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见中控 | 业绩增长势头强劲 硬核产品行业领跑
导 读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中控技术声名显赫,其自主研发的硬核产品DCS(集散控制系统)打破了外商垄断局面,且连续11年蝉联国内市占率第一位;工业软件先进过程控制软件APC连续3年位居国内市占率第一位。
中控技术到底是一家怎样的企业?竞争优势何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近日,证券时报采访团走进中控技术,采访了中控技术董事长、总裁崔山,探寻公司成长的基因。
中控技术董事长、总裁崔山
自主创新
中控技术成立于1999年,以DCS业务起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控技术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核心产品DCS,2021年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3.8%。
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中控技术董事长、总裁崔山表示:
DCS业务起步于国外,当年大学教科书上,也是将霍尼韦尔、横河电机的产品用作教学案例,但是,DCS业务的核心功能主要是监控,包括中控技术在内的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不论是产品性能还是质量,与国际企业相比,差别已经很小了。
自公司诞生之日,中控创始人褚健带领的创业团队就一直以“成为中国的霍尼韦尔”为目标,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主创新之路,开发拥有独立版权的SUPCONJX 系列DCS,并在三年内接连推出JX-100、JX-300两款产品,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对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绝对掌控。
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经历了从一穷二白的时代到现在富裕的时代,从原来不懂技术到今天主动创新,中控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也拥有了很多产品,DCS就是这个阶段中一个成熟、成功的典型产品。
中控技术在创业早期,主要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战术,聚焦为国内流程工业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先后研发了JX-300X、ECS-100等重点产品,支持公司开展应用行业(化工、石化、火电、冶金等)的拓展和主要客户群积累,并成功争取到一系列中小企业客户和中小型项目,开始逐步实现流程工业对国外品牌DCS系统的国产化替代。
不过,DCS起家的中控技术,不仅仅是一家DCS公司。
崔山指出,DCS是满足工业企业基本生产、安全稳定的工具,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尽可能地把工作交给机器、设备和软件等,所以,中控技术会帮助客户解决安全、质量、低碳、成本、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经过初创期的积累后,中控技术又先后成功研发了JX-300XP、ECS-700、GCS G3/G5等产品,2007~2015年,公司主要产品由DCS为主转向DCS与其他产品并重,如现场仪表、安全栅、控制阀、工业软件等自动化系列产品,主要目标客户从中小化工企业拓展到大型央国企。中石化武汉石化500万吨炼油项目的攻克,是“中国大脑”首次打破国外公司对中国石化核心装置控制系统垄断,至此,中控技术开始迈向高端市场。
2016年以来,中控技术致力于满足流程工业的产业数字化需求,深耕DCS、SIS(安全仪表系统)、PLC(网络化可编程控制器)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布局和发展工业软件、行业解决方案、仪器仪表等产品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3.0+4.0”产品及解决方案架构,连续多年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示范企业。
突破传统
如果将DCS比作功能手机,那么中控i-OMC系统就是智能手机。虽然二者都可以看成手机,但是,中控技术基于DCS架构之上的i-OMC系统,出现了质的飞跃。
中控技术重构全球流程工业的发展的背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近年来,伴随着工业互联网、AI、大数据、5G等科技成果的持续赋能,工业控制系统领域正面临重大变革。基于当前流程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中控技术突破传统DCS在开放性、数据挖掘、智能应用等方面的局限,十年磨一剑,于今年7月正式推出更加开放、智能、高度自主运行的i-OMC系统。
崔山认为,类似于汽车驾驶的演变过程,过程控制系统也在经历从最早的人工手动操作,到半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再到如今可以一定程度实现的高度自主运行,而未来,也必将会向完全自主运行发展进化,从而对流程工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生革命性影响。中控i-OMC系统基于安全可靠的新型现场网络以及统一的数字化基座,1.0版本提供了高性能HMI、预测控制、设备健康诊断、视觉AI、操作导航等先进自动化应用。
较传统集散控制系统,中控i-OMC系统在运行逻辑、技术架构、功能实现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具有“E网到底、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自主运行”等三大显著特点,这样的系统完全能满足客户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切需求,尽可能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虽说中控i-OMC系统刚刚面世,但已获得了客户广泛认可,对于为客户带来的价值,可概括为“成本优化、减少人力、安全平稳、经验沉淀、资产增值”等。
在某科技公司离子膜烧碱项目中,客户依托i-OMC系统,打造了“氯碱行业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示范企业”,实现全自动及黑屏操作、一键启停烧碱装置等,定员由120人减少到40人以下;在某医药企业中,客户基于i-OMC系统中的“软件定义硬件、先进的工业网络、数字化通讯”等技术,实现了控制室直连现场,节省电缆76%。
构建动态护城河
从追赶到超越,崔山认为,中控技术高速崛起源自于其强大的创新能力,背后是公司优秀的资源禀赋、强大的研发实力与技术氛围浓厚的企业文化。
