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传感技术 >> 理想汽车:芯片荒持续!自研芯片能自救吗

理想汽车:芯片荒持续!自研芯片能自救吗


? ? ? ?面对持续性的芯片荒,理想汽车终于是坐不住了。理想汽车曾因疫情影响,遭遇毫米波雷达芯片供应短缺危机,新车不得不减配交付,产品终端销量因此受到影响,所以理想汽车对于自研芯片有着更加深切的诉求。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制造一辆车所需的芯片数量也是逐步上涨,据悉,一辆传统燃油车适用芯片数量为40-150种不等,当下热门的新能源车对芯片的需求量是传统燃油车的4-5倍,整个汽车市场对芯片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但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导致持续性的芯片荒。其次,手机等消费电子的高端芯片压制了汽车芯片的产能,毕竟消费级芯片相比汽车芯片要求低、利润高,芯片代工厂因此更愿意投入生产线生产消费级芯片,所以汽车芯片便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但有资金并不代表自研芯片这事就能一蹴而就,在汽车芯片中,最短缺的是 MCU 芯片,这一类芯片几乎被外国芯片厂商垄断,除比亚迪外,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几乎为 0。比如蔚来汽车在2020年就成立了Smart Hardware硬件团队,宣布开始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小鹏汽车在2021年4月传出在中美两地同时开启了自动驾驶芯片项目。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其自动驾驶芯片项目目前尚未对外公布进展,不难看出,对车企来说,自研芯片确实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与手机芯片不同,研发制造车规级芯片的点,不在于制程的比拼,而更多在于其他方面。“‘车规级’芯片的制程一般在65nm左右,最好的也基本是28nm,因此并不是最顶尖,但十分看重可靠性、安全性和长效性。”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向表示,10~15年是“车规级”芯片普遍的使用寿命要求,研发周期也比较长,同时利润也不如消费级芯片高,因此早年没有太多国产厂商愿意做。此外,研发工艺与标准也是国产“车规级”芯片较难涉足的一大原因。据了解,常用芯片分为军工级、汽车级、工业级和消费级四大类,其中“车规级”芯片标准仅次于军工级,但高于工业级和消费级。“这要求企业在技术积累上具备丰富经验。” 随着“车规级”芯片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国产率不足的问题已受到产业上层及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注意到,从今年初以来,补足“车规级”芯片的国产化短板已频繁见诸公共舆论场。

  5月6日,德州仪器前员工在网上爆料,德州仪器将上海研发中心的MCU(微控制单元)产品线搬至印度,引发了市场对我国芯片行业的担忧。实际上,德州仪器的MCU产品并非特别复杂的芯片。近几年在国内芯片企业奋起直追下,2021年德州仪器MCU全球市场份额只剩下7.3%,在中国市场2019年时已经不足3%。国产芯片一般从低端芯片入手,利用价格优势切入市场,而且往往奏效。作为芯片消耗大国,今年1-4月,我国芯片进口量大幅减少,进口1860亿片,同比减少了11.4%,平均每个月减少60亿颗。

  消费电子疲弱,芯片厂很有可能改变战略供应汽车芯片。而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汽车、工业控制和网络芯片需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主要汽车芯片生产厂商,将订单外包给台积电。与此同时,车企对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芯片的要求增多,台积电受益于先进制程,吸引了英伟达、高通、英特尔和特斯拉等客户的订单涌入。

  丰田汽车宣布今年6月份全球产量预估为85万辆左右(其中日本国内约25万辆、海外约60万辆),因受芯片短缺影响,较年初时告知供应商的产量计划值(约95万辆)相比,下砍约10万辆(减产约一成)。芯片对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或许要比想象更长,预计将持续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车企通过长期战略合作可以解决一部分芯片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建立起强大的自研能力。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