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德报告看新兴技术背景下的美国战略威慑
一
发布背景
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半自主系统、网络攻防、信息操纵和量子技术为标志的新一波科技发展浪潮正在美国及其它大国兴起,这些新兴技术不但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也必将对各国的国防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一些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国家间的竞争与对抗,比如几乎每年都有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遭受重大网络攻击,导致大规模数据泄露乃至政府机能瘫痪;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半自主系统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在纳卡冲突等战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信息操纵向来是西方世界的惯用手段,借助传播力极强的现代社交媒体,由信息操纵引发的颜色革命已动摇了十余国的政治稳定。可以说不论国力强弱、立场如何,所有国家如今都必须面对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自然不会忽视新兴技术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美国的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通过综合运用各项新兴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性质。美国军方接受了这一看法,为此不断加大5G网络、人工智能、自主系统和高超音速武器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并以这些技术为依托,提出了“多域作战”(MDO)和“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等全新作战理念。美军发展新兴技术固然是为了提升作战能力,但若能因此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更好不过。为此,兰德公司研究了新兴技术对战略威慑的影响,以便美军能从加强战略威慑的角度,摸清最合适的新兴技术发展方向。
二
影响战略威慑的关键新兴技术
新兴技术为数众多,为找出对战略威慑影响最大的技术,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查阅了国防部(DoD)的《关键军用技术清单》(MCTL)和《在研科学技术清单》(DSTL)、国防反间谍与安全局(DCSA)的《工业基地技术清单》(IBTL)以及商务部的《出口管制清单》等美方文件,《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和《世界经济论坛趋势报告》等国际资料,甚至是中俄两国的战略与军事文献,最终以小组投票的方式确定了八种最为关键的新兴技术:先进网络与电子战、信息与观念操纵技术、量子技术、机器人与半自主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生物技术、定向能武器以及高超音速系统。
需要强调的是,人工智能之所以不在其中,并不是因为不够重要,而是因为兰德公司将之视作一种辅助性技术。在兰德公司看来,尽管人工智能对以上八种技术乃至更多技术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只有与具体的技术结合后,人工智能才能体现出战略威慑价值,所以不宜单独考虑。下文将主要探讨与网络空间密切相关的四种技术,即先进网络与电子战、信息与观念操纵技术、机器人与半自主系统以及量子技术。
2.1? ? ?先进网络与电子战
在《兰德报告》选定的八种新兴技术中,先进网络与电子战技术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相对最为直接。攻击方可利用该技术破坏联网的关键基础设施,或为情报、监视与侦察(ISR)任务创造条件。近年来的许多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已证明了该技术的价值,并促使美国及其战略对手将该技术视为最优先的发展方向之一。
·现有能力
