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梦想的“深潜”与“浅说”丨《毛铺和文化录》
5000年中华文明,是陆地与大河的深刻记忆,也是浩瀚海洋蔚蓝的遐想。
2018年,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登上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9天时间3次下潜到南海海底;2020年,老人入驻新媒体平台科普海洋知识,粉丝迅速突破140万,成为一名“网红院士”。
《毛铺和文化录》新一期,主持人杨澜对话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共议中国深海研究与海洋科普的发展之和。
科普与科研应“美美与共”
2021年,耄耋之年的汪品先院士获得了一个新的头衔,他被B站评为百大UP主之一。
大科学家做科普,对学术时间是否是浪费?面对这个问题,汪品先认为,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可以做到无缝连接、美美与共,科普甚至是科研的检验标准之一:“假如科学研究到家,你的理解是炉火纯青的,你就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当年看到日本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跑到世界各地参观博物馆、学习科学知识,汪品先院士难掩心底的羡慕。今天,国内年轻人对科学知识的渴望日益高涨,全新媒体平台粉丝人群远超常规教学体量,这些都让汪院士大喜过望。雨点一样的弹幕,屏幕上无数“爷爷好”仿佛在耳边呼唤,汪院士更加坚定了科普海洋知识的决心。
一本《深海浅说》文字生动、干净、直白,全新的媒体平台也让汪院士学会了“请记得关注,并且一键三连”这样“潮”的网络语汇。让关心海洋、探索海洋的学习风潮成为中国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汪院士正在开拓一片风光无限的新蓝海。
融合与创新要“和而不同”
“因为科学要创新。虽然不要文化也可以搞科学,但我的比喻是在当外包工。”
当主持人杨澜询问为什么要推动科学与文化结合,汪院士给了所有人一个意想不到的深刻回答。
在汪院士看来,外国人的题目,外国人的设备,出了成果到国外刊物去发表,即使上了《Nature》,实际上还是没有找到自我。
“科学的真理只有一条,但走向真理的路有很多条。”凭借这种信念,几十年前,汪院士仅凭带有瑕疵的显微镜研究海底泥沙,就发表了赢得国际同行尊敬的研究成果。也正是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他主持了中国海洋上最大的计划——南海深部计划。
现代科学在欧洲产生,往往带有欧洲的烙印,一些基于欧美的规律常被赋予全球性。近十年来,在汪院士领衔的南海深部的研究中,却证明了“南海不是小大西洋”,印证了西方的有些模式并非普遍适用。
汪院士认为,中国的大陆文明趋向稳定和保守,西方的海洋文明趋向开拓和冒险。中国可以取长补短,以文化推动科学创新,打造新一代华夏文明。中国文化古老而充满活力,原因之一就是其“和”力,即融合的力量。中国的“和”是科学创新的沃土。在人类垂向上进入海洋的背景下,中国迎来新的历史机会。想要成为创造型国家,就应该在国际学术界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中国学派”。
在中国古老的文化里培育出科学的新芽,中国科学家义不容辞。
好奇与探索是“年轻驱动”
汪品先院士深潜返回的照片让杨澜非常感慨:蓝色的制服,矍铄的精神,兴奋的笑容,这张照片仿佛让时光倒流,人们看到了一个洋溢着着热情和活力的男孩。
在南海海底,深海珊瑚宛如茂密的原始森林,形态各异的软体动物如同归林的小鸟,梦幻般的海底“园林”美丽而神奇。出舱后的汪院士难掩心中的激动:“这趟海底旅程,真像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我刚从仙境回来。”当大洋钻探返回香港,他跑步到宾馆,向迎接他的夫人讲述这次探险之旅。”登上国际大洋钻探船时他已63岁,但他觉得自己的科研正青春。
不久前,一条“学生下雨天追着给骑车院士送伞”的视频火了。年逾八旬的汪院士身上散发的活力引来无数网友的点赞。
汪院士认为,好奇心与探索的成就感是自己无限的活力驱动。?“一个人到世上,等于一个大的游园会,可有的人进去只买了两根棒冰……”在他看来,在世上留下对社会有意义的足迹,才是一次有价值的、健康的人生。
在86岁高龄,汪院士为自己制定了又一个五年计划,他要把《科学与文化》的课程整理成书,用科学和文化的统一,继续讲述中国海洋科普“老人与海”的故事。这位中国科学界年龄最大的“深潜勇士”、致力于让海洋知识走向大众的UP主,正将蓝色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融合成一段“美美与共”的传奇。
守护健康、致敬生命、成就梦想。这份执着正如毛铺草本年份酒,匠心甄选原料、匠心酿造原酒、匠心创新工艺,以执着匠心探寻着风味与健康体验的兼容并包。毛铺草本年份酒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融合苦荞麦、葛根、枸杞等五味草本精华,选用历经岁月酝酿的陶坛陈酿,在口感上赋予了更多绵柔醇厚的饮酒之趣,为饮者专属打造一份健康的呵护。
挑战深海、致力科普、赤诚求知,《毛铺和文化录》本期迎来汪品先院士,倾听老人探寻文化与科学之和的心路历程,感受中国自己的海洋梦想。