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传感技术 >> 2023行业展望:“放开”之年的趋势变奏 |钛媒体·封面

2023行业展望:“放开”之年的趋势变奏 |钛媒体·封面


2022年资本市场的表现,在悲观者眼里很泄气:A股结束连续三年上涨(2019至2021,上证全年涨幅22.3%、13.87%、4.8%),上证、深证指数分别下跌15.13%、25.85%;创业板、科创50指数跌幅更大——29.37%和31.35%;债市表现也不是特别好,大宗商品更是大起大落。

豁达一点,会视其为“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在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和冲击下,总体经受住了考验,走过不平静且不平凡的一年。

倾向乐观的则看到:剔除年内上市新股仍有158只在2022年涨幅超过50%,其中49家实现翻倍;而且,2023年开局半个月,已经频现普涨。

三种心态背后,是接下来投资行为的不同基调:摩拳擦掌等待“戴维斯双击”,还是无所适从举棋不定,抑或心灰意冷飘然离去…..谁会“一统江湖”,一切取决于对2023年市场的看法。因为自“放开”后,2023年面对的政策、市场环境正在呈现“史诗级”变化。

而一系列“变”中唯一可大概率确定为“不变”的,是资本市场已经步入存量博弈时代的无奈现实。所以,忘掉“15万亿储蓄拿三分之一出来买房”、忘掉一厢情愿海市蜃楼般“6万亿超额储蓄”吧,不如对那些值得关注的行业仔细透视。

以下,是钛媒体APP挑选出的9大行业,它们身后是碳中和、硬科技、新能源、大健康、数字经济等最具“新机遇”特征、也将贯穿全年的关键主题。

钛媒体APP作者在一系列对谈、走访基础上,对其逐一进行前瞻观察,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光伏:过剩、降价与再平衡

光伏,如果要对光伏这样一个重资产、高负债的强周期行业做一概括,不同的时间跨度下,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个性与场景。

过去二十年,若干个首富从光伏产业中,以“光速”诞生,然后又以更快的速度坠落。光伏,让外界看到的似乎只有大起大落。

过去三年,光伏是受疫情影响最小的几个“幸运儿”之一,行业景气度受冲击不大,仅有对厂商的物流、价格、成本等带来一些扰动。

过去一年,2022年则成为光伏前所罕见的需求大年,不仅国内需求大超预期,国际也因若干影响能源格局的超预期大事件而刺激海外光伏装机需求大超预期。

目前,国内光伏产业看似运行良好,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各环节产量再创新高。

但钛媒体APP对产业链各代表企业走访中发现,虽然2023刚刚开年,但对光伏来说新的烦恼早已提前降临。下面,是光伏2023的几个关键看点。

过剩阴云

过去两年,在超额利润的驱动下,资本疯狂涌入光伏行业,进而带来了巨量的扩产产能。截至2022年11月的一组统计数据中,光伏电站装机达到3.72亿千瓦,已经超越风电,成为全国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电源形式。

按照行业装机趋势,2022年底光伏发电装机有望突破3.9亿千瓦,叠加2023年普遍预期的超过100GW年度新增装机,到2023年底,光伏发电装机或将突破5亿千瓦,大概率超越水电(含抽蓄)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

相关预估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的有效产能分别超过500万吨、700GW、600GW、700GW,这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无疑是产能的一个新量级。

2023年,随着各企业巨额扩产落地以及新进入企业逐步投产,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将进入绝对过剩阶段。

在庞大的产能之下,尾大不掉,企业的经营风险亦将升级。比如,光伏产业链在装机需求的巨大刺激下,部分环节的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居高不下,给下游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成本压力。

在这样的行业共识之下,如何防范风险,同时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将贯穿光伏业的2023全年。

价格战开打,保利润承压

当过剩共识遭遇疫情反反复复之下的需求疲软,光伏产业链价格在2022年Q4骤然降温。自2022年10月硅片价格先于上游硅料环节出现大跌,价格战全面开打,降价潮迅速向下游电池环节蔓延。

“多晶硅的价格的拐点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目前看已经初步形成并成为业内共识。”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钛媒体APP表示。

降价,将成为光伏产业链2023年的关键词。

降价之下,如何维持利润?隆基绿能相关人士告诉钛媒体APP:“从行业来看,光伏本质是度电价格降低,所以(硅片价格下降)对整个行业做大是个利好,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硅料(价格)上涨,大家担心硅料涨价对于行业需求的抑制,之前股价也反映出来对需求不强的预期,现在硅料降价对下游需求是个利好,需求会带来整个行业利润的增长;另一方面,对公司而言硅片端价格下降,我们可以用硅片做下游的电池和组件,保留我们的利润。”