一些国家可利用该技术来破坏联网的关键信息系统,其中包括5G网络、物联网、太空系统、定位、导航和计时(PNT)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传感系统、区块链以及分布式账本等,攻击形式则包括欺骗、篡改和GPS干扰等。
·近期的国家安全价值
未来五到十年内,一些国家将建成功能齐全的5G通信网络。此类网络将大大促进军用物联网设备的发展,进而通过无处不在的感知、通信和分析能力来改善军队的态势感知能力。
·远期的国家安全价值
从长远来看,以微型卫星(nano-satellite)为主的卫星星座可能将遍布太空,从而提高卫星网络的弹性和对地通信范围。同时随着物联网设备、传感器和网络的普及,各国可能需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安全地管理物联网环境。
·未来的挑战或制约
随着网络化程度的加深,联网的军用和民用系统将更难以抵御网络与电子战攻击,而这种威胁可能会拖慢网络技术的发展。
2.2? ? ?信息与观念操纵技术
信息与观念操纵技术旨在扭曲一个或一群人的看法,从而引诱对方达成己方的军事或政治目的。虽然此类心理战概念由来已久,但网络和人工智能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该技术的使用价值。举例来说,深度伪造可使公众对某一虚假信息深信不疑,精准推送则可十分高效地诱导特定群体的行为。尽管《兰德报告》并未提及美国对该技术的态度,但纵观全球十几年来的政治动乱,几乎都能发现美国的媒体和社交平台在背后推波助澜。
·现有能力
深度伪造技术越发复杂,不使用特殊的检测软件就很难识破;精准推送已成为许多广告公司和政治团体的必备手段,而电话诈骗更是在多国泛滥成灾。不过这些操纵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应的检测技术也日趋成熟。
·近期的国家安全价值
未来五到十年内,深度伪造将能促使公众舆论发生转变,从而令对手更难做出决断,甚至引发社会动荡;精准推送可向军队成员传达针对性的虚假信息或威胁信息,从而动摇军心士气;机器学习可增强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这有助于开发攻击更加精确的信息战系统;欺骗算法有助于俘获对手装备,或使对手难以洞察己方的设施或行动。
·远期的国家安全价值
从长远来看,深度伪造将变得更加复杂和普遍,针对个人的精准推送也将日渐成熟。虽然反欺骗技术亦有起色,但从长远来看,欺骗技术仍将占据上风。
·未来的挑战或制约
信息与观念操纵技术高度依赖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劣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数据集的好坏。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人工智能技术可能都难以恰当处理数据集未涵盖的情形;且一旦数据集包含错误信息,就可能令该技术使用的人工智能出现重大漏洞或作出错误判断。
2.3? ? ?机器人与半自主系统
机器人与半自主技术是八种技术中军事效果最明显、且最有可能被大规模军用的技术。半自主的无人机已成为军事强国的标配,无人车、无人艇和自动防空系统也逐渐走上舞台。这些装备已经或即将广泛用于反恐和ISR等任务,未来还可能会成为各国主要的传感平台、网络与电子战平台、精确打击平台乃至空对空作战平台。
·现有能力
如今的军用无人机型号众多、性能先进,但自主能力有限。无人机当前主要用于战略侦察和反恐,其自主能力主要包括中高空和高空的长航时ISR任务、空对地打击、低空的ISR任务以及运送少量重要物资等。
·近期的国家安全价值
未来五到十年内,无人机或将具备以下自主能力:为有人机提供空中加油等非致命性支援;以无人机集群的形式协同执行ISR任务;在敌对空域内配合友军实施打击;在敌对空域内实施远程战略轰炸。
·远期的国家安全价值
从长远来看,无人机将具备更强的敌我识别能力,从而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中充当有人机的僚机。可在敌对空域中执行ISR任务或打击任务的大规模无人机集群将在军队中普及,用于地面、水面、水下及太空的无人装备也将全面开花。
·未来的挑战或制约
目前大多数自主平台只能沿预设的航路点飞行,在对抗性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也不高。尽管少数无人机能通过人工智能来识别目标,但识别准确率还有待提升。此外出于伦理上的考虑(比如是否允许机器人杀人),自主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还可能受到法律上的限制。
2.4? ? ?量子技术
与其它七种技术相比,量子技术的发展最为缓慢,目前基本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阶段,尚无完全成熟的实用化产品。然而该技术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就必将对通信和密码等关键军事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现有能力
