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传感技术 >> 开放核心数智供应链能力,京东云如何加速产业数字化变革?

开放核心数智供应链能力,京东云如何加速产业数字化变革?


2021年,名创优品和京东云达成合作并引进京东云智能客服言犀。截至今年4月,京东云智能客服言犀系列产品日均咨询服务量近10000次,发现并处理近3000服务风险问题,用户满意度提升20%。

在大数据销量预测、C2M反向定制、自动化仓配体系、私域流量运营等等新理念层出不穷的当下,零售行业数智化变革趋势日益明显。通过数字化改造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优化体验成为零售企业乘上变革之风的关键。

这一趋势下,名创优品已经先行一步。事实上,除智能客服言犀之外,针对名创优品持续扩张的数据业务,京东云还为其搭建系统架构,保证业务稳定高效地迁移上云。

与名创优品的合作仅仅是京东云服务能力的冰山一角。在7月13日的2022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之京东云峰会上,京东云首次发布了包含京东超级物联平台、超级自动供应链、智能机器人仓调度系统以及超大规模计算集群天琴α在内的四大数智供应链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服务的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营销、交易、售后,而是向仓配、产品制造等上游环节延伸。这背后反映出的,正是京东在零售行业的knowhow沉淀以及京东云对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解。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在采访中强调,与互联网上半场着力提升交易环节的效率不同,下半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提升产品效率。这就需要将京东已经布局的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的五个环节向上延伸到产品的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的前五个环节。京东将上述十个环节总结为产业价值链的“十节甘蔗”,也可称为数智供应链。

数智供应链是以供应链管理的思维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京东成为新型实体企业转型实践的经验沉淀。京东云认为,产业数字化的下一站正是数智供应链,随着数字化规模的持续增长,数智供应链成为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最高效的方式。

京东云的原生特质

“任何一朵云都要看它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赋予它的特质不太一样。”高礼强说。

京东云的技术力量沉淀于京东自身的业务实践。覆盖超5.8亿消费者、千万级的自营商品SKU、在国内运营着包括43座亚洲一号在内的约1400个仓库、国际供应链服务覆盖全球近230个国家和地区等等都显示出京东供应链的复杂程度。

“我们所服务的庞大供应链体系,所连接生态的丰富度,使得我们跟产业客户去做数字化合作的可选内容很丰富。”高礼强强调。

以物流为例,自营电商与自建物流的业务模式使得京东具备了出众的仓配物流能力。一季度财报显示,在自营商品超过1000万SKU的基础上,京东集团的库存周转天数为30.2天。而据公开数据显示,沃尔玛与COSTCO的库存周转率分别为30.4天和40.5天,且两者管理的商品SKU数量分别只有5千和5万个。

这一出众的内部能力被打造为京东云的基础设施,并逐步向外部客户开放。今年6月,京东与飞鹤乳业联合打造的物流中心已落地哈尔滨。

据介绍,该物流中心不仅建设有24米高的自动立库及输送与分拣系统,投入使用了堆垛机、分拣机械臂、地狼搬运AGV、环穿RGV等多款智能仓储装备,还运用了包含生产集成层(PIS)、设备集成调度层(EIS)、设备控制层(ECS)三大核心模块的自主研发的WCS软件产品,贯穿产品出入库、存储、包装、分拣的仓储全流程。

实施规划升级后,该物流中心将满足飞鹤九个奶粉生产基地集中存储与配送全国的业务,仓内作业效率提高40%,成本降低25%。

正如高礼强所说,京东云服务呈现出极强的丰富性。以自营电商起步,京东的业务范围已经由交易扩展到仓储、物流、金融,并以C2M模式指导生产实践。这一独特的业务模型也使得京东云磨练出颇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数智供应链一大特点在于全链路,包含数智化基础设施、数智采购、协同研发、智能制造、全域营销、价值服务、供应链一体化七大应用场景。

聚焦于产品及技术层面,京东超级物联平台不仅仅支持京东的物流、快递和仓储设施的接入,也应用在数字家庭、城市感知和工业互联等20多个行业场景;京东超级自动供应链则支持了京东1000多万自营SKU的流转,基于京东全品类全链路的应用场景,可实现自动洞察、自动诊断、自动选品和自动履约决策。

