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制电位器的一二三
今天我们说说电位器。
电位器,英文是Volume,顾名思义,调节音量的。
HM901一直使用了模拟式的步进电位器来调节音量,也就是机器右上角的那个滚轮。在今天这个碳膜电位器、数字式音量芯片遍地都是的环境下,为什么HIFIMAN还要继续使用这种体积较大的步进电位器呢?
我们知道,音量电位器是信号必经之路,工作原理是对输入信号进行衰减。既然经过,就一定会带来损耗,各种不同的电位器设计,也不过是不同程度的妥协。
最出名的ALPS蓝方块
我们常见的碳膜式音量电位器,可见到日本ALPS的“蓝方块”,以及一大堆国产货。这里面有些产品质量很不错,原理是通过一个电刷在一圈碳电阻膜上滑动以实现不同电阻值的分压(或分流)衰减。这种电位器的优点是调节是连续式,成本低。而缺陷是时间长了,碳膜氧化后会在调节时发出噼啪的噪音,而且两个声道的碳膜由于制作工艺问题,不平衡度能达到10%。这种电位器就好比是一条压平整的石子路,最怕的就是年久失修。
有一些中端档次功放喜欢使用PGA2311电子音量
数字音量芯片从电子电位计发展而来,优点是调节的段位多,因为芯片里面电阻精度高,两声道平衡性非常好,缺点嘛……。数字音量芯片里由于必须要有一个微处理器负责控制信号,以及电路输出端都要有一个增益放大器,这会毫无保留的把高频数字信号的开关噪音串入低频的模拟信号(人耳可闻的频率在电子电路里算标准的低频哦!),且很难去掉(数字噪音具有全频带特性),这会造成总谐波失真的劣化。这种现象好有一比,速度很快、到处乱窜的摩托车和卡车行驶在一条公路上,最后的结果不是卡车撞倒摩托车,就是摩托车造成卡车的紧急刹车。事实上,这也是数字音量芯片普遍THD总谐波失真指标不高的主要原因。
传说中的CELLO“十二粒”,颇多民间DIY品,原机已很难寻觅
在忽略掉成本后的最终的解决方案,只有步进制音量电位器,这种电位器是每个声道配置若干档成对的电阻,每一个音量档位,音频信号只会经过两粒分压电阻(或分流电阻)进行衰减,没有任何的干扰。这种结构,如同是为一种轿车设计了若干条公路,每种速度对应单独的一条公路,只跑一种汽车……。太夸张了是不是?也因此,我们能看到世界上一些顶级的音响设备,都使用了这种步进制音量电位器,最出名的就算是CELLO的历史名机“十二粒”。
价格昂贵的丹麦DACT步进音量电位器架
就这样,在小小的音量电位器下,仍然有这么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