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传感技术 >> 下半年电机出口增速加快,三大类型实现放量,中国制造再上新台阶

下半年电机出口增速加快,三大类型实现放量,中国制造再上新台阶


  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中国电机产品出口额增速放缓。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电工产品分会秘书长张森预计,在国家多项扶持政策的指引下,下半年中国电机产品出口额增速将略高于上半年,全年中国电机产品出口额将同比增长10%~12%左右。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7月,中国电机产品出口额约129.4亿美元,同比增长11.4%。“2022年1-7月,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韩国、越南、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泰国是中国电机类产品出口的前十大目的地,共占中国电机类产品出口总额46.3%。”张森表示。

  “今年以来,中国中小型电机出口额保持较快增长,微电机出口额有所下降。”张森表示。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中小型电机产品出口额68.0亿美元,同比增长18.3%;中国大电机出口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发电机组出口额稳步增长,出口额33.7亿美元,同比增长4.6%;微电机出口额同比增长0.2%至20.5亿美元。

  当前,电机外贸企业与其他外贸企业一样面临着多重挑战,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举措,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在出口退税方面,2022年4月,为助力外贸企业缓解困难、促进进出口平稳发展,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大助企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退税办理便利程度,进一步优化出口企业营商环境。

  在产业政策方面,2022年6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行动。鼓励电机生产企业开展性能优化、铁芯高效化、机壳轻量化等系统化创新设计,优化电机控制算法与控制性能,加快高性能电磁线、稀土永磁、高磁感低损耗冷轧硅钢片等关键材料创新升级。推行电机节能认证,推进电机高效再制造。推动使用企业开展设备能效水平和运行维护情况评估,科学细分负载特性及不同工况,加快电机更新升级。

  张森认为,近年来,电机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为工业电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政策的推动影响,电机制造行业将向着高效绿色的方向转变。

  工业电机行业竞争激烈,产业链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国内工业电机行业生产厂商众多,主要集中分布在华东地区,其中江苏省最多,占比达15.6%。从竞争情况来看,现阶段工业电机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含量、价格、制造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规模等方面,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第一梯队是以西门子、ABB等为代表的外资工业电机生产商,其经验丰富、产品成熟,销售覆盖范围广,占据我国工业电机高端、中端市场。第二梯队包括汇川、台达、卧龙、大洋等本土龙头生产商和日立、东芝等日系生产商,其主要占据所侧重领域的高端市场和部分中端市场。第三梯队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主攻低端市场,所生产的产品价格低廉,稳定性差。

  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工业电机行业的价格竞争较为激烈,已对行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产业政策的推行、市场优胜劣汰作用的显化以及行业进入壁垒的进一步强化,价格竞争影响逐步弱化。加之近年来本土龙头厂商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正不断向第一梯队进发,行业竞争格局将被重新构建,部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必将崛起,逐渐成为工业电机行业中的翘楚,产业链各环节有望持续实现国产替代。

  节能电机+核用电机需求放量

  中小型电机行业平稳发展,2020 年市场规模达 656.6 亿元,CAGR 5=1.04%。“十三五” 期间,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常态,电机行业也随之进入相对平稳发展阶段。2020 年中小电机行业销售收入达 656.6 亿元,CAGR 5=1.04%;工业总产值达 627.1 亿元,CAGR 5=2.07%。

  竞争加剧推动落后产能出清,马太效应持续显现。①伴随下游需求稳定+行业竞争加剧, 电机制造行业利润率显著下滑,2015-2017 年电机制造业销售利润率均值由 14.7%下滑至 3.6%。同时,2016-2019 年行业销售利润较低值连续 4 年为负,推动落后产能持续出清。 ②中小型电机行业马太效应显现,在中小型电机行业协会 64 家企业中,2020 年利润总额 超过 6000 万元的企业达 17 家,较 2016 年增加 6 家。

  中小电机行业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主要产品逐步从普通电机向专用/特种电机过渡。伴随 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及工业 4.0 的推进,中国电机行业逐步由过去以同质化普通电机为主过 渡到以专用及特种产品为主,以高附加产品引领市场。站在目前的时间节点,我们推荐中 小型电机行业的三个细分赛道:

  节能高效电机:作为工业设备的“心脏”,电机是用电大户,2020 年中小型电机用电 量占工业用电量的 60%以上。“双碳”背景下,高能耗行业低碳转型,倒逼电机更新换 代,带动高效节能电机需求放量。同时 2021 年电机新国标实施以及两部门联合制定 高效节能电机目标,2023 年中国高效节能电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450 亿元。

  三代核电电机:2021 年政府文件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核电,中国核电有望在“十 四五”期间迎来密集建设期,我们预计 2021-2025 年中国年均核准 6-8 台自主三代核 电机组,带动核电电机每年新增约 1 亿元需求。

  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高温气冷堆热效率领先,制氢成本接近化石能源制氢和焦炉煤 气提氢,商用前景广阔。主氦风机作为高温气冷堆的核心动力设备,120 万千瓦机组 对应主氦风机价值量高达 5.5 亿元。伴随 2021 年 9 月石岛湾项目首次临界,高温气 冷堆规模商用有望启动,主氦风机需求有望逐步打开。

  电动汽车电机市场规模攀升

  根据2020年车辆采购招标信息,相较同类型的燃油车,燃料电池物流车成本增加了64万元。其中,燃料电池汽车新增成本集中在燃料电池系统和氢能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售价约1.8万元/kW,氢瓶约3万元/个,燃料电池系统功率30kW,使用3个氢瓶,共计约63万元。电机价格与燃油车型相同,在1.5万元/个。

  从混合动力汽车来看,目前微混动力车产品中电驱动系统(电池+电机/转换器等)占总动力系统成本的48%;而更接近纯电动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中电驱动系统的成本占比在50%-70%,是燃油系统的两倍有余。

  与纯电动汽车不同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由燃油驱动系统以及电力驱动系统两部分构成,根据PHEV40的成本价值构成,燃油驱动系统成本占动力系统成本的46%,电力驱动系统成本占动力系统成本的54%,结合电机占动力系统成本的比例得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机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5%。

  结合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历年产量、成本结构占比、电动车用电机单价等数据,再结合每辆车平均匹配1.1台电动机的比例,分别得出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市场规模。2020年,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市场规模分别为131亿元、0.17亿元以及23亿元,合计市场规模为154亿元。

  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及经济性。电动车汽车行业的发展将带动电动汽车用电机行业的发展,预计至2026年,我国纯电动车用电机、燃料电池车用电机、混合动力车用电机市场规模分别达276亿元、0.2亿元以及49亿元,合计电动汽车用电机行业市场达325亿元。

  文章来源: 中工网,未来智库,观研天下,前瞻产业研究院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