在给予客户多元选择的同时,提供全链路服务这一点也迎合了行业规律与时代要求。

符合时代需求

2017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曾对现代供应链作出定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

从这一定义理解,传统供应链的理解偏向“推式”,而现代供应链核心在于“拉式”,以用户需求拉动资源配置。而在这一过程中,最大化数据价值成为变革的关键。

2021年末,京东云、智云天工、常州移动共同为常州市钟楼区政府打造了“超级虚拟工厂”。该“工厂”可以通过对消费端大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把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在云端聚合,把订单聚集在平台上,统一下发给工厂;同时虚拟工厂还可以将产品拆分为各个零部件,然后通过生产工艺标签匹配,找到本地以及省外等地区的生产力,帮助其他企业用尽剩余产能。

受益于“超级虚拟工厂”的建模分析,新能源园林机械公司格力博推出了新品牌“一芯家”洗拖一体机,一举打开了国内市场并解决了供应链难题。

“企业要具备竞争力,单一环节的效率最大化是不够的,多个环节要协同起来以后,才能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最终平衡。”京东云解决方案总经理任成元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方面客户需求也要求云厂商拓宽其服务范围。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产品研发部负责人曹鹏也指出,在与外部客户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客户的使用场景和业务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具备全链路改造能力的京东云显然十分契合这一市场需求。

2021年6月,京东曾宣布出资5.34亿元入股家居平台尚品宅配,两者在线上引流及线下门店运营、家居供应链及物流、线上线下场景的金融支付、共建MCN业务等多个环节进行了深度合作。

目前,尚品宅配超20万个产品、100万套户型、2600万套设计方案归纳整理,储存在京东云上,前端只需提交平面图,后台即可通过AI与机器学习能力完成多套方案的定制;同时,有超3000个SKU集体进入京东前置仓,实现了高时效交付;在超级体验店中消费者可以一站配齐家电家具,提升了消费体验。

“我们常讲‘十节甘蔗’,客户同样有‘十节甘蔗’。当我们在这些环节与企业碰撞时很容易产生共鸣。”高礼强介绍说,“京东云在服务客户时会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分步骤重点解决场景里的核心问题。不会说在很短的时间全面改造,这对客户也不负责。”

开放属性明显

出于信息安全、节约成本等多方考虑,多云架构开始为越来越多企业所接受。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在一份报告中称,未来90%中大型企业将利用混合云管理基础设施。多云竞争的格局下,云服务厂商的中立开放性成为企业客户的重要考量因素。

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处理好多云并存的情况。每个云平台的管理流程和接口都不尽相同;多云部署也大大提高了日常运营的复杂程度以及维护成本。

这一行业趋势是京东云选择推出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云舰的原因,开放也是京东云一贯坚持的特点。

据介绍,云舰2.0全面兼容全球范围内各类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了客户视角全球一朵云。其次可通过多云统一的应用平台,让业务应用与底层基础设施真正解耦,实现应用在多朵云之间灵活调度。同时云舰2.0混合多云多芯,使用京东云云舰在统一入口、以统一方式、按统一安全管理方式使用多种云平台、多种芯片架构、多种OS的资源运行基础应用和业务应用。

与去年相比,今年发布的京刚、云海等其他产品的2.0版本在性能上均有所提升。京刚2.0网络包转发性能提升50%,存储IOPS性能提升50%;云海基于高性能RDMA网络和自研智能网卡加速,配合TLC/QLC闪存盘,延迟降低至100μs;全新发布的MCDN融合了京东覆盖全球的CDN节点+百万级边缘计算资源,可实现资源和接入成本的双降。

除了投入自身技术能力,京东云也会引入其他合作伙伴来共建PaaS生态。“这两年我们主力推的产品是云舰,但云舰还提供各种的组件,像TPaaS、中间件、数据库。”曹鹏介绍说,在后续完善的过程中京东云会引入其他合作伙伴,一同做好适配,为行业提供服务。

过去一年,京东云的增速超过了110%。而据咨询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280.2亿元,增速为45.4%。京东云的增速已超出行业平均增速。

“我们聚焦在京东擅长做的事情上,这些事情又重又长,但这也符合京东一贯的产业发展理念和文化。”高礼强指出,“但我们不能只是自己发展,我们希望京东云服务给客户创造价值,客户满意了才是我们的成功。”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