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获哈工大“优质生源基地”授牌
?央广网重庆6月22日消息 探索共建融合育人机制,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6月2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系列活动暨优质生源基地授牌仪式在重庆八中顺利举行,重庆八中与哈工大再度牵手,谋求深远发展。这也标志着哈工大和重庆八中共建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正式投用。
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罗伟强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工大校长韩杰才以《哈工大人与大国重器》为题作报告(央广网发 重庆八中供图)
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天眼望远、双奥场馆……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工大校长韩杰才以《哈工大人与大国重器》为题作报告,他向学生们全面介绍了哈工大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在航天、通信、生态、光学、材料等领域取得的一大批标志性成果技术,助力我国打造出的一系列大国重器。
韩杰才还详细介绍了哈工大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原则实施的多种特色培养方式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并向学生们展示了哈工大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拥有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不断攻坚克难、创新进取的精神面貌。
中科院院士、哈工大党委常委、校长韩杰才代表哈工大向重庆八中授予“2021年优质生源基地”牌匾(央广网发 重庆八中供图)
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作主题发言(央广网发 重庆八中供图)
授牌仪式结束后,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作题为《协作融活力奋进向未来》的发言。周迎春表示,哈工大为八中发起成立的中学与大学融合育人协作体中首所对接落地的高校。重庆八中将以“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和“优质生源基地”建立为契机,持续与哈工大等高校展开多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跨学段融合育人更多细节落地,共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响应“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制造强国”等强国战略实施。
参会嘉宾合影(央广网发 重庆八中供图)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重庆市第八中学共同建设,是重庆八中实施普通高中与大学融合育人的一个实践平台,兼具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知识科普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两大功能。
资料显示,从2008年起,重庆八中就开始探索“融合教育”改革,科创教育就是“融合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目前,重庆八中共建有机器人创新实验室5个,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青少年机器人教育课程体系,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针对有兴趣特长的学生进一步开展了机器人社团活动及机器人进阶选修课程。
哈工大授予重庆八中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牌匾(央广网发 重庆八中供图)
重庆八中、哈工大“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在2021年6月21日就已正式挂牌,经过一年时间的需求探索与搭建,于2022年6月21日正式启用。基地目前配备有机器人套装8套、人工智能实践终端6套,航空航天模型7套,采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学micro:bit玩机器人》青少年机器人教材作为基础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面,重庆八中与哈工大将对学生共同进行培养,哈工大相关专家与重庆八中教师将结合中学生实际情况与大学科研人才需求共同对具体课程进行打造,让学生在掌握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及大中学衔接培养贡献力量。2021年重庆八中向哈工大共输送29名优秀学子,其中12名学生为本硕博连读。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八中自2002年开展机器人活动以来,成果较为突出。在RCJ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活动中,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冠军并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杯决赛。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在哈工大的指导交流下,在跨学段的贯通培养中,世界级的科创比赛上会出现更多来自中国的年轻身影。”
2021年4月,重庆八中与30多所高校签订“中学与大学跨学段融合育人合作协议书”,共同合作跨学段育人。一年多以来,重庆八中一直坚持在与各大高校合作推进中学与大学跨学段融合育人体系实践与探索,落实和优化“三层六元”的跨学段融合课程及其实施方式,丰富和完善“分类分层”的发展评价方法,探索育人方式的系统性变革,为学生面向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重庆八中期待着未来有更多高校参与进来,在学科专业、先修课程、课题项目、师资力量、设备设施、场馆场地等方面与八中一起落实“资源共享、课程共建、项目共振、价值共生”的四共融合教育机制,为中学与大学跨学段融合育人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实现中学与大学育人目标和方式的深度融合,让更多学子从容迎接未来,自信追逐梦想,成为具备大格局、大智慧、真本领的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