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关于印发《2013年度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_苏科计〔2013〕26号
?
各省辖市、县(市)科技局(科委),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管委会,省有关单位:
? ? ? ?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以及国家和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2013年度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将围绕《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工程行动计划,推进战略高技术部署和前瞻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加强前沿先导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技术储备。现将《2013年度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就项目组织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 ? 一、支持重点
? ? 1、加强战略高技术部署。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面向江苏未来发展,瞄准三维打印制造、未来网络、高效能源材料等前沿领域,支持前沿先导技术研发,加强前瞻性布局,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围绕电子信息、现代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瞄准高端环节和关键节点,支持突破核心技术,提高产业高端发展水平。支持优势产业领域的重大技术标准、节能减排、制造业信息化、文化科技创新等共性技术研发,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 ? 2、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引导高新区以及科技产业园等科技园区,加强前瞻性战略产业培育,开展前沿先导技术部署,形成“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引导创新型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形成“一县一主导产业”布局。引导创新型乡镇围绕特色产业,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一镇一特色产业”布局。
? ? 3、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联合多个研发单位开展基于交叉学科的前沿技术研究,形成原创性技术成果。支持科技型拟上市企业开展面向应用的重大技术研发,为加快上市步伐提供科技支撑。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 4、强化产学研联合和人才导向。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开展前沿技术研发,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开展产业重要技术标准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鼓励企业、高校院所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及团队申报项目。强化科技计划的上下集成,鼓励利用国家“973”、国家“863”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优先支持地方财政已经给予前期资助的申报项目。优先支持第三届中国(江苏)国际产学研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签约项目以及重大国际合作研发项目。
?
? ? 二、申报条件
? ? 1、项目符合本计划定位要求,属于指南支持领域和方向。项目具有明确的研发内容和较强的前沿先导性,目标产品具有战略性和产业带动性,能推动相关新兴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 ? 2、项目具有较好的前期研发基础,创新水平居国内前列,在本行业本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申报项目负责人及团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项目申报单位近年内须有授权专利。
? ? 3、申报单位为江苏省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组织。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科技投入能力,企业上年R&D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原则上不低于2%。
? ? 4、项目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可预见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成果形式以样品、样机为主。在项目完成时,电子信息领域项目须完成样机系统,能源与资源领域项目须完成小试,先进制造领域项目须完成产品样机,新材料领域项目须完成小试。项目完成时需形成发明专利申请或授权。
? ? 5、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对不符合节能减排导向的项目、规模化量产与产业化项目、无实质创新研究内容项目和一般性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均不予受理。
?
? ? 三、组织方式
? ? 本年度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由省辖市科技局(科委),昆山、泰兴、沭阳县(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有关单位等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申报,分工业类项目、科技企业上市培育类项目和标准类项目组织。
? ? 1、工业类项目组织方式。工业类项目分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重点项目是指围绕指南确定的10个前沿先导技术领域,瞄准掌握一批产业高端环节核心技术和未来产业前瞻性技术,凝练项目主题,将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的项目加以整合和集成,加快推进重大技术突破。
? ? 请各项目主管部门加强重点项目组织工作,优先支持高新区按照“一区一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要求,围绕所规划的前瞻性战略产业,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组织产学研相关单位申报重点项目;优先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事长单位牵头,联合创新链上下游相关单位,共同申报重点项目。由高新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组织的重点项目须按照项目+课题的形式进行组织,鼓励探索按项目经理制组织项目,并予以优先支持。重点项目每个课题省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200万元,面上项目省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
? ? 2、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类项目组织方式。对于列入省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库的企业,其上市科技题材项目研发符合本指南方向的,均可申报。优先支持处于股份制改造和进入上市辅导等关键成长期的科技企业。
? ? 3、标准类项目组织方式。标准类项目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专题组织行业内主要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和标准化组织等,联合进行产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
? ? 4、限额申报要求。本年度项目(不含标准类项目、科技企业上市培育类项目)实行限额申报,每个省辖市限报20项(含县、市、区的申报指标),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限报4项,每个国家级高新区限报6项,试行计划单列的高等院校限报10项。除此之外,每个省级高新区可增报3项,省创新型县(市、区)可增报2项,省创新型乡镇可增报1项,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增报1项,国家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和国家文化重点企业可增报1项,在宁的部属高校增报3项,其它院校一律属地化申报、不另增列申报指标。在上述限额指标范围内,每个省辖市(含县、市)申报的重点项目不超过3项,由省辖市科技局(科委)牵头组织;每个高新区组织申报的重点项目不超过1项。
?
