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车企相继退出俄罗斯市场,中国车企机会来了
近两年,可谓是中国车企出海的“元年”。据Wind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销量实现201.5万辆,同比涨幅达101%,首次突破200万辆大关。今年8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8.9% 创近十年增速新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210/438832.htm新冠疫情以来,与欧、美、日等传统生产汽车大国受到供应链的限制不同,中国车企出口销量不断攀升。
深挖背后原因,疫情之下中国世界工厂的优势凸显,国内车企的生产效率发挥优势,同时得益于劳动力密集型优势,成本也比较低廉。
其次,国产新能源汽车(比亚迪、上汽、小鹏、奇瑞等等)的迅猛发展也使得中国车企的出口之路越来越顺畅,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
据界面新闻报道,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额较2019年的10亿美元增加9倍,由之前的第11位跃升至全球第3,同期进口额则从35亿美元减至29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
细挖中国汽车的主要出口国,以往中国新能源车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但近期笔者注意到,随着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出口量不断攀升,中国品牌汽车在迅速崛起。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韩国位列第二,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销售占比达到24.3%。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今年8月,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销售了约1.1万辆,市场份额达到25.9%,更是屡创新高。中国汽车对俄罗斯的出口量为何不断攀升?
中国车企对俄罗斯的出口大增的奥秘
笔者认为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就内部因素而言,我国国产汽车正在不断崛起,国产汽车技术和质量明显提高,与欧美日等传统汽车大国相比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甚至在部分技术和性能方面已经实现超越。
其实人们很容易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选择国产汽车还是合资品牌?如果我们追溯问题的本质,那实际上是国内外汽车制造水平的竞争。
国内汽车企业具有较为完善的汽车设计能力,虽然在发动机方面和欧美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国产车具有较高性价比。尤其是内饰和外观设计上面对俄罗斯消费者更有吸引力。据中国贸易报报道,“汽车之家”公司总经理——安德烈·奥利霍夫斯基表示:“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迅速变化,汽车骨架和成套设备独创的高品质设计和先进技术已逐渐成熟,其实尤其是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中国品牌汽车还有很多优势。”
其次,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国同俄罗斯在汽车等众多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合作。中国汽车制造商与进口商合力在俄罗斯市场形成广泛的营销网络。
从外部因素的角度来讲,当前俄乌冲突之下,欧美日等国家受到汽车供应链的限制,正在纷纷退出外部市场。据经济观察报,9月23日,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在官网宣布,受俄乌冲突影响,丰田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欧洲公司已决定永久终止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工厂的汽车制造业务。
此举意味着丰田将终止在俄罗斯的汽车生产制造。与此同时,马自达在俄罗斯的市场经营困难。
据中国汽车报9月26日消息,马自达称正考虑退出俄罗斯市场,马自达CX-5在俄7月销量为5863辆,占据马自达品牌在俄总售出车型的99.2%,单款车型销量位居第十名,销量数额同比下降46%。
马自达表示因客观因素导致供应链受到影响,公司运营越来越困难。目前马自达在俄罗斯的制造工厂已经停产,销售和售后相关的问题马自达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其实早在今年5月,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集团就已经表示,要将雷诺俄罗斯公司的全部股权出售给莫斯科市政府。
俄乌冲突以来,欧美各国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这也使这些国家的车企在俄的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不少的车企都暂停了在俄罗斯的相关业务。随着欧、美、日车企相继退出俄罗斯市场,其品牌新车在俄罗斯的销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俄罗斯的汽车市场未来存在一定空白,这对中国车企来说确实是提高其在俄市场份额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