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传感技术 >> 《江西省加快推进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江西省加快推进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江西省加快推进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工信局、党委网信办、科技局、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赣江新区经发局、工管办、创新局、生态环境局、城建交通局、社发局,有关单位:

  现将《江西省加快推进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委网信办

  省科技厅

  省生态环境厅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卫生健康委

  省通信管理局

  省能源局

  2022年5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江西省加快推进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信部联科〔2021〕130号)精神,加快我省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物联网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加速推进全面感知、泛在连接、安全可信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网接入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丰富场景应用,壮大产业生态,为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合力发展。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统筹各方资源,深化部门间合作,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合力推动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应用赋能。加快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聚焦发展基础好、转型意愿强的重点行业和地区,提高物联网应用水平。

  自主可控,安全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加强物联网技术、网络、终端、应用、数据等安全防护能力建设,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安全可靠运行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3年底,物联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县域以上地区基本具备千兆接入能力,5G网络覆盖城乡,NB-IoT(窄带物联网)、eMTC(增强机器类通信)、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基本建成。物联网产业生态更加完善,产业基础更加稳固,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物联网产业增速全国领先,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物联网技术对农业、工业、交通、医疗、文旅等领域的赋能作用全面提升,成为全国移动物联网应用示范区。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1.推动物联网设施深度覆盖。推广发展LPWAN(低功耗广域网),统筹优化4G、5G、NB-IoT、eMTC和光纤网络等部署,鼓励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Cat1(4G网络速率类别1)和5G网络迁移。推进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化传感器在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生活服务、智慧城市等方面部署,加快“物联江西”“智联江西”建设。结合北斗技术应用,探索建设卫星物联网。(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中国电信江西分公司、中国移动江西公司、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省广电网络公司)

  2.推动5G高质量网络建设。加快推进5G网络向县城、乡镇和行政村延伸覆盖,提升高速公路、高铁、地铁等交通道路沿线网络覆盖水平,优化工业园区、厂矿企业5G网络覆盖。深化5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加强商务楼宇、交通枢纽等场所深度覆盖。推动5G专网在工业制造、电力能源、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鼓励5G网络共建共享和异网漫游,形成热点地区多网并存、边远地区一网托底的网络格局。(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中国电信江西分公司、中国移动江西公司、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省广电网络公司)

  3.推动千兆光网建设改造。推进南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提升骨干网承载能力。开展固定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升级和改造,实现产业园区、工厂、学校、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千兆光纤网络覆盖,推动千兆光网逐步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实现城镇家庭、中小企业用户具备千兆宽带接入能力,按需向大型企业提供万兆宽带接入能力。(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中国电信江西分公司、中国移动江西公司、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省广电网络公司)

  (二)夯实产业基础支撑

  4.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社会团体参与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组建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形成一批基于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具有大规模推广价值的行业解决方案。支持骨干企业围绕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产业关键环节,加强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物联网操作系统、新型短距离通信等关键技术研究。深入推进国家“03专项”成果转移转化,积极跟进国家6G推进组技术研发进展,加快突破智能感知、工业网关、新型短距离通信、高精度定位等物联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补齐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等产业短板。(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

  5.推动技术融合创新。深化物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IPv6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培育一批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加强“物联网+”应用场景拓展,实施“物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深度挖掘物理世界数据价值,建立“感知终端+平台+场景”的智能化服务和可追溯感知终端的信用体系。(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

  6.推进物联网产业做大做强。深入实施物联网产业链链长制,聚焦薄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和产业招商,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物联网制造类企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实施物联网安全“百企千款”产品培育,打造“物联网安心产品”。培育一批物联网领域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一批物联网运营服务商,成为先进技术产品和适用性解决方案供应商。夯实“1+1+10”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物联网产业集群,高质量建设国家物联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物联网江西产业集聚带。(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

  (三)深化行业领域应用

  7.深化社会治理领域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改造升级城市、乡村、交通、能源、卫生健康等传统基础设施,将感知终端融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建设综合管理和数据共享平台,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提升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网信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民航江西监管局、南昌铁路局)

  专栏1:社会治理建设行动

  智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推进城市建设档案数字化,建设地下管网普查和数据库,构建统一的公共基础数据库。加快建立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智慧城市综合和专项规模化应用。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对城镇供水、排水、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智能改造升级。

  数字乡村。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物流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化农村宽带网络覆盖,加快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及偏远地区延伸,实现“双千兆”网络覆盖80%以上行政村。加强物联网感知设备和技术在乡村群防群治、联防联治中的作用,提升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和疫情防控的数字化水平,支撑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智慧交通。加强公路、内河高等级航道、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着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民航机场等智能化升级。强化5G、大数据、互联网、北斗、物联网等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建成智慧交通工程10个。

  智慧能源。加快在供电、输变电、配电、用电设备智能化升级和感知设施部署,推进云平台、数据中心、物联网管理平台建设,搭建能源数据互通平台,探索工业园区提高电网、燃气网、热力网柔性互联和联合调控能力,加强能源数据分析、应用。

