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 多地提前谋划2023年项目申报工作
2022年新增专项债目前已基本发行完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末,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逾3.4万亿元,占全年新增专项额度的99%(剔除中小银行专项债)。其中,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约1.37万亿元,创近年单月新高。
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额度是3.65万亿元,在去年12月提前下达1.4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3月已经将剩余的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额度全部下达地方。按照国务院要求,今年新增专项债券要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并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
数据显示,6月地方债发行以新增专项债为主,占到当月地方债总发行量的71%,主要投向市政和园区基建、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
从各地披露的数据来看,截至7月初,共有10余个省份披露地方债发行计划。其中,7月计划发行2805亿元,8月计划发行1607亿元,9月计划发行1279亿元。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在“稳增长”的宏观政策基调下,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时间较早,进度较快。根据专项债发行使用“上半年要大头落地”的要求,结合财政部关于6月底前完成大部分新增专项债发行的工作部署,三季度完成剩余额度发行的收尾工作,以便更好地给后续政策实施留出空间。考虑到专项债从发行到资金使用一般不超过6个月,因此全年专项债用于基建的资金都较充足。
记者发现,随着今年新增债券发行期限的临近,多地已将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推进工作提上日程。比如,某县提出“对专项债项目进行科学策划、包装,确保单体项目的投资规模,保证项目建设内容与债券支持方向一致;合理测算项目收益情况,确保专项债项目具备一定收益能力;加快完善专项债项目立项、规划、用地等前期手续,对基本确定的项目,抓紧编制项目收益和融资平衡方案。”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明确,提前谋划开工2023年项目,有针对性做好项目储备和资金需求申报工作,变“钱等项目”为“项目等钱”。紧抓国家发行3.45万亿元专项债的机遇,积极发行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债。
近期,地方正在抓紧第三批专项债券申报工作。据地方公开报道,本次第三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将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在原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既有九大领域的基础上,新增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等申报投向。据悉,2023年专项债券额度可从此次申报通过的项目清单中选择项目予以发行安排。
哪些新基建和新能源项目有望纳入专项债申报范围?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环境技术经济分会理事张建红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根据新基建专项债券发行情况来看,目前已发行的专项债券中,已有一些专项债包含了新基建的建设内容,主要是融合基础设施,就是那些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慧园区、智慧停车场。
张建红表示,目前新能源专项债项目暂无明确的负面清单,且新能源项目大多有确定的收益,满足有一定收益的要求,所以上述提到的项目均具有申请专项债券支持的可行性,但是一定要注意项目的公益性及项目收益要能够覆盖债券本息。初步来看,新能源领域满足有一定收益、公益性建设项目主要有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农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乡村分散式风电、生物质能利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分布式智能电网、适应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直流配电网工程、光伏公共建筑一体化项目等。此外,加氢站也是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新能源建设项目。
“随着稳经济大盘的各项举措落地发力,基建投资的重要性将持续显现,预计新能源和新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高位。”张建红称。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