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芯的风潮并未消减,这恰恰成为国内芯片发展的一个机遇
无论是从行业形势还是从媒体报道的趋势来看,半导体BCX17最近的温度确实显得有点“冷”。从2019年开始,半导体的投资可谓是一路东风,随便砸一下,都能砸中过亿元天使轮融资的项目,辉煌火热的景象仿佛还在昨日。但进入2022年,疫情、战争、通胀、经济持续低迷等一系列事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给各行各业都蒙上了一层大小不一的阴影。半导体也不例外,下游终端需求急剧萎缩,导致半导体不可避免地陷入砍单风暴中。
那些年春风得意。
半导体主要有四种类型:逻辑芯片、内存芯片、分立芯片和模拟芯片。毫不夸张地说,半导体是现代社会便利生活快速发展的基础。
自2019年以来,中国半导体行业一直处于春风,投资市场融资超过1亿元。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到处都是黄金,甚至连VC都投了半导体。
那些年,半导体估值有多夸张?
2021年2月,摩尔线程完成Pre-A轮融资,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仅100天,速度最快;随后,摩尔线程以2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一轮20亿美元的融资;此外,还有自动驾驶芯片独角兽地平线。2021年6月,地平线完成了高达15亿美元的融资。这一轮融资远远超过大多数知名公司的IPO,估值也上升到50亿美元。
到2021年,全球天使轮估值最高的项目将成为中国国的一家自动驾驶芯片公司。近年来,半导体行业如花似锦。
半导体行业在2022年迎来降温。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3月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为5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美洲市场增长42.85%,欧洲市场增长25.81%,中国市场增长16.3%。与往年中国市场的高增长率相比,这次的半导体行业确实有点冰。
另外,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3月我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金额为26.3亿元,同比下降10.7%,是近两年来首次同比下降。2021年,全球半导体厂商开始建设19座新的高产能晶圆厂,但到了2022年,已经减少到10座,将近一半。
2021年,由于供给侧的影响,芯片的数量和价格一起上涨,前景看好。然而,随着美中对抗的不断加剧,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封锁、俄罗斯-乌克兰战争、通货膨胀、经济低迷以及疫情的影响,以及半导体的需求端和供给端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周期性逆转就在瞬间。
以显示驱动芯片为例。目前,台湾和韩国企业占据了显示驱动芯片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尽管中国大陆也在积极布局显示驱动芯片,如威尔股份、中英电子等企业。然而,在技术、规模和产业链完整性方面,与先发企业仍有很大差距。此外,随着行业寒冬的到来,大陆显示驱动芯片的增长更加困难。
由于行业萧条,上下游企业的收入数据无一幸免。比如2022年第一季度,京东方的收入仅同比增长0.4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6.57%;TCL科技收入同比增长26.1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3.73%;韦尔公司的收入同比下降10.8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3.90%。
此外,据业内消息,自今年以来,国内智能手机制造商已经削减了1.7亿台订单,由于今年市场需求持续减弱,消费电子终端芯片面临30%的大幅削减订单。然而,去年积极备货的供应链和终端制造商面临的库存压力并不容易。
道阻且长,这件伤“芯”的事要持续多久?
半导体削减浪潮的威胁,再加上全球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无疑给半导体行业蒙上了阴影。尽管消费电子领域面临着严峻的订单削减形势,但从整个半导体领域来看,电动汽车的需求依然强劲。因此,没有必要对半导体行业过于悲观。
即使国内MPU、GPU、FPGA、DRAM等产品的产业规模仍然很小,除了FPGA之外,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很大,但是门槛很高,未来可能会有一些机会突破这些领域。
受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限制,国内芯片的增长并没有真正突出。然而,全球核心短缺的趋势并没有减少,这正是国内芯片发展的一个机会。虽然半导体市场在这个阶段已经分阶段下降,行业的繁荣也一度下滑。然而,当国家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时,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从中长期来看,半导体产业仍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