亟需新平衡

钛媒体APP走访中了解到,目前光伏产业链状况可简单概括为:“上游吃饱,中游夹缝求生,下游负重前行”。

中游组件厂商还可以通过降低开工率以减少利润损失,但是下游企业却选择不多。

光伏电站作为产业链的终端输出环节因硅料、组件价格、土地成本等种种因素,项目投资收益率被持续压缩,投资商们苦不堪言,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节节下降。

随着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动荡,光伏产业链中此前一直倡导的合作协同发展正在凋零。身处供应链风险漩涡中,各企业都在试图通过强化产业链布局夯实自己的竞争护城河,结果就是各环节产能爆棚,扩产与否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进入2023年,这种形势将愈发明显,老玩家、新对手或将迎来一场贴身肉搏。如何在这样挑战下突围,全产业链合作协同发展仍是不二法门,唯一需要的是,在新阶段性尽快寻找到各方能够协作的新平衡。

在智库研究员董晓宇看来,如今,光伏企业已经不满足在其中的一个环节实现盈利,当前最要紧的事情是实现光伏的“一体化趋势”,也即全产业链布局,通过打通所有环节,来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更加提效及降低成本。

锂业:牛市落幕,从疯狂到理性

近几年,随着全球达成“低碳”共识,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爆发式增长,锂作为上游关键原材料,一跃从“工业味精”变身“白色石油”,身价暴涨。从2020年年中最低4万元/吨起步,掀起一轮轰轰烈烈的牛市。尤其刚刚过去的2022年,锂价一度飙至60万元/吨,甚至引发中下游企业不满,高呼“为上游矿主打工”。

展望2023年,锂资源端的情况又将何如?

钛媒体APP通过大量走访发现,随着锂价自去年12月开始迅速回调,此轮锂盐牛市大概率将迎来落幕;但在供需格局趋于理性的情况下,2023年锂盐价格不会出现单边下行的局面,在40万元/吨以上仍有支撑。

牛市或落幕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疯狂增长,锂价快速飙升。以Pibara的锂精矿拍卖为例,价格迭创新高,15个月翻了逾6倍。聚焦国内,2022年电碳价格从约28万元/吨涨到12月30日的52.25万元/吨,年涨幅超85%。?

国内碳酸锂价格走势,来源:上海钢联

进入2023年,锂价下跌趋势仍在延续。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曲音飞告诉钛媒体APP,“2023年碳酸锂价格大面看跌,中间不排除有回调机会,但整体走势仍以下跌为主。”

上海东证期货分析师陈祎萱分析指出,2023Q1锂盐价格回落压力较大,下半年或跌势暂缓、震荡运行,预计2023年国内电碳价格或回调至42-47万元/吨区间。?

多家锂矿企业人士也向钛媒体APP表示,此次回调不排除再往下跌一点,但总体在40万元/吨以上是有支撑的。其中一位企业人士还提到,“预计春节前还会继续下行,春节后情况则会好转。”

“头部的矿企电碳成本也就7万元/吨左右,即便之后价格回调至40万元/吨,依然有很大的盈利空间。”四川某锂矿企业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有矿的企业仍有好日子。

资源焦虑将缓解

锂价疯长,说到底是供需失衡导致。锂资源焦虑下,2022年抢矿大战愈演愈烈。

在抢矿、扩产、降价后,2023年锂资源焦虑能否缓解?钛媒体APP多方走访发现,供给增加是比较明确的。

近几年,国内供给端增长已十分明显。若12月以3.5万吨计,2022年产量将达到34.5万吨,同比增长50%。

在自产量增长的同时,进口量增速继续维持在60%以上高位。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1-11月,国内碳酸锂进口量分别为5.01万吨、8.1万吨、12.52万吨,同比增70.98%、61.64%和69.69%。

“2023年资源端、冶炼端皆有明确增量。”曲音飞表示,高锂价刺激下供应端扩产不断加速,2022年全球锂矿资本开支迅速加大、多项目开工,但因很多是新建项目,所以实际增量将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如果前期项目进展顺利,2024-2025年将是集中释放期。

华安证券金属新材料首席许勇其也告诉钛媒体APP,随着后续锂资源开采技术的升级,碳酸锂的来源将更加丰富,盐湖、云母等将在供给端发力助推锂资源放量,预计2022年全球碳酸锂LCE当量达到73.34万吨,且后续几年保持较高增长率,到2025年将达到155.10万吨。

