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 兴业惠民,善政有道!
众所周知,新型智慧城市是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形态。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创新发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襄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宋福平提到:襄阳这九年的政务云发展历程,就是是一个不断探索、成长、完善的过程,是构建全市“一朵云”体系、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创新基石。从实践来看,政务云正处在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关键期,对推进政府数字化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襄阳的数字化实践,已取得颇多成果。
在数字规划方面,襄阳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创新体制机制,于2017年成立了全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实现了“六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审批建设、统一监理验收、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绩效评价、统一运维服务。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襄阳市实现了云网市域全面覆盖。在云方面,襄阳是中部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聚集区,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能力处于全省领先位置。在网方面,襄阳市是国家骨干传输网的重要节点,互联网、数据中心承载能力居全省前列。襄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光城市,基本完成“百兆到户、千兆到楼、T级出口”,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达到100%,窄带物联网覆盖率全省第一。
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襄阳市初步形成了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亮点的数字经济产业。襄阳市坚持把智能化改造作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千企千亿技改提质工程,市146家企业成为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占全省11.2%,13家企业成为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类试点示范。
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
《实施意见》中坚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锚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长远目标。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建设时要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群众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突破口,挖掘真需求、真问题、真痛点,要从供给侧主导转向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与人民需求相匹配的能力供给,努力让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明确了“平台+大脑”的支撑体系
《实施意见》中提出构建“平台+大脑”支撑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信息化平台集成了智能物联、数据融合等核心技术,是汇集各类数据的重要底座;大脑作为系统、平台、数据、业务交互融合的总枢纽,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的重要引擎。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充分仰赖现有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发挥出数字政府系统大脑和重点领域大脑的核心作用,统筹管理调度、集约建设共享,最大程度释放数字技术效能。
光污染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之所以不受重视,就是因为人们对于光污染的危害性没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大量科学数据证明,燥光污染可以造成各种眼疾,诱发癌症,影响心理健康。不仅如此,光污染还会破坏植物体内的生物钟节律,导致其茎或叶变色,甚至枯死,破坏生态平衡。由此可见,光污染防治不可小觑,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加大治理力度。
除了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光污染还会给交通安全埋下巨大隐患:一方面是驾驶员滥用远光灯,另一方面是监控补光灯太亮带来烦恼和安全隐患。新《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明确道路照明、景观照明以及户外广告、户外招牌等 设置的照明光源不符合照明限值等要求的,设置者应当及时调整,防止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车辆、船舶安全行驶;同时,在监控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当推广应用微光、无光技术,防止监控补光造成眩光干扰。
新《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在整合现有光污染防治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要求在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城市照明相关规划中明确分区域亮度管理措施。其次,强化绿色照明,要求住建、绿化市容等部门应当依据城市照明相关规划和节能计划,完善城市照明智能控制网络,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照明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照明的绿色低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