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传感技术 >> 探索中国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探索中国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化已成为巨变时代国家、区域、企业发展的分水岭,正在加速不同主体间核心竞争优势的此消彼长,也正在重构全球产业的竞争格局。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正在探索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一数字化:全球工业大国10年的回顾与反思

  10年前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GE提出工业互联网,中国提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全球工业大国围绕新工业革命展开新一轮竞争。10年后的今天,到了可以回顾总结和系列反思的时刻。

  2011年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前院长亨宁·卡格曼和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前主任沃尔夫冈·瓦尔斯特,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10年后两位专家发表了《十年工业4.0》报告,对德国工业4.0的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与反思。结论是,德国工业4.0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进展有缓慢。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10多年前曾指出,全球90%的创新在欧洲之外产生,欧洲不能错失下一代工业技术变革,要把握物联网发展的机遇。德国意识到了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

  正如2019年《德国工业战略2030》序言中,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部长阿特迈尔写道:“令人担忧的是,过去的20年德国几乎没有出现新的大型企业。而在美国和中国,过去20 年里却出现了大量世界领先的新的大企业,创造了新价值。”

  2012年GE提出“工业互联网”战略,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并推动建设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CC)。2014年3月,GE跨界联合了IBM、思科、英特尔和AT&T等IT公司,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简称IIC)。

  2018年6月GE被剔除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GE工业互联网战略基本失败。当年轰轰烈烈的工业互联网联盟业务不断收缩,改名为工业物网联盟。但美国高端制造业核心技术产业化和布局仍有稳步推进,同时在数字化领域涌出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

  数字化正在引领全球产业变革,其渗透性、创新性、引领性和带动性的重要标志是,不断激发和推动中小企业的涌向和成长。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有活力、有前途,一个核心的指标就是去看这个国家能否源源不断地培育出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高质量新企业的成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这方面,日本的数字化和德国面临同样的挑战,从新企业成长的视角去认识日本“失去的20 年”,或许可以得出另一种结论:日本今天面临的经济挑战,不仅由于过去二三十年没有培育出一批互联网平台企业,更重要的是在传统产业领域,也没有成长起来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企业。

  在这一进程中,可以从不同视角去评价各国企业数字化的进展,但中小企业的涌现和成长是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在这方面中国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



  二数字化:转型与原生并行

  适应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就是各国推进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逻辑起点。今天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是消费主权的崛起,需要已经发生巨变。

  (一)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应对需求巨变

  德国工业4.0的一重要诉求是如何构建定制化产品体系。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提出,智能制造的标准是要看能不能解决3个基本问题:一是更小的生产批量,二是不可预知的供应链的变化和中断,三是差异性更大的定制化服务。

  中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的重要目标就是构建以需求牵引新制造体系。把德国、美国和中国在智能制造问题上的看法归纳起来,共同的逻辑就是,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对需求变化做出响应。数字化带来消费者决策体系的重构,新的消费群体、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业正在发性剧烈改变。

  一是新消费人群涌现。95后、00后崛起,他们被称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无网络不生活,数字空间即生活空间,他们可能是最早一批进入元宇宙的人,他们喜欢国潮、二次元。

  二是消费新决策链路重构。人们进行购买的逻辑、链路发生了变化:线上发现、线下体验、社区讨论、下单购买、心得分享。

  三是新决策模式正在形成。消费者过去关注的是性价比,如今在此基础上,人们更关注参与权、表达权、社交体验是不是得到充分满足。

  四是新消费主张重构。今天的消费更加个性化、实时化、场景化、内容化、互动化。消费者已经被武装起来,供应端能不能跟上需求变化是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数字化背后有两个关键词:转型与原生。

  (二)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探索

  转型是企业把自己的产品形态、渠道、商业模式、组织文化管理进行升级,从A出发到B。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像一场学游泳的竞赛,需要教练教你怎么呼吸、蹬腿。数字原生企业一出生就长了数字化的腮,知道如何用数字化的方式去决策,去做产品创新,去构建自己线上线下一体化驱动机制。

  当它获得了客户的需求信息之后,可以变成企业内部的一种数据,不断被加工处理执行,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过程控制、产品测试、产品维护乃至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流动,最后影响企业决策。

  一批在中国成功实践的跨国公司,数字化领域正在实现Copy To China到Copy From China的转变。宝洁、欧莱雅、雀巢等国际品牌以及伽蓝等国内企业与天猫合作,把新品研发周期从平均18个月缩短到4个月,在服饰、美妆、社交、餐饮、娱乐等直接服务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突出、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的领域,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水平领跑全球,跨国公司并把中国新品研发模式向海外复制。

  物美多点Dmall运用数字化技术重塑麦德龙,助力麦德龙到家业务电商自运营。2021年3月,麦德龙在中国的20个仓库统一切换Dmall WMS系统,该创新模式已被麦德龙引进到德国总部。