全球碳酸锂供给量预测,来源:华安证券研报

另外,多位受访者均向钛媒体APP提到锂电池回收形成的供给新来源。工信部统计,截至2022年8月底,全国共设立了10235个回收服务网点,培育了45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GGII测算,2022年国内锂电回收碳酸锂约为4万吨,2025年将达到15万吨。

供需格局趋理性

供给增加的背景下,需求多寡决定了产能利用率。目前来看,2023年需求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业内的观点也小有分歧,但供需格局趋于理性是共识。

包括许勇其及诸多企业人士均表示看好锂市场需求,“虽然2022年消费电子和传统工业端对锂需求增长转弱,但来自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需求增量十分可观。”许勇其预计,2023年锂需求达到105.9万吨LCE,维持紧平衡状态。

曲音飞则认为,“2023年终端需求表现或不及预期,预计2023年供应增速在50%左右,需求增速在44%左右,国内供需差在4万吨以上。”

“2022年10月起新能源车产销增速开始边际放缓,同时国补于2022年底正式到期,多家车企推出限时保价政策或已一定程度上透支2023年需求,叠加需求季节性规律以及疫情冲击,2023年初终端产销环比回落压力较为明显。”陈祎萱表示,中期而言,供增需减下,2023年一季度过剩压力较为显著;进入下半年,尽管供应环比增量显著,但季节性规律以及疫后复苏亦将驱动需求环比回升,下半年逐步由过剩转为紧平衡。

银行:留给中小银行的时间不多了

对于银行业来说,2022年是艰难的一年。

银行传统业务遭遇巨大挑战,房地产暴雷、村镇银行事件、银行理财大面积破净等因素交织,净息差下降的阴云笼罩在中国银行业的头顶。

告别躺赚时代,行业加速分化。大型银行依托规模和客群优势,在竞争中尚能勉强支撑,但是付出更高资金成本、业务单一的中小银行则面临严峻考验。

“自救”成为这两年中小银行的主题词,几乎所有中小银行都卷入了转型浪潮,有的银行颇见成效,多数银行历经辛苦。

2023年,为了风险化解,中小银行的兼并重组将成为确定性趋势;为了降本增效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将迎来最后的机遇期。

存贷息差的黄昏

中国银行业,仅存贷差一项就占了整个收入的3/4。

在经济上行周期,大量中小银行尚能扎根本地市场,在净息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张信贷规模,实现“躺赚”。

但在下行周期,中小银行既缺乏低成本揽储能力,又缺乏低成本触达客户的能力。贷款利率下行,净利差下降难以避免。

202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存款贷款净息差为1.94%,是自2010年以来银行业净息差的最低水平,且规模越小净息差压力越大——大型银行净息差同比变动-10BP、股份行-14BP 、城商行-15BP 、农商行达到了-21BP。

曾几何时,“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摆脱存贷息差依赖”是中国银行业一致的口号和期许。如今,存贷息差大幅下滑成为现实,中小银行首当其冲。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向钛媒体APP表示,“中小银行主要依赖于存贷款业务,在息差收窄的大背景下,压力会非常大。”钛媒体APP走访了数家上市银行,多数银行认为,2023年息差仍然继续收窄趋势,但降幅有望下降。

兼并重组提速

如何化解中小银行风险,兼并重组是一条主流道路。

近两年来,一批省级城商行如中原银行、山西银行、四川银行和市级农商行如佛山农商行相继成立。

?一位银行业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银行合并会显著提升资产规模,以此跨过业务准入指标的门槛,同时通过合并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促进资源共享。

曾刚向钛媒体APP表示,“对于中小银行的风险化解和处置,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银行间的合并。”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当前中小银行兼并重组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议地方政府量力而行,尤其不要搞简单的‘拉郎配’,必须引入市场化机制,并在股权结构、机构重组、高管配备等方面妥善安排。”

中小银行上一轮兼并重组活动主要目的是“做大做强”,其成果之一是成立江苏银行等省级城商行。相比之下,这一轮中小银行兼并重组主要目的是“抱团取暖”。

数字化转型窗口倒计时

利差收窄趋势不可避免、中间收入来源有限、多元化经营难以拓展——中小银行缺少理财公司等牌照和资质,种种不利条件下,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模式创新,可能是中小银行手中为数不多的选项。

