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传感技术 >> 奔驰转向电动化的阻碍 不是钱的事

奔驰转向电动化的阻碍 不是钱的事


摘要:不再是豪车第一不重要,这家巨头对“油改电”路线的摒弃彰显了电动化决心,但在2022年的中国市场,国产化率不高势必会掣肘奔驰的供应链

文 | 郭怀毅

新能源汽车的时代风起云涌,曾经的汽车发明者奔驰也在努力追赶。

1866年,德国人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造出世上第一辆汽车,豪华品牌奔驰由此成名。

两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发展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电动化”。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FRA:MBG,下称“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鋖lenius)再次向外界传递了电动化转型的决心。

从2021年的市场表现来看,重金打造的全新纯电品牌EQ系列虽然同比增长154%,可全年4.8万辆的销量不但落后于特斯拉等新势力,也不敌宝马和奥迪这样的老对手。

好在财报数据不错,给了奔驰一定的转型资金条件。

为了在电动汽车市场实现反击,奔驰一方面将投资400亿欧元以实现所有品牌的电动化。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纯电汽车的快速迭代,奔驰开始放弃燃油车时代的传统战略,从“油改电”变全面纯电。

中国是奔驰最大的单一市场以及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否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取得突破,将关系到奔驰的转型成败。

电动车型初战不利

新冠疫情和芯片短缺对奔驰的销量产生了严重打击。奔驰在2021年的全球销量为240万辆,同比下降5%,全球豪车销冠的位置被宝马夺去。

▲ 图源:公开资料整理

奔驰倒不在意。康林松在2020年表示:对奔驰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销量或者排名。奔驰最重要的工作是实现碳中和与电动化转型。

为了实现电动化转型,奔驰在2019年宣布未来几年将投入超过100亿欧元用于扩大电动车型阵容。

作为奔驰的全新纯电系列,EQ系列的首款产品EQC在2019年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这和奔驰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所展现出的统治力出现了巨大落差。

奔驰EQ系列目前共有四款车型,分别是EQA、EQB、EQC和EQS,最低售价36.58万元起,2021年的全球累计销量仅为4.89万辆,这一成绩不但落后于特斯拉(NASDAQ:TSLA)的93.6万辆,甚至不及蔚来(NYSE:NIO,09866.HK)的9.1万辆。在德系豪华品牌里,宝马10.3万辆和奥迪8.1万辆的纯电车型销量也领先奔驰。

在中国市场,EQ系列同样遭遇挫折。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主力车型奔驰EQC在华销量仅为6098辆,甚至不及蔚来的单月销量。

▲ 图源:交强险上险量 制图:颜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对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很多传统车企的纯电车型是在传统燃油车平台上改造而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油改电,这和纯电平台打造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油改电的竞争力会不足,所以,还是需要全新纯电平台。”

就在EQ系列无法打开市场时,作为奔驰在中国的销量基本盘,燃油车市场也敲响警钟。

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3于2020年实现国产后,与其价位接近的奔驰C级在当年便出现了3.8%的销量下滑。2021年,Model 3销量的增长以及国产Model Y开始交付,让奔驰在华的三大主力车型C级、E级和GLC都同时出现下滑,幅度分别为-14.8%、-9.3%和-17.7%。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2021年初表示,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特斯拉Model Y与德系豪华SUV的竞争价格关系发生明显逆转。尤其在特大城市中,牌照优势会让Model Y有更好的表现。

交强险上险数据证实了崔东树的预测,作为奔驰在豪华SUV市场的主力车型,起售价40万元的奔驰GLC受到了特斯拉Model Y的冲击。

2021年,在奔驰GLC销量最高的五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和杭州的奔驰GLC销量出现集体下滑,幅度分别为-23.3%、-19.7%、-27.5%、-22.9%和-11.9%。而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奔驰C级和E级上。

在EQ系列出师不利,燃油车又受到特斯拉冲击的情况下,奔驰选择了及时调整战略。2021年7月,奔驰发布了全新的电动化战略,此前的“电动为先”转变为“全面电动”。

虽然全球销量下滑,但得益于产品组合、单车定价、提高成本效率和二手车业务,奔驰在2021年营收增长9%,达到1679亿欧元;净利润更是增长484%达到233亿欧元。这无疑给了奔驰充足的资本,让其全力实施战略转型。

巨人转身,走向全面纯电

“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放眼全球,我们关注到消费者正在以比我们预想中更快的速度放弃内燃机车型,选择插电混动车型,甚至跳过插电混动车型,直接选择纯电车型。”4月13日,奔驰董事会成员、负责销售与市场营销的贝思格(Britta Seeger)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对于梅赛德斯-奔驰来说,我们‘全面电动’的路径非常清晰,即大力推广纯电车型。”

从贝思格的表态中不难看出,奔驰已经将纯电车型视为未来发展方向。但是,作为从燃油车平台诞生的纯电车型,“油改电”的EQC没有赢得市场青睐,这说明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单纯凭借奔驰的品牌号召力已不能包打天下。

多位业内人士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如果奔驰想将EQ系列打造成豪华纯电品牌,不光需要宏观战略,更要拿出突破性产品,因为消费者只有通过产品才能了解一家企业,奔驰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在纯电市场的反击。

4月19日,全新EQS纯电SUV在中国完成全球首秀。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奔驰亦在早些时候宣布VISION EQXX概念车首次实现单次充电下行驶上千公里。

VISION EQXX概念车自德国辛德芬根出发,以140公里/小时的高速巡航和87.4公里/小时的平均时速,历经多重路况和复杂气候,最终抵达法国卡西斯,全程约1008公里,且抵达时还留有约15%的剩余电量。截至目前,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所有新老势力都没有做到过单次充电行驶突破1000公里。