  (三)新兴企业:数字原生涌现崛起

  人们会发现,在B这个数字化土壤相对肥沃的地方,有一批中小企业天生就有数字化基因,我们把这些企业定义为数字原生企业。在数字化土壤里长出来的数字原生企业,它一出生就长在云上、长在互联网上,就会用互联网、数字化的理念和方法构建自己的组织模式、 业务模式、商业模式、技术路线, 从而推动企业从需求端“单轮驱动”模式向需求端、供给端“双轮驱动”螺旋式增长模式跃升。

  阿里犀牛智造基于云端制造模式,构建了服装行业基于消费者洞察的端到端生产体系;元气森林在传统饮料异军突起;跨境B2C电商SHEIN玩转社交媒体运营将潮流女装垂直品类做到极致,其App在美国的iOS下载量超过了亚马逊,8年多时间估计近千亿美元。

  时至今日,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数字原生企业,都需要开启一场无止境的数字化能力进化之旅。因为,在数据流动的每个环节,只要有人参与,就意味着效率衰减。而数字化最重要的一个价值是把物理世界的现象数字化,数字化之后能实现数据在每个环节自动流动,能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从过去基于文档的流动转化为基于模型的流动,这个模型可以是几何模型、性能模型、工艺模型。

  这些现象在全球来看具有独特性,只在中国、美国少数国家发生,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范式,代表了熊彼特所描绘的“二次增长”,是新旧产业接续的新动能。

  

  三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模式探索:大国优势的叠加、聚合与倍增

  与美国不同,中国这一独特现象背后的动因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及实践。形成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有力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

  动力1:四个大国优势充分释放了数字化的叠加聚合效应

  经历了44年改革开放,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具备了数字化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充分基础。中国已成为“全球四个最大国家”,是全球最大的消费互联网大国;全球最大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大国,规模超过44万亿元;全球最大的数字化零售交易大国,数字化交易占社会消费品零售25%左右,这一比例在全球最高,绝对值最大;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GDP超过美德日之和。

  这四个大国的优势助推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具备了先发优势,并且为数字技术从消费互联网渗透、迁移到产业部门,培育产业互联网提供土壤。

  中国四个大国优势在过去相对孤立的,数字化这条主线将四个大国优势穿在一线,实现优势的融合、贯通、循环,形成了产业创新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这也将成为中国产业突围升级最大的风口。

  动力2:把需求侧的不确定性变为产业端的确定性动能的飞轮效应

  消费互联网的齿轮启动后,紧密咬合,拉动研发、生产、物流、配送、营销每一个齿轮,整个精密的体系高速运转,将需求不确定转化为供给的确定性。

  齿轮带动效应1:提升了精准定义“痛点”的能力。当消费端高度数字化,数字化能力将会不断向后端传递,推动需求对供给的精准定义与匹配,当供给呈现碎片化,无法满足需求的多样性时,动力迁移受阻,部分齿轮就不能紧密咬合转动,暴露生产端的问题,找到转型方向和目标。

  齿轮带动效应2:增强了数据原生思维能力,通过“数字+算法”提高精准、高效、科学决策能力。犀牛智造助力山东鲁泰建立了“小单快返”产能,从接单、计划排产、工艺方案、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到发货的全流程数字化交付。

  齿轮带动效应3:提升了企业组织变革能力。与持续变化的需求完好咬合倒逼带动企业组织管理模式迭代重构。里工实业为提高制造无人值守协作机器人和自主移动协作机器人的效率,通过设备连接,将整个智能工厂移植到钉钉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打通管理,智能车间24小时运行人员减少过半。

  动力3:是双轮驱动螺旋升级效应:C2M反向定制和M2C超前带动融合演进

  消费互联网作为“头雁”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产业互联网形成DNA的双螺旋演进结构。两条演进方向一条是“消费定义供给”,另一条是“供给定义需求”。

  模式1:天猫新品创新中心TMIC通过数据洞察准确捕捉实时动态的需求变化,精准传导给品牌企业,助力新品研发。让一款新品研发的时间从两年缩短到6个月,让一款新品从上市到成为爆款的时间,最快缩短到1个月。通过品牌、平台、原料企业联合研发,品牌新品成功率达到了70%。目前,1500多个头部国内外大牌、5000多个知名品牌与TMIC开展合作。

  模式2:供给创造需求,1688服务中小制造企业形成集聚平台,推动“采购销数字化”,精准搜寻“源头工厂”,创新“一件代发”模式,将超前于消费迭代节奏的前瞻性优质创意和产品迅速变为现实,引导C端? ? 需求爆发,创造新的市场和业态。1688产品品类集聚已渗透国家级产业集群数量总量的84.3%,2021年数字化产业带交易额占GDP比重约为3%,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15%,增速超过中国GDP增速8.1%,成为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产地公共品牌打造的重要力量。

  大力推动数字化创新能力向产业互联网全面迁移,需要形成紧密咬合的“齿轮组”,组装一架更加精密运转、动力更加强劲的发动机,为中国产业全面提质增效源源不断注入高质量发展动力,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