在这一方面,国内中小银行已经涌现众多成功案例。

比如,微众银行搭建起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支撑亿量级客户和高并发交易的分布式银行系统,累计为全国3.5亿个人客户提供服务。

又如,药都农商行开发出了纯信用、无抵押的信贷产品“金农易贷”等,满足了农村地区和药材批发市场客户“短小频急”的金融服务需求,服务了当地42%左右的居民。

他们均通过数字化能力的落地,围绕自身目标客户,进行了产品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实现了中小银行的突围发展。

其中问题也屡见不鲜。一家国内头部金融云厂商负责人告诉钛媒体App,“中小银行上云通常会出现两种问题心态,一种是说觉得上云包治百病,期望特别高,另一种是上不上云无所谓,用传统的模式也能搞定。”

在他看来,中小银行亟待补足数字化能力,而数字化转型包含了一个整体业务战略目标,需要做阶段性的分解,“半年、一年完成转型是不现实的,当下可能是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最后窗口期。”

大健康:黄金十年正酣

大健康,一个由政策主导航向的朝阳产业,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20年中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0万亿,2030年要扩容至16万亿。大健康产业的黄金十年就此开启。

疫情三年,除却个别细分赛道占尽红利一夜暴富,健康产业整体暂时失色。但是随着2022年多项推动政策的出台、疫情防控方向的调整,整个产业在2023年仍有增量发展。

展望2023年,健康产业链中有两大确定性较强的赛道:一是新旧政策接轨联动之下,医疗器械将走出洼地;二是拥有政策保驾护航的中成药板块,将站上新的起点。

家族庞大,分化加剧

医疗产业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数字医疗、保险支付、流通和销售6大部分,不同的商业环境和政策背景下,有不同的板块挑起行业大梁。

目前看来,有长期政策支持的板块未来一年的增长确定性更高。反之,以核酸检测为例,在疫情之初被催熟,也因“全员检测”的开始和结束在2022年末仓皇落幕,再比如,曾经稳赚不赔的黄金板块CXO,在过去近两年受CDE新政、美国清单等影响,行业景气度大减。

“产业板块分化长期存在,并加速分化,实现产业升级、创新和优胜劣汰。”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总经理邓之东表示,2023年,大健康产业的板块分化将会持续,大部分普通板块会维持常态。

受益于国产替代提速,叠加医疗新基建需求释放,医疗器械将在2023年获得新增长。其次,国家长期扶持的中药领域发展红利持续,2023年整体稳中有升。

医疗器械:牛市开启,国产替代有望破局

国产替代是医疗器械板块持续了十余年的政策导航方向。

2022年,发力两年的医疗新基建提速兑现,9月,针对医疗机构设备购置的财政贴息贷款政策出台,预计带来超2000亿元资金进入医疗设备市场,医疗新基建市场迅速扩大。

过去二十余年间,高速发展的中国医疗行业为不少国外企业做了嫁衣,GPS三巨头(GE医疗、西门子、飞利浦)长期统治国内医疗影像设备市场。

2023年,新旧政策接轨催生了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牛市,本土企业的机会在新的增量市场。

相关从业者表示,贴息贷款政策的出台,最重要是提升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会推动核磁、CT、血管造影机等高端医疗设备实现国产化。

国产化率较高的监护设备、分子生物学分析设备等相关器械厂商将会直接分到医疗新基建的国产替代蛋糕。

凯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周丽新告诉钛媒体App,“医疗属于慢行业,医疗器械必然会国产替代,但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行业对质量要求很高,不会一蹴而就。”

中药产业:不变中的三大变化

十八大以来,中药发展规划就上升至国家层面。过去两年,国家对中药相关的支持政策由顶层设计过渡到落地执行阶段。

在长期的政策支持中,CIC灼识咨询经理刘子涵表示中药产业环境已经发生变化,营造了健康的生态环境。这是中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基础。

2023年,中药产业将在不断地大力支持中产生了三大变化——中药创新趋势恒定、消费类中药成集采避风港、新冠防治大有机会。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建议关注创新,并肯定了循证医学在中成药研发中的重要地位,鼓励中成药创新研发信号再加强。

中成药集采相对温和,利好独家品种,而集采全面走向中药赛道尚需时间,中药配方颗粒还有1-2年的时间窗口。同时,疫情后消费者健康意识高涨,中药企业可以通过OTC终端拓展平滑医院端集采带来的降价影响。

消费类中药产品还会有增量市场,刘子涵认为,“伴随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年轻人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提早进行医疗养生或将成为趋势。”