? ? 四、申报要求
? ? 1、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严格把关,认真对照申报材料原件进行审核,对申报项目单位的经营状况、资信风险、承担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查实。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做好项目组织申报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保证项目组织质量和项目水平。项目单位、项目负责人及项目主管部门在申报项目时需出具信用承诺。
? ? 2、除列入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外,有省科技计划在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企业一般不再申报本年度项目,同一企业一般不得同时申报省科技支撑计划和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同一项目负责人原则上限报一个项目;同一单位或项目负责人将研发内容相同的项目申报其它省科技计划的,不能同时申报本计划。企业申报项目需填报企业在研和本年度申报项目情况表。
? ? 3、近三年内有应结未结、暂缓暂停、强制中止和撤销项目的或有其它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个人,不能申报本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在项目申报和立项过程中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不良信用行为的,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档案,并按相关计划管理办法严肃处理。
? ? 4、优先支持创新型县(市、区)、创新型乡镇内企业申报的项目,优先支持近年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申报的项目,优先支持由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计划等高端人才或团队牵头申报的项目,优先支持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项目,申报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的占比不低于45%。
? ? 5、申报企业原则上须近三年享受过研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含研发项目已备案)的企业,并附相关凭证,无法享受相关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须出具相关情况说明。
? ? 6、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三年,项目第一负责人原则上应为第一申报单位的在职人员,并确保在职期间能完成项目任务。项目经费预算及使用需符合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总经费预算合理,支出结构科学,使用范围合规,原则上申请省拨经费不超过项目总预算的50%。优先支持地方给予配套资金支持的申报项目。申报单位有产学研合作但未建“校企联盟”的,须登陆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网(www.jscxy.cn),进入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管理系统,按照相关要求在线填报。
?
? ? 五、其它事项
? ? 1、申报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按封面、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相关附件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两份(纸质封面,平装订)。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附件材料只须上年度财务报表、与本项目有关知识产权证明、合作协议等。
? ? 2、申报材料需同时在省科技厅网上报送,省科技厅网址:www.jstd.gov.cn。本通知及《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等文本格式请在省科技厅网站查询和下载。
? ? 3、各项目主管部门将申报项目汇总表(电子版及纸质一式两份,加盖公章)随同项目正式申报材料于2013年3月30日前统一报送至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服务中心(南京市龙蟠路175号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一楼),逾期不予受理。?
? ? 联系人、联系电话:省科技厅高新处 马鸣川 025-83612122
? ? 省科技计划项目受理服务中心 阮俊 刘爱英 025-85485935或85485920。
?
附件:1.2013年度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指南
? ? ? ? 2.2013年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推荐汇总表(式样)
?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3年1月25日
?
?
?
?
?
附件1:
?
2013年度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指南
?
? ? 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以加强战略高技术部署,引领前瞻性产业发展为宗旨,加强前沿先导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一、前沿先导技术
本类项目支持对前瞻性产业培育具有较强带动性的前沿先导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原创能力,为未来发展提供技术先导。
1、未来网络
1011 可重构网络系统、基于IPv6互联互通等面向未来网络的高可靠、高效路由和控制等关键技术
1012 支持多模、多频段以及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宽带MIMO天线单元等基于时空联合处理、多天线网络、空天地无线宽带通信等新技术?
1013 基于北斗系统的低功耗以及兼容的应用终端技术
1014 高速光纤传输、无线光纤融合和光纤网带宽可调等宽带光通信技术及产品?
2、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
1021 虚拟化、数据备份等云计算核心层技术
1022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终端主流操作系统平台技术
1023 基于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
1024 低功耗射频标签、无线传感器芯片、光电集成芯片
1025 物联网数字身份认证关键技术
3、纳米材料及器件
1031 新型纳米电子、光电器件、传感器等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
1032 纳米晶光伏电池、高效纳米晶储能等能源纳米材料
1033 纳米绿色印刷制版等纳米技术应用与开发
1034 石墨烯等先进碳材料及应用技术
4、高效能源
1041 下一代光伏、光热技术关键材料
1042 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及制备应用
1043 大容量长寿命高效新型储能材料
1044 页岩气勘探、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技术
5、高性能膜分离材料
1051 面向海水或苦咸水淡化的高性能反渗透膜
1052 面向废水资源化等应用的生物反应专用膜
1053 面向能源清洁利用和环境减排的气体分离膜
1054 面向储能电池的离子交换膜
1055 面向过程工业的特种分离膜
6、光电功能材料
1061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大尺寸外延制备技术
1062 稀土永磁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
1063 半导体白光照明及显示荧光材料技术
7、三维打印制造技术及装备
1071 激光烧结设备等3D打印专用装备
1072 激光三维打印控制系统技术
1073 高性能激光烧结粉末材料
8、智能机器人
1081 应用于特种环境作业的工业机器人
1082 助老助残、医疗辅助等高端服务机器人
1083 机器人专用软件开发及运动平台设计技术
1084 仿生机器人感知、控制等模块化核心功能部件
9、高端装备制造
1091 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
1092 高性能伺服电机、变频调速、全数字控制技术
1093 激光发生器及新型激光加工技术
1094 无人直升机制造及加工技术
10、智能电网
1001大容量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及并网技术
1002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终端能源供给系统技术
100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网互动协调运行技术
1004 半导体级SiC器件、新型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
1005 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和寿命智能评估技术
?
