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传感技术 >> 投资人都没见过面,只是线上聊,我就融到了钱

投资人都没见过面,只是线上聊,我就融到了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张雪,编辑:张丽娟,头图来自:


“这次的融资金额比预想的翻了三倍多,没有想到投资人这么关注。”一位刚完成融资的3D视觉创业者如此谈到。


同样,另一位创业者也表示:“受疫情影响,我们融资阶段跟投资机构接触只能是线上,现在虽然已经拿到钱了,但有一两家投资人甚至还没有见过一面,感觉很戏剧。”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这个项目推给六十家机构,那么表现出兴趣并深入了解的投资人能占到一半以上,”一个今年做过3D视觉项目的FA朋友称。


他进一步解释道:“虽然这个数字比例看着并不惊人,但在今年的环境下,真的比其他赛道好太多,热闹太多。”


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现在3D视觉项目比较热,但主要还是一线机构在布局,他们从去年就对这个赛道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今年陆续有二三线的投资机构开始希望能跟投。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尤其受到国有资本的关注,很多地方基金都有兴趣参与。结合相关地方政策,企业也很乐意接受有国家背景的基金注入。


除此之外,今年在3D视觉领域还有一个里程碑事件,那就是“3D视觉第一股”奥比中光登陆科创板,目前市值超150亿。


一、入局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全年,3D视觉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17起,2022年以来,该领域的融资量已实现了翻倍增长,目前已发生了融资事件近20起,其中视比特、灵西机器人、深视智能、宁波翌视、上海感图、广东科视、厦门特仪等均获亿元及以上金额的融资。


这其中,最热闹的时间莫过今年7月,据投中网不完全统计,该时间段内宣布完成融资的企业有五家,相当于去年一个季度的量


以视比特机器人为例,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业内领先的3D视觉和工业智能软件供应商。在刚刚宣布的B轮融资中,获得了3亿元,为近期宣布的高额融资之一,并罕见地集结了7投资机构。


据悉,目前市面上的创业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派,比如视比特创始人徐凯,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Research Scientist,中国图像图形学会三维视觉专委会副主任。奕目科技创始人李浩天,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光场三维测试技术实验室,师从国内顶级光场研究领域专家,在光场成像领域耕耘多年。


另一类则是实战派,像是博视像元创始人朱江兵、图漾科技创始人费浙平,其中朱江兵在制造业浸润多年,积累了相关的技术和经验。与朱江兵不同,费浙平则代表了一类半导体行业出身的跨行业创业者,据悉,费浙平是ARM的第一位本土员工,并在2010-2012年任MIPS中国区市场总监,在国内半导体和电子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


从创业时间上看,3D视觉领域出现了两波创业潮。第一次是在2014年—2018年左右,诸如刚刚获得北极光创投独家投资的盛相科技,以及上述提到的灵西机器人、奕目科技等。第二波创业潮则出现在2020年到现在,有今年刚成立的地标科技,博视像元,也有去年成立的跨维智能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内做软件整体解决方案的或者集成的初创企业比较多,但这种打法也会带来很明显的弊端,就是最核心的东西占比不多,因此也有投资人觉得这类项目比较虚,不会轻易出手。


同样,硬件厂商也会被质疑因为要被集成,而不能直接面向客户的难题,对于这一点,有些企业会选择引入产业投资人来打消投资人的顾虑


机构方面也是一线投资机构也频频出手,比如经纬创投、IDG资本、深创投、真格基金、北极光创投、国科嘉和、朗玛峰等等。以经纬创投为例,其上半年出手了三次且都是领投,这三个项目分别是深视智能、视比特机器人和奕目科技,其中前两个项目融资金额都高达数亿。


另外,如果说去年那波资本热潮让许多投资人和机构看到了这个赛道,那么今年大家则是看的更深更细了,不再是盲目地投明星项目,比如大家的关注点会放在上游的核心的零部件上。


以博视像元为例,其仅成立四个月就获得了近亿元天使融资,关键就在于博视像元主要聚焦在高端相机领域。


今年的投资动作折射出了不同机构的打法,有的抱有“赌一场”的心思,会主动出击那些新技术的项目,有的则把“回报率”摆在第一位,去追求性价比更高的项目,还有的人只是想着别人有,我也要有,所以才布局。


二、拼抢


据GGII预测,机器视觉产业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接近24%,是巨大的蓝海市场,国内外厂商都在紧盯这块肥肉。所以这里的“拼抢”,更多的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起跑排位的较量。



据了解,国内外在工业级3D视觉技术的起步时间基本都是在2014年前后,由于起步时间接近,所以这被看做是与国外技术与时间差比较小的少数赛道之一,甚至可以说国内外站在了统一起跑线上。