因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中成药居家使用场景大增,2023年这一趋势有望延续,与新冠预防治疗相关的中药产品及生产企业仍是追捧对象。

白酒:不确定的复苏与确定的深调

2023年,白酒行业最关注的话题无疑是“复苏”。钛媒体App经多方走访发现,复苏与否仍在两可之间。有行业人士认为,2022年“库存高企”“控量保价”“深度调整”等问题仍将拷问着白酒行业的2023年,复苏存不确定性。

不过多数行业人士认为,2023年有望复苏,但碍于库存消化、消费复苏需要时间两大因素影响,存在较长缓冲期。细分来看,光瓶酒口粮酒等中低端产品的动销有望实现较快恢复;长期而言,业内人士多认为中国白酒仍保持结构性增长,强分化趋势没有改变。

有望复苏,但前路崎岖

谈及白酒复苏问题,有行业人士对钛媒体App表达了担忧:“目前行情整体较差,节前备货不明显,主要是销库存,预期较弱,存在不确定性。”不过,多数白酒行业人士认为,就目前渠道的打款意愿、消费需求等方面来看,白酒有望在2023年复苏,但存在较长的缓冲期。

“复苏缓冲期”的预判,主要碍于库存、消费复苏存缓冲两大因素的影响。有白酒分析人士表示,疫情管控放开后,短期内存在反复冲击,或将导致短期内居民生活半径维持甚至收缩,对消费的复苏有所限制。

库存方面,2022年因疫情影响,白酒动销较弱,但白酒厂商仍在持续推进自身任务,推高了渠道总体的库存量。

关于库存消化期,业内多认为下半年动销有望改善。一位习酒相关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白酒市场销售的恢复,个人认为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整体来看,2023年一季度仍处于拔高库存阶段,二季度去化库存为主,下半年场景修复、旺季动销有望改善。

具体而言,光瓶酒等有望复苏较快。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对钛媒体App表示:“受疫情及消费能力影响,传统春节的走亲访友礼赠亲朋的消费场景会受到抑制,物美价廉的光瓶酒会迎来爆发展新阶段。”

调整如影随形,量价问题凸显

白酒处于深度调整期已成行业共识。早在去年9月份,今世缘(603369.SH)接待机构调研时便表示,白酒行业2013年进入调整期,2015年-2022年进入恢复期,按10年周期来看,行业可能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此外,多位白酒专家及酒企高管等也公开表示,2022年白酒已进入深度调整期。

存量竞争时代,进入新一轮调整期的白酒,量价问题、竞争问题将更明显。以酒鬼酒旗下高端产品“内参”为例,基于该产品价格倒挂问题,去年公司频频出炉“控量保价”通知,并明确表示2023年52度500mL内参酒2023年度销售总量不超800吨,这一数据相较于2021年总销量大幅缩水。“内参酒”只是个缩影,多个白酒品牌亦在采取类似措施。

加速分化,强者恒强

白酒行业的分化将加速。该观点可从白酒总产量下滑、白酒集中度提升、头部酒企持续扩产中得到印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2021年,我国白酒产量呈持续下滑态势(如下图)。

在白酒整体产量下滑背景下,头部白酒企业却在2022年纷纷逆势扩产,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据上市公司公告,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等在2022年均开启了超100亿元或近100亿元投资的扩产计划,纷纷提升制酒、原酒或是储酒产能。?

数据来源于西南证券、上市公司公告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数量从1578降至965家;2021年贵州茅台(600519.SZ)、五粮液等八大头部酒企产量占全国白酒产量的20.67%,营业收入占比45.89%,利润占比更是高达58.18%。

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对钛媒体App表示:“任何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从规模性增长转向结构性增长;未来,出现白酒产区是必然趋势,产区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将为产区内的品牌做品质的背书和溢价,因此产区抱团发展是未来最主要的方向之一。”

生猪:走出低谷,谁能率先否极泰来

2022年的养猪行业经历了大起大落,伴随着猪价的震荡起伏,猪企利润整体呈现前低后高。2023年虽然刚走出低谷,却也无法断言行业寒冬就此结束。广大参赛选手谁能率先否极泰来、谁将最终被淘汰出局,尚有待观察。

钛媒体APP通过走访调研认为,贯穿2023年养猪行业的三大主线分别为:一、淘汰赛来临,扩产需谨慎;二、行业集中度上升,开启寡头时代;三、中小猪企步入黄昏。

淘汰赛来临,扩产需谨慎

“周期下行时,资金链和成本是整个行业的‘生命线’。”

