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数字化发展面临三大共性挑战
9月19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在泰国曼谷开幕。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成熟。数据、算力、算法的突破带来AI能力大幅提升,在自然语言处理、视觉识别等多领域都已经超越了人类自身的水平;云计算持续创新,预计到2025年,全球有85%的企业将采用云优先战略(数据来自Gartner);联接技术在无线、固网领域也正全面迈向5.5G。
全球数字化发展面临共性挑战
胡厚崑表示,我们看到,不同的国家、行业和企业,数字化发展成熟度有差异,但仍呈现出共性的挑战和关注点。总结起来是三类共性问题:
首先,数字基础设施仍需加强。一方面,对数字化转型刚起步的国家/企业来说,联接、计算的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比较早、进程比较快的国家/企业,对联接和计算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千行百业场景多样,需要千亿级联接、10倍的带宽、低至微秒的时延和工业级的稳定性,同时,数据量的激增也要求算力百倍增长。
其次,先进技术(如AI、大数据等)在行业场景落地难。比如“场景很复杂,技术不能匹配”,比如“有想法,找不到合适的方案”,再比如“缺乏数字化经验和人才”。我们看到,有些港口已经开始使用AI来提高码头调度的效率,但要用好AI并不容易。不仅需要自建IT设备和开发环境,还需要多名经验丰富的博士花费3-6个月时间,来开发AI应用。
最后,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行业应用需求量急剧提升。IDC预测,到2024年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孕育出超过5亿个新应用/服务,这与过去40年间出现的应用数量相当。基于传统模式的应用开发、部署和运行效率低,无法满足海量需求。
推进千行百业数字化的三点建议
围绕如何推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胡厚崑基于华为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三点建议:发展基础设施、坚定拥抱云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本地数字生态发展。
基础设施先行。千行百业的数字化,需要联接物和机器,这样才能使数据采得到、流得通。伴随着行业应用从园区走入车间,从办公室走向港口、矿山,更丰富的行业场景,对5G、光和IP等数字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华为联合产业伙伴,共同定义了5.5G、F5.5G、Net5.5G等演进方向,实现千亿级物联、10Gbps无处不在的带宽、满足工业先进网络的低时延、高可靠等要求。为了使数据算得好、算得快,华为还要加强计算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数字化是数据驱动的转型,必然带来数据的海量增长。胡厚崑说,我们预测,到2030年,全球通用算力将增长10倍,AI算力将增长500倍。国家/企业需要构建面向多样性计算、云-边-端协同的算力基础设施,以满足海量终端和智慧应用场景的数据存储和计算的需求。同时,华为将通过架构、系统层面的持续创新,去突破计算性能和效率的瓶颈,为行业提供最好的计算技术。
坚定拥抱云,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企业更多地是利用云的基础设施服务,来获取弹性的计算资源。现在,云已经发展出了新能力,华为把最新的AI、应用开发、大数据等技术,以及集成开发工具,都开放在云上,随取随用,同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帮助客户用好这些技术和资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华为云AI预训练大模型,加速新药研发,将先导药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到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70%。新加坡绿联国际银行(GLDB)是新加坡首批面向企业的数字银行。绿联银行基于云上的应用开发服务,不到1年时间即完成了银行系统和业务应用上线,为业务发展赢得先机。目前华为云提供240+种服务,5万API,企业可以按需快速获取新的技术能力,从而更聚焦自身业务创新。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本地数字生态的培养。在伙伴发展上,华为提出与伙伴技术共生和商业共赢的伙伴合作框架。技术共生目标是培育与发展伙伴能力,为伙伴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计划,帮助伙伴构建丰富的解决方案与服务。商业共赢目标是为伙伴提供市场、销售、运营等多方面支持。 在人才生态上,在欧洲,华为投资建设多所ICT学院助力欧洲数字化技能提升,自2011年以来,已在英、法、德等12个欧洲国家与院校合作累计培养ICT人才超过4000人;在亚太,通过华为东盟学院和未来种子计划等,未来5年内再培养50万ICT人才。对于初创企业,华为希望帮助他们以较低的前期成本更高效地使用云。预计未来三年,华为将为超过上万家全球初创企业提供成本优化、技术支持、创业培训、商业资源等多维度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