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打造安全、舒适、智能的智慧交通!
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传统的方式是以车为中心,如拓宽道路。但事实是,深圳城市交通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拥堵情况可能在道路拓宽后3-6个月得到缓解,6个月后,问题仍将出现。
毛国强从人的心理角度分析:如果一个人发现通勤道路十分拥堵,可能选择乘坐地铁出行;当道路拓宽缓解拥堵情况后,可能因为更舒适的体验而驾驶私家车出行。当更多人作出同样的选择,道路拓宽反而吸引更多车辆涌入,最终导致拥堵情况再次出现。
他还特地提到,红绿灯的优化调配、道路信息化与智能化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并不能彻底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假设公路网的容量是11000辆汽车,公路网行驶着10000辆汽车,可通过红绿灯优化调配提高通行效率。但当20000辆汽车汇入公路网,这时红绿灯调配无济于事。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解决交通拥堵?
基于悉尼项目的成功经验,毛国强的答案是以人为中心,实行综合运输,如此方能实现智慧的交通。
在他看来,智慧交通的实现无非分三步:首先是具备获取人出行的实时信息的手段,如摄像头、传感器、Wi-Fi等感知技术;其次是将获取的数据传输到城市大脑的通讯技术;最后则是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的人工智能技术等等。而他所擅长的,正是第一步。
毛国强研究无线传感网多年,他的一个研究心得是:哪怕每个传感器的功能都很单一,但只要联网化,实现数据集成,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功能就会远超于单个传感器,也远超于一个非常高精度、功能丰富的传感系统。
单就感知而言,智慧交通系统涉及对人、车、路三方的感知与分析。与此同时,单一的感知手段又往往存在独有的局限性,如摄像头涉及隐私安全,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射程短,Wi-Fi 可知不可见等等。在智慧交通领域解决感知问题,也仍有许多大展拳脚的空间。
丹东市城区道路交叉路口密集,城市布局和路网结构具有很强的向心性,重要的功能区基本都聚集在核心区内。加之城区道路全部都是平面交通,缺少立体交通分流设施,还存在铁路横断,道路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早晚高峰期,“行车难”问题日益凸显。有的出租车宁愿少拉一单生意,也不愿意走某些问题集中的道路,“跑了这条路,最怕堵在半路出不去嘛!”有着10年驾龄的出租车司机老冯无奈地说道。
上述情况在我市“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总体部署下发生质的变化。“智能交通”体系正式搭建完成后,全地区信号灯系统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依托大数据和交通信号云控平台,推动我市城市交通管理数字化升级。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负责民警介绍,“智慧交管大脑”将建立全域交通感知、研判深度分析、统一管理优化等多个专业系统,实现全地区电子警察、高清视频所有路口全覆盖全联网,对路口信控方案进行精细化分时段智慧化升级。同时,在早晚高峰时段增加智能“潮汐车道”,实现了分析、预测、决策智能化,为市民出行提供“智慧路”、提升“加速度”、增添“满意度”。
智能AI感知体系打造畅行“绿波带”
我市信号灯日常配时时间相对固定,但随着“智能交通”建设逐步深入,全市信号灯通过AI感知设备检测路口实时流量,并控制路口信号灯配时时长,从而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如执勤民警通过智能感知交管指挥平台查看辖区路口通行状况,一旦发现某些路段交叉口车流量突然剧增,出现一定时间拥堵,智能平台系统将通过云计算,科学增加配时,随着绿灯时长发生变化和科学部署警力实地调整,有效缓解改善路口的拥堵情况。
交通管理在交通运输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速发展的经济,落后的交通设施和管理手段,使得我国交通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利用高新技术将传统的交通系统改造成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交通系统。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提高交通的安全水平;提高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交通领域的相继投入使用,围绕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的实际应用,出行难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困扰,反而出行的舒适度、体验感成为交通管理的重心。因此,一套可行、实用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成为打造安全、舒适、智能出行体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