在经历了两年高速扩张后,2022年生猪产能已出现阶段性过剩局面。与此同时,上市猪企整体资产负债率也处于高位。诸如正邦科技、傲农生物、天邦食品三季度资产负债率均已超70%。

即便如此,部分猪企仍不改扩张节奏。最新公告显示,牧原股份2022年共销售生猪6120.1万头,同比增长52%。预计2023年年底牧原生猪养殖产能将达到7500万头。行业人士曾预测,2023年牧原保守估计出栏7000~8000万头。而据此前牧原公布的业绩考核目标,2022年原计划最低出栏量为5032.9万头。

如此疯狂扩张之下,必将带来生猪产能的持续过剩。因此,“降本增效”将成为2023年猪企竞争的重头戏。“高杠杆且管理松懈的企业会遭到淘汰。”分析人士认为,在“降本增效”背景下,养殖企业还将延续主动控制养殖规模、加强淘汰低效母猪的经营策略,持续推进行业产能出清。

行业集中度上升,开启寡头时代

2022年上市猪企生猪出栏量再创新高,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集中度明显提升。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行业前四大企业生猪出栏量占比由2021年的11.68%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11.84%。

未来,生猪养殖行业的集中度还将持续提升。根据生猪头部企业的未来规划,到2025年左右,仅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等13家猪企,合计出栏目标高达2.94亿头,13家猪企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2025年的42%。

“头部集团逆势扩张,使得行业集中度提升,寡头竞争的市场格局逐渐形成。”艾格农业资深分析师马文峰对钛媒体APP表示,这些大型集团通常具备较强的市场控制能力,寡头之间的竞争会带来更大规模的企业破产,导致系统风险更加集中,从而加剧整个行业的波动。

中小猪企的黄昏

“大型上市猪企无论是在融资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疫病防治能力方面,均优于中小型猪企。未来中小规模养殖产能将持续出清淘汰。”

在与钛媒体APP的交流中,多位分析师表达了类似观点:头部猪企的激进扩张,令本就不具备规模与成本优势的中小型猪企面临更大的生存考验。

事实上,自从2022年上半年起,行业已开始加速出清过剩产能。当前,由于中小散户手中的大猪源偏多,压栏等价的过程中整体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已经面临着亏本局面。业内人士预计,2023年上半年存栏母猪会因饲料价格居高不下而严重流失。届时,中小猪企或因承担不起高昂的饲料和养殖成本,会陆续退出养猪市场。

展望2023年,尽管疫情影响已逐步减弱,但消费何时迎来真正复苏,反弹力度有多大,都还是未知数。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多,尚无法断言养猪寒冬已经结束,广大中小猪企的2023年或将更加难熬。

游戏:“寒意”散去,分化来临

2022年,游戏版号停发的余波仍未消散,由此所引起的涟漪正在向整个行业扩散。但,越是危机,越是机遇。一方面,审核的收紧给游戏厂商的吸金力带来的一些冲击,裁员、融资难仍然贯穿了游戏行业的这一年;但另一方面,在寒冬之下,厂商们被迫转移阵地,却意外地在海外找到了“第二曲线”。

在重新洗牌下,行业分化也在加剧,中小游戏公司倒在黎明前,游戏行业逐渐向精品化过度;在技术的助力下,元宇宙、VR等新业态也由此崛起。

而面对已经到来的2023年,游戏行业的变局仍在持续。刚过去的12月里,大批国产与进口版号获得审批,被业内人士称作是游戏行业的新转折点。但也有专业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游戏行业的未来仍然充满未知。

彷徨2022

自从版号停发后,“活下去”成为摆在游戏公司面前的最大问题,2022年也不例外。

据WIND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在A股26家游戏上市公司中,有18家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13家公司营收和净利双双下滑。寒冬之下,游戏行业的吸引力也在减弱,据有饭统计,2022年国内至少发生了70起游戏投融资事件,较2021年同比减少约54%,较2020年减少约35%。

因此,部分游戏厂商2022年被迫选择降本增效。过去一年里,B站、完美世界、网易等多家游戏公司均有不同规模的裁员。面临危机,一部分企业也选择布局海外弥补亏空。2022年上半年,三七互娱的境外营业收入达到了30.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33%,再创新高。

分化加剧

展望2023年,游戏版号发放“重启”,对于游戏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有游戏从业者对钛媒体APP表示,虽然才刚开年,但2023年绝对值得期待。

