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如何表达语气和情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i放晴公园(ID:hisunshinepark),作者:崴崴Way,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知道你之前有没有在微博留意到一个帖子,分享的是发帖人点外卖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有听力障碍的外卖员。帖子的原文用的是“聋哑人”,不过在节目里我们就以“有听力障碍的外卖员”来称呼ta。用健听人,也就是健全听力人士来称呼没有听力障碍的人们。
再回到故事里,因为这位外卖员有听力障碍,没有办法接听电话,于是两个人就用短信沟通。虽然发帖的朋友尽力去体谅外卖员,但还是因为ta在短信上的语气而觉得不舒服。
作为旁观者去读他们的对话,确实可以感觉到外卖员有些地方的沟通是直接而且生硬的,很难从里面找出客气的感觉。比如直接说:“给我钱27”“单号多少,快点”“怎么没收到27?”
不过后来,很多网友在帖子里做了普及,对于听障人士而言,对语气的理解和健听人是不一样的。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其实是愣住的。
在做《放晴早安》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其实讲过很多和听障人士有关的话题,比如如何用关怀的心去观察和了解听障人士的需求,如何用科技改善听障人士的生活。我自以为很关注他们的生活,但是,我根本不知道原来对于听障人士来说,语气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什么是“语气”?我想我们可以简单把它理解成说话或者表达的时候的情绪,可以是开心、难过、疑惑、愤怒或者是冷淡等等。很多时候,我们会依靠语气助词来判断,比如“你好吗?”“快走吧!”“很高兴呀!”这里的“吗”“吧”“呀”去判断。或者,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句式去判断,或者是说话人的语音语调来判断。
对我自己来讲,肯定是直接听对方说话的语音语调是最直接的判断对方情绪和态度的方式。如果你只是告诉我“呵呵”两个字,我还真的不好判断你是在傻笑还是在讽刺我。
对于听障人士来讲,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语气?其实是通过他们的面部表情。如果你去了解听障人士们之间用来相互沟通的手语,从定义上来讲,它就是一种不使用听觉和语音,而使用视觉,也就是用肢体动作和脸部表情来传达意义的语言。比如这样一句话:“这个东西你不喜欢吗?不如送给我呗?”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语气来说——
(无所谓状)“这个东西你不喜欢啊?不如送给我呗!”
(怯懦试探状)“这个东西你不喜欢啊?不如送给我呗!”
(讥讽状)“这个东西你不喜欢啊?不如送给我呗!”
对于听障人士来讲,这些情绪都没有办法通过语气来表达出来,而只能通过表情来传递。当他们用文字交流时,失去了表情的辅助,我们读起来就变成“这个东西你不喜欢?你给我!”是不是挺别扭的?
所以当听障人士的交流没有表情配合的时候,就像你们听我说话没有任何语气一样。
(无语气状)“Hello大家好,这里是看理想联合放晴公园制作播出的《放晴早安》,今天,你的心情放晴了吗?”
是不是感觉非常奇怪,甚至感觉很不客气?
除此之外,手语的表达语序和汉语的表达是有很大不同的。
听障人士使用手语,在表达事物时会根据视觉过程的先后顺序来决定句子中词语的先后顺序,根据事物在主体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听起来有点抽象,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我们说“灭火”,就是把火熄灭。在打手语的时候,先打“火”,再打“灭”。如果顺序掉转的话,他们会误解成灭了之后,火又重新烧起来了。
我们说“猫抓老鼠”,手语会打成“猫”“老鼠”“抓”,先有猫,猫是主体,然后猫看到了老鼠,所以有老鼠,最后猫决定抓老鼠,所以打出“抓”这个手势。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时候听障人士之间的相互沟通可能都会有点困难。每个人或许是在不同的时间失去听力和说话的能力的。如果是在年纪比较大,已经熟悉了汉语语序的时候患上听力障碍,他们在沟通的时候会更加靠近汉语的语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和先天或者很早期就患上听力障碍的朋友们的表达习惯不太一样了。就好像我们说话有方言和口音一样,手语也会有“方言”。
我们大概很多人都在看新闻时候看到过电视的左下角或者右下角,会有一个方格专门提供手语的服务。不过北师大在2012年对接近一万名听障人士开展的跨地区调查发现,只有8%的人能看懂电视台的手语新闻,56%的人能看懂一些,29%的人基本看不懂。
这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小方格根本不够他们去轻易观察到手语翻译的面部表情;手语翻译们不会在电视新闻翻译时做出非常明显和夸张的表情;当然也包括手语翻译表达的语序是按照汉语语序直接转换,不符合一些听障人士的表达习惯。
如果你想换位思考一下,下面这个情景或许你会更好理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网上有人谈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说英文总是听起来没礼貌?”或者委婉一点“教你如何地道说英语,告别不礼貌。”英语是我们的第二语言,因为并没有充分的场景去使用这种语言,能够表达清楚自己想说的都很有挑战,更别说想要表达得礼貌和优雅了对吧。我们不都是这么安慰自己的吗“understanding is everything”。
所以我们想让对方坐下就直接说“sit down”,想喝咖啡就说“I wanna have coffee”,不想要某样东西就直接说“No,no need”。这些表达让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觉得我们不讲礼貌了。倒不是我们真的想要没有礼貌,只是这太符合我们的汉语表达习惯了。
看吧,想掌握一门外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几个月前,我才被同事告知,在国外的餐厅挥手叫服务员来点单也不礼貌。必须要等到服务员看到你,你再稍微点头示意他们过来才可以。同事说的时候,我正准备举起我右手振臂高呼服务员来点单。当场就石化了。
当然,我知道,用这样的方式在香港茶餐厅,我或许什么都别指望吃上了。但我只是想说,学习和使用一门外语需要考虑的内容是很多的。对于听障人士而言,用汉语文字表达就是第二语言。他们用我们的母语和我们沟通,让我们也多一点理解和体谅吧。
说了这么多,我们是想把这些有用的知识分享出来,希望它们可以变成常识。你可能会问,除了从个体的角度去理解听障人士的需求之外,有没有别的解法呢?
我看到了一项研究,是来自天津理工大学一个叫“鲸言创益”的无障碍智能科技研发团队,他们一直在努力通过AI技术把手语实时翻译为语音或文字。一边是听障人士打着手语,另一边是屏幕上自动翻译成的文字。听起来是不是很棒?
不过这可不是一项轻松的工程。想要实现翻译的功能,就必须要有一本“词典”。这本“词典”从哪里来呢?当然是要靠项目成员们自己搭建。他们找打来志愿者打手语,录视频,反反复复地录。他们用了5年的时间,搭建了含有30多万条视频资料的视频语料库,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语料库理解成翻译时需要调用的词典。
30多万条视频是什么概念呢?经过测算对比,这里面覆盖的词汇量距离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4级水平只差了100多个词。团队成员们还在努力,目标是要获得100万条语料,这样就可以基本覆盖到社会生活的常用场景。
现在词汇有了,怎么把他们组合成句子呢?别忘了,我之前刚刚说过,手语是一门视觉语言,有特定的语法和语序。手势、表情、肢体动作自由排列组合,就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所以团队成员们要先给计算机编一套“手语教材”,也就是搭建一套手语识别的算法框架,把手语转换成汉语的规律。这下,这些丰富的语料就可以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研发出的“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将要落地使用。比如天津市急救中心就希望可以引进这套系统,这样碰到急救对象是听障人士的时候,就可以通过AI翻译来提高交流的效率。
我们希望这样的技术之后可以被应用到更多的地方,让听障人士都可以被“听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i放晴公园(ID:hisunshinepark),作者:崴崴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