二、关键共性技术
本类项目支持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性的共性技术,重点攻克高技术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共性技术,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先进能源
2011 远距离直流输电、特高压交流输电和互联电网技术
2012 大功率远端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2013 风电机组及关键配套件设计数据库
2014 太阳能热发电与新型高效热利用技术
2015 核电站用高等级钛合金管材、核防护等关键技术
2、电子信息
2021 面向服务的网络终端自组重构技术
2022 面向大容量网络数据传输的光集成阵列及模块
2023 基于新型网络体系架构的三网融合演进技术
2024 面向Wimax宽带城域网、短距离无线通信、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的关键技术
2025 高精度场景重建、环境实时感知等数字虚拟现实技术
2026 面向制造业的大型数据库、关键中间件和软件平台
2027 带动未来整机的SoC等核心芯片设计
2028 超深亚微米级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技术
3、新材料
2031 下一代微电子、光电子非硅基关键材料制备技术
2032 真三维显示、彩色电子纸等新型平板显示器配套材料与器件
2033 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设计制造技术
2034 超高弹模高分子合成纤维复合材料
2035 稀土储能、催化等稀土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2036 重要二次稀土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技术
2037 环境友好型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2038 高效绿色催化材料及短流程节能型化工新工艺
4、先进制造
2041 重大产品建模仿真、可靠性设计、寿命预测技术
2042 基于生态工业概念的绿色流程制造新工艺技术
2043 近净成型工艺和装备、轻质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技术 ? ? ? ? ? ? ? ? ? ??
2044 超高精密复杂曲面加工、新型粉末冶金成形技术
2045 激光加工成形与激光焊接技术
2046 面向航空、海洋工程平台设计及高精尖装备制造技术
2047 大型高档机床的数控系统及新一代数控并联加工中心
2048 高精密工业模具设计技术及高可靠、高性能机械基础件
5、节能减排技术专题
2051 工业废气高效洁净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2052 工业污水中有机毒害与重金属污染物节能型消减技术
2053 碳捕获、贮存技术及环境保护应用中的低碳技术
2054 面向资源再生的绿色循环制造技术
2055 高效洁净燃烧技术
2056 大型电机、风机、球磨机、辊磨机等高效传动节能技术
2057 半导体照明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
2058 新能源汽车电池、电驱、电控等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2059 新一代高灵敏智能化环境监测和气象分析技术
6、制造业信息化专题
2061 典型企业集团核心业务全球化协同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与应用示范
2062 基于商务智能和数据集中管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与应用示范
2063 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集群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064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
2065 复杂生产制造环境和业务需要的RFID系统的应用模式
2066 生产制造数据实时过程管理系统
2067 典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综合维护服务平台
2068 典型行业第三方专业化制造服务平台
2069 支撑科技金融结合“一站式服务”信息化技术及应用
7、文化科技创新专题
2071 面向先进文化内容服务的融合网络及数字媒体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2072 现代舞台成套技术集成与产品研发及应用示范
2073 现代数字化展示技术及应用示范
2074 三网融合环境下互动电视服务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
2075 基于B2B数字出版内容资源聚合与投送云服务技术与应用示范
?
三、重要技术标准
本类项目支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重大技术标准研发,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标准类项目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以突破发明专利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核心技术为重点,联合开展产业级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本类项目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申报,充分利用联盟成员共同力量以及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研发产业重要技术标准。项目完成时须提交经国家标准主管部门批准正式发布的国家和行业重要技术标准或正式备案的标准草案,国际标准草案须经国际标准化工作组正式确认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