但短期之内,游戏版号重发能否缓解国内游戏销售下滑或许仍然未知。

易观分析文化消费行业资深分析师廖旭华认为,国内游戏销售下滑主要是市场问题,“版号会一定程度上缓解困难,但解决不了市场需求,解决不了大部分游戏企业的研发能力已经落后于用户需求的问题。”因此,整个游戏市场还将继续朝着精品化的方向迈进,成为第二个“原神”将成为中国游戏厂商的目标。

有业内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原神》在全平台和出海两个领域的成就,相当于重新给业界探了一遍路。原先大家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些路,现在看来,前面还是走得通的。”

面临激烈的竞争,部分中小厂商仍然面临生存危机,游戏行业的马太效应将会加剧,资本实力强的公司将获得更多机会。

新业态崛起

在如今行业面临大变局的背景下,元宇宙无疑是许多公司的希望所在。虽然当前元宇宙的内容极度匮乏,相关的创业公司大多处于早期摸索阶段,但作为一种新的方向,元宇宙还会不断进化和迭代,2023年,元宇宙很可能会诞生出新的细分赛道,而这对于游戏公司来说,将会是全新的机会。

此外,2022年世界杯期间,VR技术在公众视野“强势回归”,PICO4的亮相,让沉寂已久的VR板块迎来了新的技术方向与更多元的应用生态。作为元宇宙的关键入口,也是元宇宙概念里最先落地的硬件之一,2023年VR的关注度将会持续。

海运:驶进过剩时代

疫情前两年,海运行业是在疫情影响下逆势上扬的“幸运儿”之一,集装箱“一箱难求”、运费创下历史新高、船司赚得盆满钵满,行业景气度高企,入局者众,新船订单大量增加。

然而,2022年在全球通涨压力攀升与地缘政治的多重影响下,海运行业如过山车般从高峰到低谷,运价持续下跌,海外订单锐减,行业骤然下行打得人们措手不及。

从高峰到冰点不过一年时间,大起大落之后,行业陷入迷茫。展望2023年,海运行业的走向又将如何?

多名业内人士、分析师认为,2023年在全球通胀压力下,经济的复苏程度尚不确定,大量新船下水,运力过剩风险增加,虽然港口拥堵情况有所缓解,供应链逐步恢复正常运转,但又有其他因素干扰,2023年上半年集装箱航运市场将维持量价齐低的形势。

不过,从细分领域来看,业内普遍认为2023年油运、LNG(液化天然气)值得期待。

以下,是钛媒体APP在一系列访谈基础上,对海运行业在2023关键议题的展望。

运力过剩,压力再现

2020年和2021年行业景气,不少船司加大运力投入,增加了新船的订单,这些订单将在2023-2024年集中交付。根据S&P Global的测算,在建运力的38%、大约260万TEU将在2023年下水,另外约40%、280万TEU预计在2024年交付。相比之下,2022年交付的新船运力才110万TEU。

集装箱的数量也在增加。根据《集装箱普查与租赁年度回顾与预测2022/23》报告,2023年全球集装箱过剩数量估测达到约600万标准箱。近段时间以来,全球码头拥堵情况有所缓解,供应链恢复正常,船只航行效率提高。多重因素叠加引发业界对运力过剩的担忧。

也有观点认为,2023年运力增加的绝对值并没有那么高。不过,2021年旺盛的市场需求推迟了很多旧船拆船计划,随着运价回落,拆船将重回正轨。据专业机构Drewry估计,2023年将有60万TEU的运力退出市场。

海运物流科技公司Flexport创始人Ryan Petersen表示,随着市场需求的大幅萎缩和运力的快速增长,运价、租金持续大跌,重签长约,减班减舱,提前退船和提前交船将开始涌现。

价格失色,如何应对?

运力过剩势必压制运价上涨,在市场低迷的预期下,企业也在调整运营策略。

过去两年集运“一箱难求”、价格高涨,不少外贸公司、跨境物流企业跟船运公司签订长期协议,以期获得低于市场价的运价。但运价暴跌导致长期协议与即期运价倒挂,外贸企业和船公司重启谈判。

深圳跨境物流企业递四方副总裁戴彬告诉钛媒体APP,2023年递四方将会降低长期协议的比例,增加不固定订单的比重。“不固定订单的价格可以根据市场来调整,更为灵活。”戴彬表示。

在市场需求萎缩、运力过剩、价格低迷的前景下,是否会出现价格战呢?