VISION EQXX不只是一款仅供演示的概念车。“2025年,VISION EQXX概念车搭载的几乎所有技术将全部投入量产。”奔驰董事会成员及首席技术官、负责研发和采购的薛夫铭(Markus Sch鋐er)向媒体表示。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迭代的大背景之下,奔驰还改变了一个传统战略。

在燃油车时代,奔驰会将全新的技术首先应用于S级轿车,然后再逐步下探到低级别车系上。

但薛夫铭表示:“如今的创新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我们不会等到下一代S级问世再将最先进技术加以应用。无论是哪个级别的车型,我们只要研发出最先进的技术,就将对产品进行不断的升级。”

在“全面电动”的战略之下,S级优先的传统战略宣告终结,作为过渡路线的“油改电”会逐步淡出,未来,奔驰将专注于以纯电优先的全新平台。

根据规划,2022年至2030年,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纯电动车型方面投资超过400亿欧元,旗下所有品牌均将实现电动化。

梅赛德斯-奔驰大型纯电车型架构及电力驱动开发副总裁克里斯托夫·斯塔津斯基(Christoph Starzynski)表示,今后新推出的平台都将是电动车优先的平台,比如接下来即将推出的专为紧凑及中型车设计的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从一开始就是以电动车为先的思路开发的,尽管仍具备燃油车生产能力。

从“油改电”到全面纯电,这是外界对奔驰全新纯电平台的直观感受。而作为奔驰的老对手,宝马将于2025年推出的Neue Klasse架构也被外界认为是一个类似的平台。

对于这两家传统豪门为何选择这样的路线,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电动车销量毕竟还小,如果只开发电动车平台,对于一些传统车企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兼顾纯电和燃油既能够扩大平台利用率,也能够分摊成本。此外,不应该把这种做法简单视作‘油改电’的翻版,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这种妥协的方式是不是最有效的方式,还需要市场来检验,否则是对于三电成本高企的临时妥协应对。”

小心供应链成阿喀琉斯之踵

2021年,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奔驰最大的单一市场。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两个“最大”的叠加之下,中国市场对于奔驰的转型意义非凡。中国将是奔驰发力电动化的重点地区。

2022年,奔驰计划在华推出八款纯电及插电混动车型。其中,首款基于奔驰全新纯电EVA平台的国产纯电轿车EQE将在今年上市。

奔驰在3月宣布成立上海研发中心,以进一步聚焦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这也标志着奔驰在华进入北京、上海双研发中心的时代。

对于这样的布局,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研发、平台管理、供应商管理负责人安尔翰博士教授(Hans Georg Engle)表示:“关于上海和北京两地研发团队的分工,北京仍将是我们在华研发工作的核心阵地,而上海研发中心会聚焦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的软硬件开发和测试。这样的研发布局将体现出相当大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研发效率。”

在“全面电动”的转型战略之下,不论产品还是研发,奔驰都在中国市场做着精心布局。但供应链却越来越像是奔驰在华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从功能汽车向智能电动汽车转变的时候,传统车企的转型不是一个只靠投放智能电动车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包括生产、研发、销售、供应链甚至公司架构的全面转型。其中,供应链是一个基础。”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

而在中国,转型时期的奔驰在供应链这个基础上遇到了问题。一位北京奔驰人士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现在的生产规划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忧来自于上海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外患来自俄乌冲突,很多空运航线都变得不畅,包括一些芯片在内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存在问题。”

应该说,上海疫情和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链紧张确实是全行业都面临的问题,但国产化率相对较低也是奔驰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华泰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2018年奔驰在中国的国产化率为72%。上述北奔人士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目前,奔驰的一些国产零部件也不是完全国产,而是以组装进口件的方式生产,所以实际的国产化率可能没有那么高。”

对于奔驰目前的国产化率,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向奔驰方面进行了求证,但截止发稿并没有收到相关数据。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目前,国内主流合资品牌的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率在80%至90%,而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是70%上下。”

作为对比,2020年1月,特斯拉首款国产车型Model 3下线。2021年8月,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国华介绍,到2021年底,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国产化率将达到90%左右。同年11月,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产特斯拉车型可以达到近100%的本地化生产率。

在陈士华看来,现在国际主流的零部件巨头在中国都有产能,从技术上来讲,国产零部件并非替代不了,更有可能是经营上的考虑。

相对较低的国产化率已经影响了北京奔驰的产能。上述北奔消息人士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在刚刚过去的3月,北京奔驰曾出现过短暂的停产,目前的生产班次也从此前的每个工作日两班减至一班。而更让人担忧的则是零部件的短缺会不会对全新EQE的上市造成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宝马在华的生产似乎没有受到类似的影响。2020年,华晨宝马表示到2022年自身的国产化率将升至70%。

但在2021年,宝马在中国的销量不但实现了增长,还完成了对奔驰的反超。有分析认为,依仗相对稳固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宝马在面对疫情强冲击时显得更加柔软且灵活,即时调整的柔性生产线,也可以将关键部件集中在主力车型上,从而提振销量。

从宝马的实践来看,虽然强化供应链管理也能够弥补国产化率相对较低的不足。但张君毅依然强调本地供应商的重要性:“各个国家的市场都在碎片化,那就更需要本地化的供应商,否则就无法满足当地的需求。”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浪费一次危机。对于奔驰来说,供应链危机也是其深化国产化率和完善供应链管理的良机,如果处理得当将弥补上其在中国业务的一块短板。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