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中国」数字化“擦亮”中国制造
央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记者冯烁 李佳 谢元森)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等,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取得了长足进展,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发生深刻变革。
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领航中国》8日推出:《数字化“擦亮”中国制造》。
在浙江一家汽车企业整车基地的办公区域内,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大屏查看每天实时的生产数据情况。当涂装车间的整车缓慢通过空中连廊进入电泳池,喷涂数据就实时显示在一旁的数据屏幕上。
整车基地涂装厂副厂长胡伟:目前实现了整个车间的智能化控制,温湿度调节以及全自动化的质量监测等系统。
在这里,数字化要素随处可见,研发中心里已经见不到实体模型,而是实时在线的数字建模、虚拟仿真等新模式。
如今,这样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在全国很多企业已经成为常态。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础不断夯实。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截至2021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0.7和25.9个百分点。在新技术、新应用的作用下,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和就业方式都加速变革。
在吉林中车长客转向架制造中心,30多台套的关键设备今年接受了“智慧数字”的赋能,实现了设备运行信息的互联互通。
中车长客流程与数字化部副部长吴帆帆介绍,这套智能系统赋予了老旧非标设备数字化的大脑和灵魂。
吴帆帆:传统生产线设备作为工艺流程中关键关联环节,在制造信息传递上,却又各自为战。我们借助于数字化平台,使传统设备具备了网络通讯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运营成本。
如今,中车长客不仅能生产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而且公司产品已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车数量累计超过9000辆,签约额超过120亿美元。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外,过去十年,我国还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过6000家。
在江西赣州,一家高科技企业总经理助理钟庆杨告诉记者,企业依托当地丰富的稀土资源,生产的伺服电机、工业机器人产品,因产品质量稳定、效能高受到市场的青睐。
钟庆杨:今年跟去年相比,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我们总的经济指标还是上升的,销售量增加了10%。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表示,我国丰富的数据要素和市场空间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成长沃土。未来,这方“沃土”将会涌现更多“中国创造”。
关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排名第12位,排名连续9年稳步上升。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前100排名中,我国内地19个集群入榜,为制造业发展接续较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