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挂失败 再次“饮鸩止渴”
贝克街探案官
作者:鲁镇西
印度的“环境”,全烂了
日前,“印度官员喝下圣河水后剧烈腹痛”冲上热搜。
起因是印度旁遮普省首席部长巴格旺特·曼恩(Bhagwant Mann),为证明某条河中水质适合饮用,直接闷了一杯河中水,随后就因剧烈腹痛送医。
起初刚看见这个词条时,本能的反应就是嘲笑。虽然自小接受的教育明确知道嘲笑别人是不对的,但是面对印度的这个新闻,原谅我实在是忍不住。毕竟这可是当年被赋予“新冠疫苗”属性的圣水,居然压根儿就不能喝,你说多神奇?
但是笑过之后,手机又收到一条关于“荣耀退出印度市场”的新闻推送,两相结合之下,不由得又发出一声冷笑:印度这“环境”,原来是从根儿上就烂了。
01 印度烂到根儿上了
“印度官员喝下圣河水后剧烈腹痛”这个词条一出现,就立刻有大量网友认定这条河是号称“包罗万物”的恒河。
或许有人好奇,印度的恒河既然是印度人的“圣河”,为什么会一杯撂倒印度人?殊不知,恒河自上世纪80年代,就发生过因工业废水引发的燃烧现象。到21世纪,国际舆论一致认为恒河需要“被拯救”。
究其原因,恒河长期以来遭受当地人畜排泄物和工业废水的污染,早已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6条河流之一。具体来看,恒河流域最少覆盖29个大城市、70个城镇和数以千计的村庄,累计超3亿人口。
又因为印度确实缺少公共卫生系统,这三亿人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恒河,日均排放量高达13万立方米,部分河段大肠杆菌含量超标280多倍,因此有人直接将恒河与大肠画等号。工业废水排放方面,除了排放量之巨无法细数,成分之复杂也不能明述。
图注:印度民众在饮用恒河水(为了找图搜了一下,差点吐了)
印度人也曾努力尝试重现恒河昔日的清澈,早在2014年,莫迪就曾推出76套治理方案,但只计划投入2000亿印度卢比(仅约169.4万元人民币),随后的审计结果显示,这2000亿印度卢比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用来治污。
到莫迪2019年再度上任,这次,莫迪先说明80%以上的印度人需要直接/间接使用恒河水生活,封河治理不现实;然后举例印度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恒河流域的重污染企业,所以治理工业污水的阻力很大。
又因这些重污染企业不能关停,恒河平原又称为印度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全年空气中PM2.5含量始终保持在100微克/立方米以上。若依照瑞士空气质量技术公司IQAir发布的数据,印度新德里、加尔各答和孟买三大主要城市列入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之中。首都新德里冬季经常被雾霾笼罩,当地的悬浮微粒高出WHO健康标准的500%。
而且莫迪还强调印度国内贫富差距巨大,治理恒河不如帮穷人重要。最后“凡尔赛”了一把,声明印度现行的世界最完美的制度,不允许他直接命令恒河流域的五个邦联合治污。
莫迪的理由看似充分,其实根据我国的经验可知,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莫迪如果不改变他“治污不如帮穷人”的固有逻辑,恐怕是永远也治不好恒河污染了,最重要的是,2000亿印度卢比对于积弊难反的恒河而言,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最重要的是,莫迪并没有真正指出恒河污染的源头。印度早年间为发展经济,用位于赫尔德瓦尔的本哈莫达水坝,把流经当地的恒河水引入与恒河呈十字交叉的运河,而下一站的那罗拉水坝,则把流经的全部河水导入附近的沟渠,直接导致恒河水完全断流。
试想,印度人的“母亲河”的恒河,从那罗拉水坝开始就被抽走了95%的血液,如何能保持健康?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那罗拉水坝截流95%的恒河水如果属实,那罗拉水坝下游的恒河河床中的液体到底是什么?