  公共卫生。结合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智慧病房、远程会诊等需求,积极推进远程医疗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推广智能个人定位、生命体征感知等设备,推动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

  8.促进行业应用赋能。推动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生态环境、文旅等行业部署数据采集终端、表计、控制器等感知终端,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高数据采集、应用能力。运用NB-IoT、5G、边缘计算(MEC)等网络技术改造企业内网建设行业专网。建设具备环境监测、信息追溯、状态预警、标识解析等服务功能的公共平台,培育一批与行业适配度高的解决方案和应用标杆,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示范。(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国资委)

  专栏2:行业应用建设行动

  智慧农业。推动物联网、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等技术应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和监管系统,打破农业生产运营时间、空间限制,使农业生产、作物生长、园区运行等数据能够被实时采集和传递。实现全程监控、精准管理。推动赣州、宜春、上饶、抚州等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的设区市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农业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信息化水平。推进智能农机装备应用,建设农机数字化服务平台,加快农业农村领域“以机代人”步伐。

  智能制造。探索和推广物联网在电子信息、有色金属、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建材、纺织等江西优势行业的应用。推动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基础电信企业、解决方案企业结合行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设备管理、产品检测等需求,加快与生产场景的融合创新,推动物联网应用从外围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培育发展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推广,夯实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基础。支持工业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鼓励工业企业改造升级工业互联网内网,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行业级平台,促进产业规模壮大。

  智慧建造。推动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近场通信、低功耗广域网等物联网技术在建材部品生产采购运输、BIM协同设计、智慧工地,智慧运维、智慧建筑等方面的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对建造质量、人员安全、绿色施工的智能管理与监管水平。

  智慧环保。深化物联网、传感器、遥感等技术和设备在生态环境监测、污染物排查等领域的应用,提升生态环境感知能力。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二期建设,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科学决策水平。

  智慧文旅。全面推进物联网在文化场馆和景区防灾预警、环境保护、设施管理、自助导览、交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实时监测采集文化场馆和景区运行状态,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推动智能闸机、电子客票等感知终端的建设和应用,加快文物保护场馆的环境监测、微环境调控、视频客流计数器等感知终端的应用部署,推动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开展智慧导览应用系统评价,面向游客提供更加安全、便利和舒适的品质化旅游服务。

  9.拓展民生消费领域应用。推进智慧家居建设,推动视频监控、智能门禁、消防预警、智慧标识等感知终端在家庭、楼宇、社区的应用部署,打造异构产品互联、集中控制、低碳环保、安全舒适的智慧家庭、智慧楼宇和新型社区。推进智能产品应用,鼓励物联网企业与生产企业、运动器械制造商、康复辅具生产商、养老机构、运动场馆等跨界合作,推动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健康产品、智能体育装备的普及应用。(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

  (四)支撑体系优化行动

  10.推进IPv6在物联网领域的规模应用。推进物联网平台、终端、网关设备、应用软件进行IPv6升级改造和使用,推动新产品支持IPv6功能。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快完成移动物联网IPv6升级改造。开展基于IPv6的物联网应用项目试点,引导和推广基于IPv6的应用解决方案,支持IPv6的物联网终端和模组的应用。(责任单位:省委网信办、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电信江西分公司、中国移动江西公司、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省广电网络公司)

  11.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鼓励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建立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开放共享科研仪器、检测设备、研发能力等资源。支持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研究中心、物联网实验室等提升检测能力,提高物联网技术研发、标识解析、标准测试、检验检测、应用开发等领域的服务能力。鼓励物联网综合服务和产业支撑平台建设,提供物联网设备接入、汇聚、管理、应用等功能。(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12.完善人才技术支撑体系。坚持需求导向、产业导向,编制物联网“高精尖缺”人才目录,深化产业和人才对接融合。引导普通高等院校建设物联网相关现代产业学院,加大物联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补齐人才缺口。加强干部队伍数字化能力提升,举办“创新江西暨智联江西”数字化赋能培训。(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3.强化安全支撑保障。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平台,推进关键数据密码应用,强化数据安全保护,加强等保测评,开展安全能力评估,提升物联网领域商用密码安全性和应用水平。开展物联网安全监测、预警分析和应急处置建设,提升感知终端、网络、数据及系统的安全保障水平。强化物联网应用场景与频谱资源使用的适配性,保障物联网频率使用安全。(责任单位:省委网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科技厅、省通信管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产业调度,强化部门间协同配合,加强各环节工作统筹协调,明确阶段目标和时间节点,推动物联网和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确保基础设施安全高效运行。

  (二)加强政策支持。推进省物联网产业基金健康运行,促进社会资本与中小企业对接,引导各类资金加大对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加大对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及产业链企业支持力度。

  (三)加强人才保障。聚焦重点及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等工作。鼓励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增强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供给。

  (四)加强交流合作。加强与发达省份在技术研发、产业化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产业对接,承接物联网产业转移。举办江西国际移动物联网博览会,加强技术与学术交流,促进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