上海航运发展研究所所长周德全认为,2023年价格战出现的概率不高,一是因为前两年行情较好,船公司财务压力小,没必要用价格战去扰乱市场;二是除个别航线外,目前集运价格依旧高于2019的整体水平。

油运一枝独秀

从细分领域来看,2023年航运业也有值得期待的地方。

首先是油运。挪威银行SEB的航运分析师Jon Nikolai Sk?land表示:“我们对2023年成品油轮市场非常乐观。”他的乐观情绪主要来自欧洲对俄罗斯成品油的制裁。分析公司Kepler Cheuvreux也指出,当欧洲国家被迫从俄罗斯以外的其他地方进口石油时,船只将不得不航行更远的距离。

周德全告诉钛媒体APP,除了油运之外,2023年比较有前景的领域还有LNG。“由于俄乌冲突,俄罗斯管道出现一些问题,部分液化天然气的运输需求将从管道转化成海运,运量增长应该比较可观。”

中信建投预测,2023年全球新增LNG液化产能迎来扩张爆发,半潜船租金有望显著提升。

电影:走出至暗,静候转机

2022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从2021年的470亿大转弯般地跌落至不足300亿。

市场疲软之下,资本的态度以及影视娱乐公司上市融资的意义也出现变化。2022年,柠萌影视(9857.HK)、星空华文(6698.HK)赴港上市,博纳影业(001330.SZ)A股挂牌,耐看娱乐、乐华娱乐也正在冲刺港交所。易观文化消费行业资深顾问廖旭华表示,与2014、2015年热钱涌入相比,2022年影视公司上市潮是为了融资续命,特点是募资少、价格低、散户多。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松,各方对2023年电影行业的复苏满怀期待。这个期待由元旦档开局5.5亿票房点燃,虽与上年同期10亿票房相比有所下滑,但对比2022全年仅300亿票房的成绩,足以让人看到希望。那么2023年电影市场能实现多大程度的复苏?如何实现?

钛媒体APP带着上述问题走访了诸多行业资深人士,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报复性消费会有吗?

对电影业的各参与方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是,2023年电影行业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消费。钛媒体APP在走访中发现,各方看法不一。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消费者对院线电影的消费需求压抑已久,疫情防控政策放松以后,从内容供给端到消费者,各方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势必出现报复性消费。

廖旭华告诉钛媒体APP,2023年电影行业不具备市场全面增长的基础,但如果有题材丰富、品质较高的影片供应,短期内肯定会比2022年的行情要好。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伴随近期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对标海外,中金公司认为中国大陆电影行业将在渠道和内容恢复下进一步实现疫情后复苏。预计2023年中性情形下中国大陆含服务费票房547亿元,较2019年恢复率约为85%。

修复产能是关键

虽说对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各方看法不同,但不管是持乐观还是谨慎态度的一方,都认为2023年电影市场复苏的关键变量在于产能的修复,也就是解决片荒问题。毕竟,没有片子,哪来观众?

元旦档票房的对比就是很好的例证。今年元旦档,国内电影票房为5.5亿元,票房最高为进口影片《阿凡达:水之道》,票房为2.8亿元,《想见你》和《绝望主夫》票房也超1亿,其余影片票房均低于千万。相比之下,2022年元旦档的票房达到10.21亿元,其中《穿过寒冬拥抱你》3.2亿元,《反贪风暴5:最终章》、《李茂扮太子》票房均超2亿,还有5部影片票房过千万。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元旦档的平均票价还略高于2022年。

“片荒”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疫情影响电影开机制作;二是内容审核趋严,影片题材受限;三是影视行业人才流失严重。

廖旭华表示,近几年来国内电影市场主旋律片增加,商业片占比减少,票房较高的主要是主旋律片或档期喜剧片,题材的多元化程度较以往明显下降。“可以看出资方趋于保守,只做这两种比较安全的题材。”

好的迹象是,片荒现象正在扭转。张毅告诉钛媒体APP,在近期走访中,不少电影制作单位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制作。此前浙文影业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称,公司在积极寻找、接洽优秀的影视项目并积极推进中,公司计划的重点项目已按计划开机。

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认为,影片内容审查时间过长对电影制作有不利的影响,影视行业要复苏,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家要放宽对电影题材的管控,另外要对影片内容审查制度进行改革,提高影片内容审查的效率。(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刘敏、刘凤茹、苏启桃、张海霞、于莹、钟广莲、马琼、蔡鹏程、杨亚茹,实习生黄珂馨对本文也有贡献)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