中控技术早期的核心人员大部分出身于浙江大学,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渊源,也使得中控技术的企业文化中充满着学习和技术创新的基因。至今,公司的学术气氛都很浓厚,非常注重知识的学习与分享。
中控技术始终将科技进步和客户成功置于首位,长期坚持致力于自动化技术的持续攻关和创新。
崔山称,正是基于与累计多达2.6万家流程工业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及自身持续不断地创新,中控技术才能沉淀出大量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也才有了优质产品的不断推出。
中控技术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从技术发展和客户需求两个维度进行思考。“我们的产品客户为什么用,不用行不行,抑或是仅仅因为便宜而使用?”这种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客户创造价值、助力客户成功的创新,使得中控技术不断颠覆市场格局。
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1年,中控技术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27.41%,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7.3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中控技术继续高歌猛进,实现营业收入26.67亿元,同比增长45.50%;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48.31%。
崔山表示,以DCS为代表的工业自动化产品是公司的第一成长曲线,在此基础上,公司在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S2B平台+5S店、国际化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进一步强化公司的竞争优势,不断做大市场占有率。此外,中控技术积极布局了5T技术、EBO,构建起工业4.0核心竞争技术优势,培育第三成长曲线,这些都构成了公司的动态护城河。
拓宽成长空间
除了硬核产品的含金量,中控技术的成长空间颇受资本市场关注。对此,崔山认为,担心中控技术成长天花板、市场空间的投资者,也许是忽略了行业的发展逻辑,在DCS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数字化、智能化市场,拥有大量的需求。
崔山称,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面临经济压力增大、确保生产安全、数据孤岛、降低能耗物耗、减少人力负荷等各类挑战。中控技术的思考,是如何帮助客户将尽可能多的工作交给机器、设备、软件去完成。
据介绍,我国有380万家制造业企业,40万家规上制造业企业,5万家规上流程企业。目前,70%的企业已经开始着手数字化转型,我国工业数字化率为17%,而发达国家则为50%。如何帮助这些企业通过大规模、低成本的模式实现智能化转型,是大家努力的方向。当前,我国流程工业50%达到工业3.0,30%处于工业2.5,20%还在工业2.0;离散工业20%达到工业3.0,30%处于工业2.5,50%还在工业2.0。
目前的大环境下,流程工业如何实现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物耗,降低成本、减少劳动力和降低劳动强度,以及解决低碳、环保等一系列问题,是落到每一家企业身上很现实的问题。
目前,中控技术正在向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转型,公司希望能够利用工业互联网、AI、大数据、5G等新一轮科技成果的持续赋能,实现装备生产智能化,推动全流程精准建模和分析,打造贯穿全流程生产、全供应链运营、全生命周期管控的一体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营收结构显示,2021年度,中控技术实现营业总收入45.19亿元,其中石化行业营收9.54亿元,占比21.12%,化工行业营收13.23亿元,占比29.28%。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除继续巩固提升在石化、化工等优势领域的市场地位与市场竞争力之外,公司也在不断以优势产品拓展电力、制药食品、建材、冶金等其他工业行业。
中控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竞争力。崔山表示,在向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公司的大型项目(千万级别)会越来越多,订单规模也逐渐加大。未来,解决方案能在公司的收入结构中占到更大的比例,公司将获得更优化的盈利能力。
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作为国内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控技术凭借着硬核产品,已经在世界工控领域崭露头角。崔山表示,目前,中控技术的国际化主要围绕着四方面在进行,一是加快提升在海外的知名度;二是加强与高端国际集团客户的合作;三是拓展各地区渠道商;四是打造国际化业务生态圈。
凭借领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及海外市场解决方案技术和产品质量,中控技术今年上半年的海外市场拓展继续高歌猛进。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中控技术依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新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110%。
从地域拓展来看,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完成多家本地化公司注册运营,并逐步向东南亚、中东、非洲、东欧等区域扩张。从企业拓展来看,2020年中控技术与沙特阿美签订谅解备忘录、2022年3月旗下子公司通过沙特阿美供应商审核,成功进入其供应商名录;2021年进入巴斯夫合格供应商名录,DCS在其工厂得以应用。
通过打造海外市场解决方案,拓展渠道生态伙伴。目前,中控技术的核心产品已应用至50多个国家,并与壳牌、马来西亚Petronas、泰国EGAT、印尼Sinar Mas等国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获得全球化高端客户认可。
以巴斯夫为例, 2021年,中控技术顺利进入全球流程工业龙头企业巴斯夫的合格供应商名录,继能源管理及物流管理相关业务之后,首次在巴斯夫落地了生产装置DCS项目。
另外,崔山还表示,中控技术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也会考虑与海外一些技术型公司进行资本层面的合作,扩充中控的技术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