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发布“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到2025年 50个建设指标全面达标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为更好地统筹宜宾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等,近日,宜宾市人民政府印发《宜宾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努力把宜宾建设成为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与发展共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长江生态首城”。
?
《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并将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面启动阶段(2023年),完成关联产业转型升级、固体废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推进。第二阶段是重点建设阶段(2023-2024年),计划生活垃圾焚烧能力占比达到65%以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和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进一步降低,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保持100%。第三阶段是巩固提升阶段(2025年及以后),提出到2025年底,宜宾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全面达标。
?
按照《“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 年版)》要求,结合宜宾实际,《方案》共设置50个指标,其中必选指标25个、可选指标23个,特色指标2个。此外,《方案》还提出了6项建设任务和3项保障措施。
?
在建设任务方面,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二是加快工业绿色升级,降低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主要包括源头减量,促进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健康发展;应用尽用,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生态优先,持续深入推进绿色矿业高质发展;健全机制,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监管体系。三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提升农业固废利用水平。包括加强秸秆收储体系建设,促进多元利用;强化健康养殖种养循环,提升利用水平;规范投入品的源头管控,健全回收体系。
?
四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活固废源头减量。包括稳步推进垃圾分类,提升源头减量成效;强化建筑管理要求,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多举措全链条治理,严控塑料污染风险;健全回收网络体系,提高资源回收水平;规范市政污泥管理,提升利用处置能力;大力倡导“无废”理念,精心培育“无废细胞”。
?
五是强化三个能力建设,防范化解危废环境风险。包括强化源头风险防控,构建完善收运体系;采取多种管理举措,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强化体制机制引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开拓综合利用途径,提升利用处置能力。
?
六是推进重点领域工作,构建特色鲜明宜宾模式。包括打造宜宾特色产业集群,构建绿色发展创新高地;以竹代塑减少塑料污染,引领竹林行业提质发展;强化陆河固废共管共治,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规范油基岩屑环境管理,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修复。
?
《宜宾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内容详情请参考本文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