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抗精神病药物心脏毒性的机制
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导致心肌损伤甚至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但抗精神病药物的心脏毒性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近日,来自复旦大学的科研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题为“CB1R-stabilized NLRP3 inflammasome drives antipsychotics cardiotoxicity”的文章,揭示了抗精神病药物心脏毒性的机制。
研究人员通过RNA测序发现,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是多种抗精神病药物心脏毒性的主要原因。基于细胞焦亡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确定了大麻素受体1(CB1R)是NLRP3炎症小体的上游调节因子。抗精神病药物可与CB1R竞争性结合使CB1R易位至细胞质,并与NLRP3炎性小体相互作用。CB1R基因敲除可显著减轻抗精神病药物诱导的心肌细胞焦亡和心脏毒性。通过病例相应检测发现,CB1R和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水平与抗精神病药物诱导的心脏毒性呈正相关。
上述研究表明,CB1R是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的重要调控因子,而针对CB1R/NLRP3信号的小分子抑制剂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物心脏毒性的有效治疗方法。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39722.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