包括芯片尺寸的磁强计和原子钟以及量子惯性导航系统在内,一些涉及量子技术的产品已进入实验室演示、小规模部署阶段乃至商业部署阶段。在各类量子技术中,量子计量与传感技术的军用和商用价值最为突出,研发进展也相对最快;备受瞩目的量子计算技术则尚未表现出实用价值,开发出实用的量子计算机还遥遥无期。
·近期的国家安全价值
未来五到十年内,量子计算机将主要用于证明原理而非实际部署,配套的软件和算法也同样主要用于论证而非实用。尽管量子技术有望为密码学和密码分析、精确定时与导航、水下与地下移动物识别、隐身平台探测以及精确传感器和接收器等技术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但不太可能使这些技术发展到足以支持作战行动的程度。
·远期的国家安全价值
从长远来看,即使已有成熟的系统设计方案,建造并测试一台能够大规模运算、具备容错能力并以逻辑门为基础的量子计算机也需要8到10年,更何况目前并无此类方案。而如果没有配套的软件和算法,量子计算机也同样无法工作。纵使是相对成熟的量子惯性导航系统和量子重力仪,其体积、重量、功耗和成本也很难满足军用要求。
·未来的挑战或制约
各类量子技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尺寸过大、准确率过低或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一样难逃黑客攻击,而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则需要天基系统的支持,可见量子技术的实用化之路仍道阻且长。
三
新兴技术对战略威慑的影响
《兰德报告》并未逐一分析各种技术对战略威慑的影响,而是从威慑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战略对手的看法以及技术组合对威慑的影响出发,探讨了新兴技术为战略博弈带来的冲击。
3.1? ? ?新兴技术对威慑有效性的影响
《兰德报告》表示,新兴技术将加强或削弱战略威慑的有效性。总的来说,如果一项技术将加大攻击难度或攻击成本,则将加强战略威慑的有效性,反之则削弱战略威慑的有效性。如果敌对双方都掌握了相似的技术,那么可能出现两种情形:一是双方由此获得的战略或战术优势将相互抵消,威慑的有效性基本不变。举例来说,如果双方都部署了高超音速武器,那么双方间的战略平衡与没有该装备时相差无几;二是某一方的威慑有效性显著提升,另一方则变化不大。造成第二种情形的原因通常有两点:一方虽掌握了某种新兴技术,但因经济或政治成本过高而无法部署足够的技术装备,以至于无法对对手形成有效威慑;一方已具备较为完善的作战体系,单独一项技术带来的作战优势微乎其微,因此对威慑有效性影响不大。
除新兴技术客观上带来的战略优势外,也必须考虑到威慑终究是一种感性上的思维博弈,而不是理性上的数学计算。所以除非某一新兴技术已投入实战并产生了明确效果,否则各方对该技术威慑价值的看法就可能不尽相同,进而影响到该技术的实际威慑力。举例来说,尽管美国开发的某种新兴技术既非用于打击对手本土,也与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力无关,但若中俄误认为该技术将为美国带来决定性优势,那么就算事实并非如此,该技术也仍会显著加强美国战略威慑的有效性。反过来说,如果中俄相信其开发的网络与电子战、人工智能和无人机等新兴技术能够迅速瘫痪对手的指挥、控制和作战系统,那么不论事实如何,这种想法都会削弱美国战略威慑的有效性。
3.2? ? ?新兴技术对威慑稳定性的影响
《兰德报告》表示,新兴技术将削弱战略威慑的稳定性。正如网络战技术把作战领域扩展到网络空间一样,新兴技术一般都会带来新的攻击切入点。这不但将扩大敌对行动的范围,网络攻击和生物攻击等难以溯源的特点更是会鼓励各方开展更多敌对行动,从而削弱战略威慑的稳定性。此外为避免在竞争中落于下风,当一方掌握某种新兴技术后,其对手势必打算开发更强、更多的新兴技术以求赶超,从而加剧局势失控的风险。再加上一些国家虽不想引发战争,但又想破坏对手的稳定,而以信息与观念操纵技术为代表的某些新兴技术正好为此类活动提供了空间。然而这种既不动武也不算和平的“灰色活动”终归属于敌对行为,发动者自认为不会引发武装冲突,其对手却可能因此做出过激行为,所以同样也会削弱战略威慑的稳定性。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西方挑唆下,乌克兰亲俄政府因2014年的社会动乱而倒台,最终导致俄罗斯出兵占领克里米亚半岛,并刺激乌克兰东部俄语区发起武装独立。
