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扩产28nm及以上工艺是为了解决当前芯片短缺的需求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晶圆制造商是台积电和三星。三星目前正在试生产3nm芯片,台积电也表示今年将生产3nm,2023年将大规模出货,也就是说,这两家制造商今年肯定会进入3nm。
然后是英特尔,计划今年量产7nm,但是英特尔的7nm工艺叫intel4,从晶体管密度来看,大约等于台积电5nm和三星3nm。
然而,当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不断努力推进BP5326先进技术时,我们发现中芯国际特别喜欢28nm技术。自2020年底以来,已在北京、深圳、上海扩大28nm技术及以上工艺,投资1200多亿元。
所以问题来了,台积电、三星努力开发5nm、3nm等先进技术,为什么中芯国际只是扩大了28nm等成熟技术?
首先,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在技术进步到14nm后,很难再前进了。至于原因,我们都知道,国外限制了中芯10nm及以下工艺设备的进口。
目前国内设备多为28nm甚至更成熟的工艺,短时间内不能达到10nm甚至更先进,所以即使中芯国际想投资先进工艺,也买不到EUV光刻机等先进设备。
其次,目前世界上最稀缺的是成熟的技术。事实上,自2020年底以来,全球大缺芯主要从汽车芯片开始,在28nm和更成熟的技术方面更加突出。
因此,中芯扩产28nm及以上的成熟工艺也是为了解决当前芯片短缺的需求。需要知道的是,中芯85%的收入来源超过28nm,14nm/28nm的收入只占15%。因此,对于中芯来说,28nm并不落后,这是一个相当先进的技术。
第三,全球对28nm技术的需求非常大。在美国收集了全球100多家半导体企业的数据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目前,传统逻辑芯片中最缺乏的产能是40nm、90nm、150nm、180nm和250nm;模拟芯片缺少40nm、130nm、160nm、180nm和800nm;光电芯片缺少65nm、110nm和180nm。
根据ICInsights给出的数据,2021年28nm及以上成熟技术仍占全球芯片市场的50%左右。到2024年,28nm及以上成熟技术的市场比例仍在44%左右。
从2021年台积电收入来看,28nm及以上工艺收入占36%,约3549亿*36%=1277亿元,是中芯国际年收入346亿元的3.7倍左右。
可见,成熟技术市场非常非常大,台积电在成熟技术上的收入还是那么高,说明中芯国际只占成熟技术的一小部分。考虑到台积电在中国大陆的收入占10%,高达355亿元,高于中芯国际的年收入。
因此,中芯国际扩张28nm技术没有问题,甚至中国大陆的28nm及以上需求也可能得不到保证。未来,我们可以从台积电那里抢占大量市场,更不用说中芯和海外市场了。我们不必担心产能过剩。
因此,并非所有企业都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市场等投资先进技术,投资合适的技术。
中芯国际现在已经扩建了28nm,赢得了更多的市场,积累了更多的资金。同时,等待一流的国内供应链跟上,未来共同努力进入先进技术是目前最合适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