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元宇宙绑架,腾讯入赘全真互联?
不是所有巨头都愿意跟随元宇宙。腾讯近日联合埃森哲发布了《全真互联白皮书》,腾讯集团CEO马化腾在其中提出,“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扩展现实等软硬件技术的不断突破,通往全真互联的未来之门正在打开。我们希望在全真互联的道路上以数强实,与大家共建更美好的真实世界。”
腾讯云高管近日在接受采访也明确表示“全真互联和元宇宙没有太大的重叠性,大家的目的和想做的事都不尽相同。”
有意思的是,当下是元宇宙风口狂飙升温的阶段。新浪VR联合企查查发布的《2022元宇宙年中投融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投融资总额322.4亿元,比2021年全年增长130%。
在这一节点,腾讯正式严肃诠释“全真互联”,将其作为长期战略指导,明显是将元宇宙摆在了更靠后的位置,或者说,不完全认同元宇宙作为长期发展的战略价值。
以不同的概念定义未来,映射的正是巨头们对元宇宙存在显著分歧。海外的Meta、亚马逊、微软、谷歌、苹果,国内的百度、字节、网易,在战略和投资上已经逐步向元宇宙倾斜,但华为、阿里、美团等仍然比较谨慎。
即使是元宇宙信仰者,在定义上也存在分歧,押注方向并不一样。Meta、字节目前狠推XR类智能硬件和虚拟世界内容,微软、百度等则更专注于B端的元宇宙应用场景搭建。
其实现在关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概念有不少,除了元宇宙,还有web3.0,产业元宇宙等,但腾讯的全真互联到底是什么?为何腾讯不愿意跟随元宇宙?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新概念装“老酒”
4年前腾讯曾在差不多的时间启动了“930变革”,当时确立了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战略方向,并不断向“连接器”、“工具箱”的平台角色定位靠拢。
如今的全真互联,本质上和产业互联网没有太多区别。第一,两者目的高度重合。全真互联的目的是服务个人、企业和组织的未来发展和体验需求,产业互联网的目的是服务各类产业的未来需求。
第二,特征高度重合。在白皮书中,腾讯给出了全真互联的四大发展特征,分别是全真体验、无限连接、自由协同、数实融合,而产业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也包括于万物间建立高效无界连接。
第三,技术基础高度重合。在白皮书中,视频孪生和远程交互技术被视作全真互联的核心基础技术,此外,AI、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也是全真互联实现的刚需技术。而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基础技术是高速互联网、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
在白皮书中,腾讯列举了不少全真互联的案例,比如云会议、远程挖矿、城市治理等,这些也都是产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
可以说,全真互联这个新瓶子里装着产业互联网这口老酒。但全真互联并不完全等同于产业互联网,在腾讯看来,全真互联应当是产业互联网的完全体版本。
第一,全真互联强调高度自由的连接和交互能力,在此基础上,人和一切生产要素均可跨越时间和空间隔阂,具备非常自由的流动能力,从而实现产业组织、生产、管理的效率最大化。
第二,全真互联不仅可以解决现存痛点,在以数字形态实现自由延展后,还可以解决未来会出现的种种未知痛点。
和元宇宙划清界限
全真互联可以看做腾讯产业互联网战略升级的标志,与此同时,腾讯也想借全真互联与元宇宙真正划清界限,至少,腾讯不想被外界看做元宇宙的追随者。
第一,元宇宙目前的主流形态是消费互联网的延伸,不符合腾讯重心倾向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定位。
从Meta、字节、苹果等公司的动作来看,他们当前认可的元宇宙的形态是基于VR和AR等智能硬件的虚拟世界一站式服务,包括社区、游戏、内容等。这些产品目前面向的核心受众是个人消费者,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消费电子产品。
