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挑战与发展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能力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变革的趋势,深圳迎来了发展汽车产业全新的机遇窗口。
汽车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能力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支柱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变革的趋势,为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窗口的同时,同样也充满挑战。
本文整理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廉玉波在《未来汽车产业新生态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探讨当前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挑战及发展机遇。
产业变革与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所蕴含的的低碳属性在绿色交通、智能交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形中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制造强国的目标也让汽车产业成为主战场之一。
当前以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智能网联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与技术正日益成熟,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和氢燃料电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并以多种形式引领着国内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但产业的变革往往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保证国内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
挑战一:市场淘汰速度不断加快。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对成熟,核心技术领先的企业已经占据着国内大部分市场,并且市场份额正不断提升,对于小部分无核心技术的企业而言,转型慢技术薄弱,正逐渐被挤出市场;
挑战二:安全问题仍然未得到完全解决。以动力电池和智能驾驶为例,尽管近年来涌现出不少创新技术方案,但都是围绕着系统架构开展的创新,而智能驾驶仍然没有解决高精度识别、准确决策等安全问题。这些底层安全问题,不能简单定义为工程问题,而应该加大基础理论的研究,推动产业技术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挑战三:原材料价格非理性上涨。例如近两年碳酸锂价格飞速飙升,如何将产业链优势转化成价格链是今后行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挑战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积累深度不足。虽然国内已经基本掌握了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但是在智能汽车卡脖子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基础软件和操作系统、仿真测试软件、高精度感知核心元器件方面,国产替代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升。
创新是第一原动力
如何应对行业高速发展中出现的难题和挑战,需要全行业共同思考和面对。从产业过往发展的经验来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原动力,通过科技创新打牢发展底座,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新时期的创新是全方位的,是技术、产品、服务、商务模式的相互促进,相互赋能。多个相关产业的创新和融合形成了整个产业的创新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缺乏技术突破,产品、服务、生态、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是无本之木,不可持续。
随着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边界的模糊,汽车产业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产业。新汽车产业是多方参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构成的生态。要素之间的产业分工构成了新的商业模式,在整个生态形成过程中,车企作为品牌所有者将主导产品的开发和服务,集成大量的新技术新服务以开放的心态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构建行业的生态。
未来展望
汽车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已经表明,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服务等三个方面可以进行全周期的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为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在研发设计方面,以高精度造型设计、高性能仿真等数字化验证手段,打造全数字化设计流程,缩短车型产品开发的周期,降低验证成本;
在生产制造方面,通过各环节数字化系统的开发,实现生产设备化的网络化,生产数据的可视化,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生产决策的智能化,打造智慧工厂,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在产品运维方面,智能汽车相比于传统汽车会有更多应用数据的产生,这些数据能够被应用于智能汽车的产品创新、功能服务,服务改善等多个领域,充分应用智能汽车产生的海量数据,驱动服务体验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伴随数字化除了新的研发设计手段,还有全新的信息安全问题。行业应高度重视信息安全能力的建设,建立了从设计、研发、售后的整车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服务,全方位保护数字安全。
(本文内容整理自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廉玉波《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