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开幕
9月20日,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大会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深化全球倡议重点领域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创共享共赢。
开幕式上,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商务部党组副书记、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发表致辞或视频致辞。
大会将举办各类重要活动38场次
据悉,本届大会以“制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工商联、全国对外友协、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外办(港澳办)、合肥市人民政府等共同承办。
主办方将按照“精简、务实、节俭、高效、安全”的原则,在活动安排、展览展示、项目对接等方面,突出国际性、引领性和专业性,积极引入市场化机制,拟举办开幕式暨主旨论坛、巡馆、专题活动、平行论坛、“六百”项目对接等各类重要活动38场次。
应邀出席大会的重要境外来宾约200位
据悉,大会以凝聚发展共识,共促开放合作为目标,以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为宗旨,积极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合作,致力于将世界制造业大会打造成安徽最大、最高开放平台,打造成与黄山、黄梅戏美誉度相媲美的安徽又一张亮丽名片。截至目前,应邀出席大会的重要境外来宾约200位,包括部分外国政要官员、8位驻华使节及安徽友好省州代表、14个国际组织及境外商协会负责人等。大会拟举办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安徽以色列现代农业合作对接会等国际交流活动,通过搭建全球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思想碰撞、要素聚合、产业合作的桥梁,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合作新空间。
北京冬奥会安徽制造将集中展示
大会展览设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总面积5.9万平方米,将首次邀请国机集团、中电科、中建材举办大国制造展,首次举办制造强省建设发展成就展,并首次引入三场市场化展览。其中,政府主导展2.4万平方米,包括序厅、大国制造专题展、“三首”产品展、“专精特新”展、工业设计展、工艺美术展,以及首次由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以色列等国家参加的室外农机展。市场化展3.5万平方米,包括2022国际(合肥)新能源汽车展、中国安徽国际塑料产业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目前,已征集参展企业641家,既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也有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届时,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将集中亮相,比如“天仙星座”首发星“巢湖一号”SAR卫星、大有时空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以及即将在国内发布的首款战鸿载人固定翼“空中应急指挥机”、铜铟镓硒发电玻璃饰面构件等。此外,还将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省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展演、北京冬奥会安徽产品集中展示和智能网联汽车试乘体验等系列活动。
多个重磅报告、榜单将在会上发布
大会首次在开幕式上设立大会发布活动,将聚焦“智”“高”“新”等三大亮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家电等新兴产业,重磅发布国仪量子钻石显微镜、国盾量子星地密钥分发系统、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和奇瑞、江淮等新车型,充分展示制造业创新发展成果。大会围绕未来产业、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工业互联网、软件等举行系列平行论坛或专场发布,拟发布《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指数白皮书》《中国声谷十周年创新创业成果》《2022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徽商发展报告2022》和第三届“安徽省十佳工业设计师”,评选2022徽商年度创新人物,举办未来车科技大奖颁奖典礼。通过邀请国家级商协会、权威机构和国内外制造业知名企业,在大会期间发布国内外制造业领域权威信息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主办方力争将大会打造成国内重大创新产品发布的权威平台,以及为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聚智聚力的新平台。
大会拟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3677亿元
大会将以“科创+产业”“龙头+配套”“基地+基金”模式,深化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等“六百”项目对接活动,探索运用预对接、预撮合等精准方式,推动先进制造业领域“双招双引”扩量增效,目前大会拟集中签约项目568项,总投资3677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8个,5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将有力支撑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
今年大会将持续举办安徽省与央企合作发展座谈会,届时我省与有关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重点合作项目;还将创新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高校与安徽省产教融合交流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行活动,将持续推动安徽省与部属高校、中国工程院的合作交流,加强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助力安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打造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