《兰德报告》还专门探讨了高超音速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对威慑稳定性的破坏。这两项新兴技术的共同特点就是反应速度惊人,从而大大压缩了留给决策层思考的时间。其中高超音速系统原则上具备强大的斩首攻击能力,通过快速摧毁对手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C4I)节点,有时甚至可能取得不亚于核武器的战略效果。不过高超音速系统成本不菲,面对新冠疫情和债务危机带来的财政压力,各大国可能都无力部署足够多的高超音速武器,这多少限制了该技术对威慑稳定性的影响。相较之下,决策支持系统对威慑稳定性的破坏可能更甚。原因就在于此类系统会把部分决策权赋予人工智能,而现有的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又无法解释具体的决策依据,因此人类难以纠正其决策模型中的漏洞和偏见。此外决策支持系统使用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充分考虑对手的战略威慑也值得担忧,万一“周长”等自动核反击系统作出错误判断,后果将不堪设想。
3.3? ? ?新兴技术对战略对手的威慑价值
鉴于美国已然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作最主要的战略对手,《兰德报告》便探讨了新兴技术对中俄两国的威慑价值。尽管这些探讨充斥着对他国的误读和偏见,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美国战略界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表1? ? ?新兴技术对美方威慑目标的影响
《兰德报告》就新兴技术在中俄眼中的威慑价值提出了四点看法。首先,该报告认为中俄两国都高度重视技术竞争,但并不相信仅靠特定某项或几项新兴技术就能破坏美国的战略威慑,反而非常强调在冲突初期通过摧毁敌方的整个体系来取得决定性优势;其次,该报告认为中国试图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主导地位,而俄罗斯受限于经济实力,更注重通过不对称技术优势来实现战略平衡;再次,该报告指出中国和俄罗斯都把高超音速系统和人工智能作为军事技术研发的优先方向,并可能采用错判风险更高的自动化决策支持系统和自主式机器人系统;最后,该报告认为就挫败美国的威慑目标(参见表1)而言,新兴技术对中国的帮助将远大于俄罗斯。
3.4? ? ?技术组合对战略威慑的影响
《兰德报告》分析发现,新兴技术之间的组合总体上会削弱战略威慑的效果。这些技术组合既可能提升现有攻击方式的杀伤力,也可能创造出新的攻击方式,从而增加各方先发制人的可能性。虽然单独一项技术难以对战略威慑造成显著影响,但如果同时动用高超音速武器、远程无人机、网络战装备、信息战装备乃至生物战剂抢先发动攻击,则有望大范围瘫痪对手的军事和社会机能。显而易见,一旦中俄通过这些技术组合取得战略优势,就势必会削弱美国战略威慑的效果。所以《兰德报告》建议美国也加紧研发相应的一揽子技术,以抵消对手的这种技术组合优势。
《兰德报告》还指出,新兴技术组合正在逐渐打破军事行动的界限。举例来说,网络战与信息操纵能力的组合可在不引发武装冲突的情况下,通过引导对手的社会舆论来为军事行动创造条件;搭载决策支持系统的自主式远程无人机可在冲突之初就把战火引向对手本土,使战争不再有前线与后方之分。这种模糊性将导致防守方既遭受损失,又难以抉择是否动用更强力的还击手段(如使用核武器),这种左右为难的心态反过来又会鼓励攻击方开展这些严重程度模棱两可的行动,从而削弱战略威慑的效果。
四
结 论
总体而言,《兰德报告》认为新兴技术会对战略威慑产生一定影响,但战略博弈毕竟涉及到许多复杂因素,各国不太可能仅凭任何一项技术优势就无视对手的威慑发动战争。不过若干新兴技术的组合则可能显著改变战略平衡,而各国对新兴技术的看法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威慑效果。该报告还指出,受制于技术水平和成本等因素,包括中俄正在大力发展的信息战能力和高超音速系统在内,目前尚无任何新兴技术能够打破美国最核心的战略威慑——核威慑。然而该报告也直言,以决策支持系统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有可能发生误判,因此会严重危及战略威慑的稳定性。
此外《兰德报告》强调,从打破美国战略威慑的角度来看,新兴技术、特别是新兴技术组合对中国的帮助将远大于其它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解放台湾地区的意志比其它国家的地缘政治诉求更加坚定,更加重视投资和运用新兴技术,以及美国并未像北约那样在东亚建立起牢固的军事联盟等。考虑到这些因素,《兰德报告》建议美军关注中俄等战略对手的看法和技术,防范信息网络遭到体系化攻击,加大对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的投资,并通过合作开发和技术转让的方式来建立基于联盟的战略威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