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过热!“换芯”惹的祸?维权后续来了!
CPU过热!“换芯”惹的祸?维权后续来了!
5月1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特斯拉正在美国召回约13万辆汽车,原因是过热问题可能导致车辆的中央触屏显示故障。
另外,今天最新消息,天眼查显示,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与项立刚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新增开庭公告,原告为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案件将于5月24日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
?
“换芯”惹的祸?
显然,这是今年以来,继在2月份宣布召回57.9 万辆,4月份召回60.2万辆之后,特斯拉在美国将再一次召回超过10万辆电动汽车,以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
据悉,此次召回共计129960辆,包括2021年款和2022年款Model S和Model X,以及2022年款Model 3和Model Y。而特斯拉将通过无线软件更新来解决该问题。
实际上,编者了解到,问题根本缘由或正是出在芯片。在快速充电或准备快速充电期间,信息娱乐中央处理单元“CPU”可能无法充分冷却,以防止高于预期温度,这可能会导致CPU处理速度变慢或重新启动。进而会导致中央屏幕显示滞后或显示为空白,显示后视摄像头或访问某些控件的延迟或滞后“可能会增加碰撞的风险”。
?
不难发现,特斯拉(Tesla)在Model 3和Model Y中,逐步以MCU3(配备AMD Ryzen芯片的信息娱乐系统),全面取代过往使用的英特尔Atom A3950处理器(四核/1.6GHz),与2021款的Model S和Model X相同。
编者据此前评测分析可知,相比于之前的英特尔处理器,AMD Ryzen 的 CPU 性能会高出 4 倍、GPU 的性能高出约 8 倍;而和高通最新款车机处理器 8155 相比,其 CPU 性能大约是其 2 倍,GPU 性能大约是 1.5 倍,能为车主带来更流畅的车机使用体验。
此外,今年年初有部分车主发现,搭载 AMD 锐龙 CPU 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同搭载英特尔芯片的特斯拉电动汽车相比,续航里程有略微下滑。
?
因此,外界一度认为,在某些采用AMD解决方案的车型中,由于Ryzen芯片过热,会导致中央的触控显示屏故障。尽管特斯拉目前并未表明导致召回的潜在问题,是否与新的处理器有关。
如果相关猜测成立的话,这可能是特斯拉的这些车型里,信息娱乐系统和电池共享了冷却单元,配备AMD Ryzen芯片的信息娱乐系统比以往使用的Atom处理器有着更高的TDP,更高的功耗导致散热的需求也变高了。
?
不管如何,庆幸的是,预计实际只有1%的用户有影响。自今年1月份以来,特斯拉已经收到59份可能与该故障有关的保修索赔和59份现场报告,但尚没有与该问题相关的碰撞或受伤报告。
编者认为,近期的特斯拉可谓“人红是非多”,如果说国外的负面更多是关于故障和召回,国内则更多的是关于维权与产能事件。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特斯拉此前国内的维权事件又有后续了。
?
维权事件后续,紧守中国“金矿场”
面对前文事由,项立刚昨日在个人微博账号回应称,“特斯拉起诉我的事由,是2020年4月19日(该处时间表述错误,应为2021年),上海车展有车主维权……两年后特斯拉对我起诉,是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利用司法资源,对于批评进行打击报复,再次显示了这个公司的傲慢。”
来源:微博截图
项立刚表示,“我仅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的评价,没有任何编造、诽谤的内容。会在不影响工作和心情的情况下,积极应诉。”
编者也认为,项立刚为飞象网创始人、《通信世界》创始人,曾在个人微博账号数次就特斯拉发表评论,鉴于其对科技行业也常发表似乎相对“激进”的言论,在业内已有不小的名气,其实也见怪不怪了。
梳理发现,针对特斯拉维权事件,项立刚于4月20日至4月22日连续3天发表个人评论。“陶琳必须要开掉的。”在项立刚看来,上海车展维权事件的结果是特斯拉大输,而该高管没有协调好媒体和社会的关系。至此,项立刚的一系列发言最终也被特斯拉告上法庭。
来源:微博截图
不过,从侧面了解到,有律师认为特斯拉胜诉的几率不大,本身就是媒体人对事件发表的个人看法;特斯拉可能只是摆个姿态。毕竟,媒体人对于事件的不同评论和看法更多是职务行为,不构成网络侵权责任,但其评论看法要以事实基础为依据,不能随意捏造歪曲。
总而言之,诸如召回、维权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在面对中国市场及中国制造,对特斯拉而言则越来越重要。
资料显示,2021年全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现了48.41万辆的年度交付量,占特斯拉总交付量的51.7%。同时,上海超级工厂还贡献了超过16万辆的海市场外交付数据,覆盖了欧洲、亚洲等10多个国家。
昨(11)日,装载着4767辆特斯拉电动车的“格罗壮丽”号滚转轮船从上海南港码头出发。这也是特斯拉上海工厂自4月19日恢复生产以来首批次整船出口的电动车。
图源:特斯拉
从最新情况来看,日后中国市场将占特斯拉销量的3成左右,良好的效益是让特斯拉打算继续扩建其上海工厂的动力。
不管如何,编者也认为,实际上,根据特斯拉日前公布的第1季度业绩,利润和销售都超过了预期。显然,良好的品牌口碑及较高的售价也抵消了上述一系列诸如召回事件、“维权丑闻”、供应链中断、成本增加和中国上海工厂短暂关闭等负面影响,特斯拉依然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