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截流恒河水来获得短期利益的决策就是在饮鸩止渴,这也为印度营商环境持续恶化埋下了伏笔。
02 营商环境“理所当然”的烂了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印度人对自己的“母亲河”都敢“下死手”,对“外人”赶尽杀绝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起来还是离不开莫迪那个大聪明,他在任期间,不顾印度人生活在“河脏气脏”之中,一门心思只想着实现“对华替代”,即尽可能替代“中国智造”。表面看这是莫迪试图提振印度制造业,但是除了听莫迪怎么说之外,还要看他具体怎么做。
莫迪实现“对华产业替代”的主要方式是,以“印度/第三方制造” 替代“中国制造”;以“印度/第三方资本” 替代“中国资本”;以“美西方+印度”的产业合作模式,替代“美西方+中国”的产业合作模式。
众所周知,中国对外的援助不带任何条件,在参与国际工程招标时,通常都是以最低价中标,而美西方,懂的都懂。
自莫迪有此想法开始,印度先在2020年禁止中兴、华为参与印度的5G网络业务;以莫须有罪名突击搜查在印中资企业实体。又在2021年取消了中车永济电机的招标资格,并直言只有在印度注册的公司才能竞标。只是,中车旗下企业在印度注册?印度怕不是想钱想疯了。
不过对比印度后来的行径,此时的印度只能算是“无端骚扰”中资企业,远没有到“无耻”的地步。
时间来到2022年3月,印度一把撕下伪善的面具,以小米在印度当地的公司存在“逃税行为”,要求其追缴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间共65.3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94亿元)的税款,一个月后又称根据1999年发布的《外汇管理法》,要扣押小米印度公司银行账户中555.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7.9亿元)的资产。
随后又持续向美西方表决心,不断指控中兴、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洗钱、逃税等,眼见中资企业在印度遭遇种种不公,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称:中方对此表示关注,对印度投资环境感到担忧,希望印方能够为在印中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经营,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印度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注:印度政府打压中资企业事件汇总
只是印度这一系列自断臂膀的操作,并未从美西方换来其预想的产业合作。原因很简单,就美西方管用的产业合作逻辑而言,他们除了在特殊时期,比如为制约我国发展,当时帮助日方从零搭建部分重工产线。
除此之外,绝没有帮助某国或地区从零搭建产业链的传统,更何况是印度这种拥有14亿人口的区域大国,中国的自主崛起已经让美国应接不暇了,难道还要扶持中国的邻国崛起吗?莫迪显然打错了算盘。
冷静下来的印度,发现这一系列操作非但没有换来美西方的产业扶持,反而越来越依赖“中国制造”。
根据统计数据可知,2021年全年,中印贸易总量达到1250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印度从中国进口的8455种商品中,4591种商品的进口额出现增长。而且,按价值计算,排名前100的商品的进口总额达到410亿美元,高于2020年的250亿美元。
其实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容易理解,首先是需求端,印度的GDP目前正以每年7%左右的增速增长,但大量生产所需的中间产品无法自给自足。
其次是供给端,中国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中国长年积累起来的制造能力岂是印度动动嘴皮子就能解构的?简单来讲,印度若不从中国采购其所需产品,要么面临停产,要么需要付出更多钱财,为保证正常生产,印度只能厚着脸皮继续从中国采购产品。
综上所述,印度想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对华替代”,不能说毫无可能,只能说是痴人说梦。
03 印度营商环境公认极差
综上所述,虽然印度一心想要拥抱美西方,但是美西方并不买账。
美国投资家和金融学家罗杰斯就曾公开指出,他在印度没有任何投资,因为印度经济部门和央行“根本不懂经济”,面对债务上升及贸易失衡问题时接连犯错,并认为印度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升势未止,财政赤字情况也令人忧虑,印度财政很可能已经陷入了美元和自身的债务双重陷阱中。
经济学人杂志称,现在的印度经济处在25年以来最紧迫的境地,印度经济之所以这么脆弱的核心症结是印度经济陷入美元债务陷阱,并想以此与华尔街集团做利益交换,但国内银行却背负着高达20%的坏账。
而且由于印度各种骚操作,十年以来,印度的商业活动预期一直在下降,印度的资本投资信心指数是所有公布数据的经济体中最弱的国家之一。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外资担心经济放缓,公共政策的不确定和制造业疲软,卢比贬值及缺乏熟练劳动力、工作效率甚至水资源短缺等等原因,并随着大型企业开始感受到压力,这个问题正在凸显出来,印度经济或将遭全球做空的风险正在加大。
虽然印度的软件业很发达,但是印度人实际上已经丧失开发创新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动力。这直接导致印度的制造工厂,职能部门,包括私营部门的职能部门充满了混乱、浪费,无法进行规划,不会遵循制度。
这种背景下,即使印度的劳动力成本表面上很便宜,但是由于上述积弊,印度整体生产率低下,对于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美西方资本而言,可印度生产效率低就意味着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是美西方资本无法容忍的。
而对于中方资本而言,借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2020年的一句话:欧洲(西方)都不管我们,只有中国能帮我们。
? THE END
饮鸩止渴:yǐn zhèn zhǐ kě。释义: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