以字节为例,旗下品牌PICO近日发布的新品新增了诸多健身、游戏等娱乐内容,目的在于提高大众对VR产品的购买使用和认可。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VR和AR头显设备出货1123万台,同比增长92%。从应用场景成熟度来看,VR和AR设备的逐渐普及强化了元宇宙的消费互联网属性。
如果腾讯选择了元宇宙,意味着腾讯仍然要花心思继续深耕消费互联网这块土壤,显然与其此前的转型方向相悖。
第二,元宇宙目前相对偏虚,而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主流价值观是脱虚向实。
虽然目前元宇宙的存在形式是软硬件融合,但虚拟世界是元宇宙的核心,这一事实当前无法否认。另外,游戏、社区、影剧,这些数字内容,均是目前元宇宙玩家主攻的方向。
所以消费级的元宇宙,目前的整体形态和商业模式,还是以虚拟化为主,消费者消费的核心还是虚拟世界中的所有内容。而且元宇宙目前在多数消费者看来,仍然是休闲娱乐的代名词。
但从宏观环境来看,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是一个大趋势,大的互联网平台玩家都在强调对实体组织的价值。对腾讯来说,发力实体属性更强的全真互联,远比元宇宙要来得更加实在,政策化风险也比较低。
不过元宇宙在各地政策和产业推动下,也正在慢慢地具备更多实体属性,在开发出更多可靠的虚实结合或以虚赋实商业化场景后,相信腾讯会慢慢不再排斥元宇宙概念,更进一步认可元宇宙的战略价值。
逃不开元宇宙
腾讯不想和元宇宙有过多联想,至少目前是如此,全真互联概念的提出,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让外界认识到腾讯想走不一样的战略道路,想要一个更符合长远社会价值的战略路线。
但抛开名词概念,腾讯的全真互联也逃不开元宇宙的影子。第一,全真互联与元宇宙存在硬件设备的重合,比如AR设备。
以全真互联应用的远程维修场景为例,基于AR眼镜的远程实时连接,维修专家可指导前线人员对复杂的作业场景下进行定点准确作业。在这一场景中,AR设备的作用是共享现实场景,提供数字化标注条件,这和消费级AR设备非常相似。
第二,全真互联与元宇宙存在相当多的技术体系重合。全真互联和元宇宙当前的主要应用场景都存在海量的数据,数据的储存、计算都必须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性技术。可以说,目前两者的底层技术基本一致,上层技术存在差异。
如果把时间放长远,全真互联和元宇宙的技术生态可以说完全相同,只是在核心技术和应用侧技术上可能存在轻重关系。
即便不考虑全真互联与元宇宙的相同之处,腾讯数十年来形成的固有业务矩阵,也很难避开元宇宙的渗透。
腾讯的核心业务是游戏、社交、企业服务、广告,前两者目前是消费级元宇宙的主战场,如果腾讯想要开拓更多的商业空间,对这两块进行创新探索,不大可能绕开元宇宙。
从公开新闻报道来看,腾讯部分业务已经涉足元宇宙相关探索,比如QQ音乐此前被爆内测的新社交功能“Music Zone”,趋向于打造虚拟的3D音乐社区空间;腾讯在去年上线数字藏品业务“幻核”,进军NFT赛道,不过今年8月该业务已停止发行数字藏品。
一言以蔽之,腾讯未来很难保证不涉足任何形式的元宇宙探索,只要腾讯还做游戏、社交等娱乐业务。
争夺新世界话语权
腾讯不跟随元宇宙,寻求构建全真互联新概念,实则是全球科技和互联网巨头争夺话语权的残酷映射。
在社交业务见顶之后,Meta率先更名并All in元宇宙,寻求深度和全面的业务转型,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其他的巨头,比如面临消费电子疲软的苹果、面临广告业增速放缓的谷歌,面临零售复苏变慢的亚马逊等。
由于产业投资受限,以及技术的融合化趋势,云计算主线话语权的退后,更是让元宇宙抢到了非常多的风头。在国内,阿里、百度、华为、网易、字节等也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很需要找寻全新的业务增量,而元宇宙作为大热风口,很难不被选择,或多或少的投入,有其合理的必要性。
不愿入赘元宇宙的腾讯,在关键的十字路口自然也要有所选择。作为全真互联的提出者和拥护者,腾讯非常渴望在下一阶段的赛跑中,能够把握战略和业务上的主动权。
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全真互联和产业互联网基因基本相同,其中的旧东西并不少,这显然比较难以刺激到其他头部玩家的跟随。不过更为关键的是,全真互联或许能够帮助腾讯更快实现业务的深度转型,使其离下一代互联网更近一步。
???????原文标题?:?不想被元宇宙绑架,腾讯入赘全真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