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奇点临近创始人Mike:是时候由中国科技定义智能眼镜的产品范式
近几年,随着元宇宙概念在全球科技领域热度的不断攀升,与其相关的技术、消费终端也备受关注,其中,智能眼镜就是关注度最高的产品形态之一,在应用场景愈加丰富的当下,智能眼镜被赋予了更多的市场价值和期待。
针对国内外智能眼镜的技术研发、市场趋势等热点问题,网易科技专访了奇点临近创始人Mike,深度解读关于智能眼镜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及以奇点临近为代表的智能眼镜企业的发展现状。
智能眼镜的三大核心价值
据介绍,奇点临近是以全天候智能眼镜为核心方向的科技创新企业,以纵向一体化模式,从硬件、软件、算法全链路底层技术入手,开发智能眼镜产品。
早在2011年的SID展上,Mike见到智能眼镜,就认定它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想象力和颠覆性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会是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人机交互中心,此后一直高度关注显示、交互等底层技术的发展。对于智能眼镜的产品特点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有了非常深入并且独特的理解,他认为,智能眼镜具备三大核心价值:第一人视角的识别和感知、信息的全息即时显示,以及解放双手。
Mike表示,实际上,大众消费者对智能眼镜的认知是有基础的,市场的培育和用户的教育是足够的,市场没大规模起来是产品还不够好,和用户期待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在是市场等好产品。Mike谈到,所谓应用场景,实际上就是从智能眼镜独特的特性和价值出发,去发现用户在工作、生产、生活中的痛点,他认为,智能眼镜更多的可以作为一个高效的生产力工具,来服务对效率、价值和创新敏感的头部用户。
谈到智能眼镜产品本身,Mike表示,用户佩戴眼镜的重量和佩戴时长是成反比的,智能眼镜产品自重越轻,佩戴越舒适,则用户的佩戴使用时间越长,也才能在各类场景下更多地应用。
“纵向一体化”:旗舰机级别的研发模式
关于产品的研发,奇点临近一直推崇“纵向一体化”模式,Mike解释到,智能眼镜相对于智能手机的研发,存在几个难度非常大的挑战,例如产品的小型化、低功耗、轻量化、长续航等,都是智能眼镜研发过程中的系统级问题,需要底层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而仅仅依靠供应链的技术做拼接和堆砌,无法做出真正的好产品。
Mike谈到,“纵向一体化”模式,实际上就是旗舰机开发的模式。从产品的用户价值和体验出发,拆解至关键部件,再到底层技术、架构,最终通过系统的一体化方式实现用户体验最优。 “从需求到技术,再到产品的端到端闭环,以及关键技术和整机之间的垂直打通,这是非常考验系统能力的。”Mike说到。
关于奇点临近的研发团队情况,他介绍,奇点临近从创立开始,就是完整的、成建制的创业团队,核心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华为、大疆等中国科技领域顶尖企业,在硬件、软件、算法等领域均有行业首创式的成功经验、拥有一流的新品类硬件开拓能力、完整系统架构能力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奇点临近在上海、深圳两地均设有研发中心,以确保产品的研发和量产顺利落地。
从9月完成天使轮融资到现在两个多月时间,奇点临近已经完成1.0产品的工程样机,作为双目一体机的形态仅重65克,比行业平均低30%-40%,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上市。
应由中国定义智能眼镜的产品范式
谈到中国用户与海外用户在智能眼镜产品上的核心需求的差别,以及近期热度较高的中国企业出海问题,奇点临近Mike认为,实际上中国用户与海外用户对于智能眼镜产品的本质诉求没有区别。虽然不同用户在智能眼镜的应用场景上千差万别,但最终,极致的佩戴和使用体验,始终是所有智能眼镜用户的核心需求。
Mike表示,目前,智能眼镜整个产业的核心问题,就是定义产品范式。他表示,20年手机产品和研发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中国科技从manufactured by China、到copy to China、到最近的copy from China,就像Elon Musk说的“buy Twitter copy Wechat”。2000年,手机的开发和模具都是国外做好,中国企业只是复制和本地化生产,接触不到研发;10年发展,中国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乔布斯定义了智能手机的范式之后,中国手机产业基于这个范式规划和开发了Android手机、催生了中国智能手机的崛起,但在芯片、算法和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上,我们望而却步;最近10年,华为终端、海思、大疆等企业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底层硬科技专家和人才,我们对产品的认知、全球视野、产业链资源完整性、5G和AI等信息基础,都完全具备条件和能力来定义产品范式。
“我们认为是时候由中国科技界来定义智能眼镜的范式,在无人机、扫地机等小品类的范式定义上,我们已经走在美国人的前面,在智能眼镜的范式定义上,我们一样大有可为,这也是奇点临近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