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尽头是AIoT?
2022年,一家最高日产28000台空调的产线,已经完成孔位加工的空调底板,一块块滑过摄像头,如果底板加工有质量问题,工位上立刻响起报警声,红蓝灯光会一直闪烁。每天这28000块毫无生气的钢铁零件,不是被人,而是被机器和系统关注并识别,从而进入了一个工业革命以来的新世界——AIoT,万物智能互联的世界。
AIoT的诞生与发展
自古以来,技术和概念都是走在落地、实践前面的,一个概念从提出到成熟需要一个周期,在技术变迁的长河里大浪淘沙,能抓住技术范式变革的机遇并坚持了下来的毕竟是少数。
正如智能手机的演进,是在通信技术、网络速度、生态系统等的发展之上而逐渐成熟,它的普及用了5年时间。
今年AIoT的再度也爆火不是偶然。
AI诞生于1956年,因2016年人机围棋大战而得到广泛认知。
IoT相对于AI还是“小鲜肉”,1995年在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被提出。他想象新世纪的家庭空间: “人们可以佩戴一个电子饰针与房子相连,电子饰针会告诉房子你是谁、你在哪,房子将用这些信息尽量满足你的需求。”
十年后,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IoT物联网”,奠定了“万物互联”的概念基础。
换句话说,AIoT的诞生,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是由不同技术在发展中逐渐融合而成。
2017年,以小米为首的企业开始大举进攻AIoT,AIoT迎来首次高光登场。
历经了几年的沉寂,近两年,从安防公司到AI公司,相继把AIoT作为公司定位或未来战略,AIoT又“香”了起来。
AIoT已经不再是概念,而是一个产业,且是落地最多、市场最大的一个产业。同时,这也是一个无法赚快钱,需沉下心耕耘的产业。
AIoT的应用场景
IoT行业几乎和互联网同步发展,但直到和近几年才成熟的AI算法结合后,才真正显出势能。融合AI技术和IoT设备后,AIoT让IoT行业发生跃迁,有望将成为后互联网时代新的瞩目点。
和互联网在虚拟空间的连接不同,支撑物联网的包含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从感官到抽象层层递进,只有三个层次皆不断进化,这一行业才可能走上加速之路。
在感知层,过去搜集信息只能依靠简单的传感器,如温度计、可见光传感器等,收集的数据质量差、维度低。
但智能传感器诞生后,大大拓展数据收集边界。智能穿戴设备完成人体指标数字化,摄像头、无线设备构成智慧城市智能基础架构的核心。
汽车气象传感器
随着集成电路、MEMS芯片和纳米材料技术进步,国内的车用传感器、医疗传感器已经有了重大突破,红外线、紫外线等不可见光感知器早已落地应用,甚至已经出现了低成本、小微型化节点的纳米传感器。同时,多维跨域感知、不同的传感技术实现了相互融合,光敏传感和声敏传感组合后同时感知,带来更丰富的信息。深入、快速、高效的数据收集成为可能。
而在传输层,5G普及后,端到端的网络延迟只有4G网络的十分之一,通畅的传输通道加上大数据、边缘计算加持,智能传感器不再仅仅能够“感知”,而且承担“思考”的作用,成为数据处理的第一站。
正因为感知层和传输层的革命性进步,最终迎来物联网应用层的飞跃。
需要注意,IoT时代,数据通道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处理前哨,但过去算力匮乏,企业只能依靠自身单维度线性感知、联网、计算,当AI释放计算力,网络化的计算智能大幅提升计算速度,人工智能加持IoT,行业才可能实现数据感知到数据认知的飞跃。
阿基米德曾说过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从这一点看,AI技术正是IoT的支点,有了这一支点,AI、云和大数据构建的数字孪生,用户得以在数字空间提升机器智能化,让覆盖全球物联网数据从“原石”转化为可用的“珍贵矿产,驱动知识生产革命跟进一步。
目前来看,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的技术经历过底层技术的漫长发展,有更深的积淀,必然也会迎来更长更有力的爆发期。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报告显示,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将将从2021年的5215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2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9.1%。
基础设施搭建日益完善,市场需求已然升温,物联网还在快速生长、连接,物信融合正在进行中。
显然,此时,正是进入AIoT行业的最佳时期。从传统安防企业到互联网巨头、AI公司,陆续进入到这个行业。
以一向低调的安防圈为例,近些年,纷纷明确提出AIoT的战略,这既是由于在AIoT上技术能力的积累不断成熟,也是因为其业务已经从传统的安防走向了更广的智能物联业务,故而从安防公司向AIoT公司进化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海康威视CEO胡扬忠曾表示,如果说过去20年,海康威视成为全球最大的安防厂商,未来10年,海康威视将成为全球最大的AIoT厂商之一。
不像互联网行业追求“唯快不破”,每一家进入AIoT行业的企业必须明了并接受的前提是:这是一个有广阔前景的大行业,但却是一个慢赛道。
一位业内专家曾给出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互联网的“快”和AIoT的“慢”:如果说致力于连接的互联网行业像是在“造摩天大楼”,连接万物的物联网行业则是像在造一座复杂的“立体城市”。我们可以迅速造好大楼,甚至看到每一天楼层数目的变化,但造城是个浩大而缓慢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地面的高楼,还有隐藏于地下的管网,是一整个生态系统的环环相扣。
