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价格居高不下,回收行业成香饽饽?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动力电池就好比人体心脏一样重要,其价格几乎占到了整车成本的一半之多,甚至,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在前段时间,参加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接受采访时,幽默地表示“广汽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这番调侃充分体现了,目前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的现状。
在新能源汽车需求暴增的情况下,制作动力电池所需的碳酸锂、镍等材料价格成倍增长。以碳酸锂举例,其现货每吨价格已达到50万元左右,比去年上涨了900%,幅度非常夸张。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非是2020年疫情暴发后,不少上游矿企业关门歇业,而去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暴增,导致产能严重不足。
尽管,宁德时代掌门人曾毓群曾乐观地表示,中国已探明的锂资源约为160TWh,其体量庞大到足以满足未来5年的电动车发展需求,但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国内的锂矿资源,尽管量大,但并不只为汽车服务,其他工业产业也有巨大需求,其次也没有考虑到“环保及可持续”的问题,毕竟咱们推行新能源的初衷,是为了环保。
事实上,无论采取何种先进的开采方式,矿采的过程都必然会对当地环境的水土、动植物产生负面影响,而最为科学环保的原材料获取方式,还应该结合,对废旧动力电池中的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
一方面,这能够减小“新料开采”的压力,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也能降低电池制造商采购原料的成本,另一方面,对废旧电池的妥善处理,也避免了二次污染,符合新四化改革下所倡导的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
简单来说,动力电池生命周期,包含了制造、使用、报废、分解、利用几个环节,而利用,又分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个部分,当汽车电池达到厂家规定的“换新”标准后,就会被拆下,但并不会立刻报废,因为其电池性能虽有降低,但依然可以满足一些场景的使用,因此可能会被简单处理后,用到其他地方,直至彻底失效,这就是梯次利用,当电池彻底失效后,再拆解提取内部的稀有金属,这叫再生利用。
不过回收虽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可没有那么简单。
由于,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尚未成熟,因此在面对结构复杂的动力电池时,不少回收企业往往会采取“破坏性”拆解的方式,来获取电池内部的原材料,这导致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较低,且存在电池爆燃的安全风险。
而那些无法回收的电池残留物,若处理不当,又容易发生有毒金属物质外泄污染环境的情况,因此,这也导致回收的成本居高不下,电池回收更像是一门吃力不讨好的生意。
更有趣的是,在矿采产能不足的情况下,电池制造商为了保证供应,纷纷选择了交货更快的旧料,来解决燃眉之急,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旧料也开始大幅涨价,市场进一步紊乱。
虽然,部分专家看好电池回收行业的前景,称其是充满机会的蓝海市场,但从小智的角度来看,这一说法还是有待商榷的。
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资本化的市场,没有“利益可图”自然很难吸引资金进入“电池行业”仅靠政策支持和引导,是远远不够的,企业想要靠“电池回收”赚钱,就必须投入真金白银去钻研技术,且还需要一个拥有完善法规的行业环境才行,这些都是短期无法解决的,毕竟,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可不止“电池危机”一个。
更何况,“新能源”的未来到底是走以“氢能源”为代表的燃料电池线路,还是走纯电的思路,都尚且未有定论,谁又有耐心去深耕,短期难以见效的电池回收行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