从国内企业数量来看,2010年国内机器视觉企业仅有60家,2019年国内机器视觉企业数量达到峰值,为819家,2020年有所回落下降至637家,但相比十年前已有十余倍的增长。


从资本方面来看,海外在该领域的投融资的热情确实不如国内活跃,这对国内企业来讲也是利用资本弯道超车的一个机会。


而在这些3D技术中,3D相机/3D采集设备销售额增速最快。国内市场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为 53.8%,其他环节产品的年均增速一般在20%左右。


但也需要承认的是,在高端硬件领域,我们与其他国家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一个好消息是,虽然我国3D视觉相关的硬件技术能力有限,但好在AI算法可以满足部分的高精度检测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硬件的不足。也就是说,尽管3D视觉作为新兴产业现在整体市场规模还不大,但AI已经帮忙做好了教育市场的工作。


特别是国内的投资人会十分看中在技术上的创新性和壁垒以及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份额。有投资人告诉我们,在该领域,公司的全球化定位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加分项。


他进一步解释道:一方面,目前全球还未出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大家都在跑马圈地阶段,做全球市场就意味着多元化的高收入。另一方面,国内的龙头企业比如海康、大华,也都在布局3D视觉领域,现在来看,可能跟创业公司还具有差异性,但这个赛道无外乎从下往上做或者从上往下做,大厂与创业公司的拼杀是迟早的事。在大厂的品牌光环与口碑的优势下,很可能会侵蚀创业公司的市场。


三、先吹来的风


我们在开篇提到,3D视觉并不是新事物,那为何会在最近两年翻红?答案很简单,源于汽车和锂电池行业的确定性机会。


这需要从技术本身的应用领域谈起。机器视觉具有识别、测量、定位、检测四大功能,技术实现难度依次增加。这之中,它最大的功能就是能代替人工高精度的检测产品设备等缺陷,进而降低人力成本,也有效的减少了人因为疲劳增加不合格产品的流出。



在国内,3D视觉大规模兴起是在2018年后,此前工业视觉主要是靠2D视觉识别工件影像来指导工作。但随着消费电子、汽车、半导体等精密制造行业对于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开始从2D向3D视觉演进,3D视觉技术成为了市场热点。


不过由于3D机器视觉技术门槛高,只有一小部分拥有极强技术实力的公司才可以从事该领域的研发工作,这也解释了为何该领域的创业者要么有深厚的技术学术背景,要么有十几二十年的实战积累,而且大部分厂商选择从某个垂直领域切入。


当前,工业机器视觉是智能制造、物流和运营的支柱,而智能制造又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有分析称,汽车、锂电、半导体等是未来主要增长点。


从全球市场来看,不管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还是半导体行业,中国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能都跑在前面的市场。


离市场更近的中国企业,正在借助这股先吹来的风,通过技术突破与资本助力开启进口替代进程。我们通过这些创业公司的官网也发现,他们呈现给外界的案例也多是以上三个领域的实践,可见,激烈的竞争已经拉开了大幕。


比如宁德时代早就在产品缺陷分析领域部署了3D视觉的具体和实质化的运用;再比如在梅卡曼德的官网上,3D视觉在大型汽车主机厂和龙头能源公司的案例已经成为标杆。


以锂电池为例,进入产业新周期,动力电池正在向“极限制造”迈进,锂电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和制造工艺革新,也在呼唤更高效率、高精度的检测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电池占据新能源汽车总成本的40%-50%,电池的电极检测、电极片距离测量、封盖焊接引导和检测、软包 表面检测、光学字符识别等均需要用到机器视觉技术。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Q3国内锂离子电池产量166.83亿只,已接近 2020 年全年水平,年复合增速达 27%。毫无疑问,锂电池产量的快速增长将带动相应机器视觉市场需求打开。? ? ? ?


展望3D视觉的未来,图漾科技费浙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谈到:“在产品的硬件和软件上,初代产品性能趋向成熟,但仍将持续不断的优化迭代;在需求上,目前3D工业视觉普及的行业,大多在工业和物流领域,渗透率还不到5%,仅对比成熟的2D视觉市场,还有不止20倍的成长空间。”


可以预见,3D视觉这个新兴的产业才刚刚起步,依照这个趋势,不少投资人认为,今年应该不会是3D视觉投融资市场的顶峰


一方面,看不着抓不到的市场空间并不是投资人的定心丸。


受今年宏观环境的影响,投资人也变得更加现实。有投资人告诉我们,看项目时,会着重看营收增长与起量的情况,甚至具体到哪些过了验证,哪些已经送到客户的真实场景使用,有哪些在手订单等核心信息。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投资中,大家都只是想跟投,还远没有到半导体、新能源那种争抢份额的火热程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张雪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