AIoT行业即使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未必有不断的跳跃式爆发,更不可能出现如Facebook或亚马逊那样病毒式席卷全球的扩张。
厚雪赛道的特质是长时间的维度上,也拥有足够广阔的容纳性。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将达到11.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是2017年的10倍。
相比互联网进入存量市场后惨烈的厮杀,AIoT行业无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离红海的近战阶段还很遥远。
AIoT产业链长而分散。从最前端芯片-通讯模组-感知设备-射频识别技术到通道层面的无线通信到应用端SaaS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各个颗粒度的厂商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安身之地。
以感知层为例,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报告,从2020到2027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将以18.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7年将达到1436.5亿美元。
但AIoT巨大成长空间背后,却一个难以赚快钱的行业。“AIoT不像那些有大项目、大单品、大平台的行业,它有自身的特点。”一位从业20余年的从业者表示。而这一特点即是碎片化带来的极度分散。
C端家庭用户和B端企业客户会有完全迥异的软硬件要求和期望,B端用户涵盖不同行业,即使同一行业内部不同客户之间也有千差万别的细微需求。AIoT显然无法以可复制的标准产品满足用户需求。
碎片化意味着非标,想要迅速获得边际效益的快公司会发现很难短期内看到成效。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要从技术、产品、营销、生产等各个方面接受碎片化对效率提升的限制,去想方设法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规模化,才能腾出盈利空间。满足碎片化需求开发和快速交付的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
以物流读码为例,客户们有不同尺寸的二维码和条码,这些条码在不同的光线、角度下呈现度不同,都会影响读码结果。仅仅是补光就要给出不同解决方案。目前AI技术都是基于训练的模型,需要采集不同行业样本、做不同算法选择,并非只是简单掌握算法模型就能落地。
这也是AIoT行业公司区别于互联网公司高调光鲜的原因。在这一赛道的参与者更需要吸纳务实低调的做事态度,而非互联网流量为先,高举高打的思维。
前面提到的曾国藩从6岁读书到27岁中进士,以书生之力创造了不大不小的军事史奇迹。制胜法宝无非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不得不说,这不过是他领军前在文渊阁任文职时挖好“深井”人生理念的落地。
以AIoT产业来说,“井”的深度必须直达用户需求的每个场景,解决碎片化需求,要从底端到地面应用的全通道重铸。
比如在生产端,碎片化意味着小批量、多批次、大规模的产品制造需求,极其考验公司的弹性化交付、精益生产能力,甚至有些产线的改造通常要耗费十年以上反复研究测试。
另一方面,碎片化背后是复杂、多样化的使用场景,需要释放多维度、大范围感知技术。以海康威视为例,提供的硬件设备型号已经接近3万种,使用场景从可见光延伸至全电磁波谱。只有这样的硬件覆盖度,才能满足大小不一的颗粒度。
除了在智能物联网感知技术上的突破,AIoT也是个站在AI、物联网、通讯交叉点的行业,必须动员足够多的参与者融入生态。只有在赋能行业、研发不断精进的过程中,AIoT企业才能理解不同行业的上下游需求,积累起自己的护城河。
以极端温度场景为例,在低温环境,海康威视和行业客户合作,推出冷库专用相机,针对结霜起雾做了特别优化,能在-60度情况下正常工作。而在高温场景,海康威视和多家冶炼厂合作相应方案,热成像相机可以在1500度极高温环境下运作,并且针对冶炼厂需求,接入了轨道机器人、环境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在线监测、实时预警、检修任务指派等特殊功能。
标准化产品能通过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完善,但定制化的客户洞察只能靠案例和场景完善、拓展。当落地案例足够充裕,便能将“定制产品”的客户共性需求转化为“基线产品”,降低边际成本,实现规模化和个性化并存,最终领先于对手。
这考验的不仅是硬件生产制造或软件开发,而是从前端到后端综合全链条落地、跟进能力。这种细颗粒度解决碎片化需求的路线,要求公司具备耐心和决心,甚至接受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魄力。
有了一批行业愿意沉下心挖好“深井”的公司,不惜余力的坚持,AIoT这一价值万亿的大赛道才展示出无限潜能。从点走向面,最终形成网络后,AIoT将重新定义空间和联结,打破物与物之间的界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掀起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