为了符合法规,但雷达带宽将被天线限制在76-77GHz。中心频率为76.5GHz,双芯片级联实现 6 个 TX 和 8 个 RX 通道,最大虚拟通道数为 48。芯片发射功率13dBm,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都为13dBi,馈线和介质损耗LTx=5dB,LRX=3dB,天线罩双向损耗=2dB,保险杠双向损耗2dB,NTD=3,Nvirtual=19。
根据以上参数,代入雷达方程,则可以得到不同RCS下雷达的最远探测距离关系。
RCS vs Distance
PCB和关键尺寸
MIMO 虚拟孔径分析
见上图,第一种(蓝色线条)是增加方位角范围来提升角度分辨率的模式。该模式下无法进行远距离测量,同时虚拟阵元的间距(~1.2 波长)。
第二种(橙色线条)是提供目标位置的方位角和仰角测量的模式,主要增加俯仰探测能力。
Rx 天线(图片来源:Ghostautonomy)
第二个和第三个(左起)RX 天线具有与其他接收天线方位面角度及间距不一样。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以灵活配置8个RX的工作状态;
要获得更高角度分辨率,可以用Rx2和Rx3同时工作,此时天线性能和其余接收天线一致,而且变为了间距4.5mm的均匀阵列(若Rx2和Rx3都采用和其余接收天线一样的形式,虽然接收天线孔径变大,但在发射天线位置固定的前提下,虚拟阵列重叠的个数会增加,利用率降低)。此时重叠的虚拟阵元为2个。为获得更低的旁瓣电平,只使用接收天线1-4,此时为非均匀阵列,但两者的方位角度是不一样的。
不同模式的虚拟阵列分布
不同模式的方向图
上面给出了不同模式下的虚拟阵列形式,且给出了相应的方向图结果。Tesla天线布局不仅实现了高分辨率同时优化了旁瓣电平。
不同发射组合俯仰
不同发射组合方位
根据参数优化后的性能见上;
来源:雷达天线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BLE蓝牙模块功能应用① — 主从一体
奥拉股份:无磁传感器芯片及解决方案
基于芯海科技CS32F116Q的汽车智能尾灯应用案例
国科光芯:专注氮化硅硅光技术,探索硅光产业发展新路径
瑞萨运动传感器助力生活更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